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卫记忆:御弟黄麻子的故事

中卫记忆:御弟黄麻子的故事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卫古城有个叫黄湾的地方,黄湾有个黄麻子,传说是清康熙皇帝封的“御弟”(讹传)。这时,黄麻子的老伴提来一大罐子饭菜。黄麻子受封后,很快家业飞黄腾达;后人饱读诗书,明理做事,礼仪做人,多受人的尊敬和崇拜。御弟黄麻子的故事虽说有些荒诞,但中卫城从古到今,就有个叫黄湾的地方,确有黄氏名门望族、书香门第。提起御弟黄麻子的故事,至今老一辈人还津津乐道。

中卫记忆:御弟黄麻子的故事

中卫古城有个叫黄湾的地方,黄湾有个黄麻子,传说是清康熙皇帝封的“御弟”(讹传)。

据传说,黄麻子在黑毛闸有五亩地,靠种田为生。本人务弄得(方言,指种植)一手好瓜菜,日子过得很平顺。有一年,恰逢瓜熟稻香季节,康熙微服私访到中卫。有一天,康熙从永康过河到莫家楼,向西走到黑毛闸,时近中午,正遇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当,人乏马困,饥渴难忍,见有一个瓜棚便走过去。黄麻子正在乘凉,一看有人来,忙起身搭话:“你们从哪里来?快进瓜棚歇缓歇缓。”侍从说:“从东来的,打扰了。”康熙随行进棚,黄麻子让出座位急忙从地里摘个西瓜切开,递给康熙及其随从,康熙边吃边夸:“妙哉妙哉。”黄麻子耳背,听成是“妙瓜,妙瓜”。后故事传开,中卫人管当地产得黑皮黄瓤黑籽西瓜叫“妙瓜”。每当西瓜上市,卖瓜人便喊:“卖瓜了,吃瓜了,大妙瓜,不甜不要钱!”

话说康熙吃了西瓜解了渴,但小解后更觉饥肠辘辘。这时,黄麻子的老伴提来一大罐子饭菜。中卫人有个习惯:吃饭先让人。黄麻子老伴舀了一大黑粗泥碗黄稻米饭,盛上一碗豆芽豆腐菠菜烩菜让客人吃,康熙二话不说,端起碗就吃,米饭越嚼越香,菜越吃越有味道。康熙吃饱喝足后,停下来问:“这米饭和菜是怎么做的,又香又甜又有味?本人还从来没有吃过。”黄麻子答道:“用的是黄稻米做的饭,黄米甜、稻米香。”康熙又好奇地问:“这菜又好看又好吃,叫啥菜?”黄麻子说:“叫金枪白玉板,红嘴绿鹦哥。”康熙不解,黄麻子忙答:“金枪指黄豆芽,白玉扳指的是白豆腐,红嘴是菠菜根,绿鹦哥是菠菜叶。”康熙释然,竖起大拇指连声夸道:“好名!好名!这个地方的人不但会做饭做菜,而且饭菜的名堂、学问还不少呢!了不起!了不起!”

康熙和黄麻子聊得投缘,不知不觉晌午已过,康熙一看太阳偏西,天色不早了,急忙告辞,临走时留下一锭银子,黄麻子说什么也不收,推辞道:“我们这个地方,在谁家吃餐饭、喝口水、行个方便是不要钱的。收了就见外了。”康熙说:“我们例外,权当交个朋友,留个想头。”

康熙走后,黄麻子拿起银锭,仔细端详,突然发现银锭上雕有龙纹,顿时吓呆了。他曾听人说过,皇帝使的钱才有龙纹。难道今天真的遇着皇上了?忙下跪,磕头赔罪。事后,这锭银子黄麻子说什么也不敢花,一直保留,据说传给了后人。

话说康熙微服私访回宫后,御膳房顿顿山珍海味伺候,康熙总觉没味,吃什么也不香。有一天,忽然想起在中卫黄麻子那儿吃的饭菜特别香,便传御膳房做“金枪白玉板,红嘴绿鹦哥”,这下可难坏了御厨和内官,查遍整个京城的菜谱也没有这道菜的名字,只好请示皇上。康熙听说后,一想这饭菜只有黄麻子会做,于是传旨下去,叫黄麻子进京。(www.xing528.com)

黄麻子进京后,御膳房大厨按黄麻子的说法做好饭菜呈上,康熙一见,果然开心,召黄麻子进见,边吃边寒暄,饭菜吃了一半,还是觉得没有在黄麻子瓜棚吃的饭菜香。于是便问黄麻子:“怎么御厨做的还是没有你家做的香啊?”黄麻子答道:“皇上,您那天是走渴走饿了,人在饥饿时,吃啥啥香。当然还有中卫的黄河水好,种的稻米、产的菜、磨的豆腐香。”康熙点头称:“好地方,好地方!”

康熙问黄麻子念过书没。黄麻子说:“识几个字。”康熙说:“我给你封个官怎么样?”黄麻子赶忙起身下跪:“皇上!草民不敢当,不敢当,草民什么都不会。”康熙见黄麻子老实忠厚,便说:“封你个御弟吧!”皇上这一封,很快在地方传开。黄麻子从京城回来,地方官吏为讨好黄麻子,八方筹款集资,为黄麻子建造起御弟府。御弟府建在城中,不仅宽敞、气派,而且还占去半道巷子,巷子绕府而过。故中卫人又称之黄湾巷子(黄湾这个名称至今仍旧保留)。

黄麻子受封后,很快家业飞黄腾达;后人饱读诗书,明理做事,礼仪做人,多受人的尊敬和崇拜。

御弟黄麻子的故事虽说有些荒诞,但中卫城从古到今,就有个叫黄湾的地方,确有黄氏名门望族、书香门第。曾有后人中医黄某,人称“黄家长袍子”,医术高明,为人亲善,享誉杏林。

提起御弟黄麻子的故事,至今老一辈人还津津乐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