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装配式建筑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排气道规范

装配式建筑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排气道规范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防倒灌风帽是指安装于排气道出屋顶处,排除废气,防止风、雨、雪等进入排气道内的装置。排气道管体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 h。排气道壁厚不应小于10 mm。排气道应竖向垂直布置,不应中途转弯或水平布置。厨房和卫生间严禁共用同一排气道系统。住宅排气道系统应做承托处理,承托间隔不应超过5层。例如,PCAS5-3表示:厨房用、进风口开口位置在上部、建筑物总层数5层、安装于第3层的排气道制品。不同规格的排气道管体制品应分别堆放。

装配式建筑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排气道规范

图1.59 双跑楼梯尺寸示意图

住宅排气道系统是指由排气道、防火止回阀、防倒灌风帽成套组合形成,用于排除厨房炊事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气或卫生间浊气,同时具备防回流功能的整体系统。排气道是指用于排除厨房炊事活动产生的烟气或卫生间浊气的具有导流功能的管道制品。防火止回阀是指安装在排气道进气口处,风机工作时呈开启状态(排出废气),风机不工作时处于自然关闭状态(防止废气回流),室内或共用排气道内气温达到规定值时可自动关闭,并在规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性能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防倒灌风帽是指安装于排气道出屋顶处,排除废气,防止风、雨、雪等进入排气道内的装置。

排气道管体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 h。

排气道壁厚不应小于10 mm。

排气道系统每户通风量应为300~500 m3/h(厨房)、80~100 m3/h(卫生间)。

燃气热水器排烟管严禁接入排气道中。

任何管线严禁横向或竖向穿越排气道。

排气道应竖向垂直布置,不应中途转弯或水平布置。

厨房和卫生间严禁共用同一排气道系统。同一层内厨房排气道系统应单独设置,不应将同一层内两个厨房的排气道接入同一个排气道系统内。套内毗邻卫生间可共用同一排气道系统。

住宅排气道系统应做承托处理,承托间隔不应超过5层。

厨房排气道进气口接口直径宜为160 mm,卫生间排气道进气口接口直径宜为100 mm。

排气道制品按使用场所分为厨房中(PC)、卫生间中(PW)、户内毗邻卫生间中(PWW);按进风口开口位置分为S型(上部)、X型(下部);按用于住宅总层数分类见表1.37。

表1.37 排气道制品按用于住宅总层数分类

续表

排气道制品标记包括制品代号、使用场所代号、用于住宅总层数分类代号、进风口开口位置分类代号、建筑物总层数、安装楼层。例如,PCAS5-3表示:厨房用、进风口开口位置在上部、建筑物总层数5层、安装于第3层的排气道制品。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与形位偏差,应逐件检验。

不同规格的排气道管体制品应分别堆放。平放堆垛高度不得超过1.8 m。

参考文献

[1]庞强特.混凝土制品工艺学[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标准:GB/T 50083—201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www.xing528.com)

[3]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体系设计规程:DG/TJ 08-2071—2016[S].2016.

[4]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与质量检验规程:DGJ 08-2069—2016[S].2016.

[5]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DGJ 08-2117—2012[S].2013.

[6]李必瑜.建筑构造[M].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乡村建设用混凝土圆孔板和配套构件:GB 12987—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叠合板用预应力混凝土底板:GB/T 16727—200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JGJ/T 258—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0]北京多维联合轻钢板材(集团)有限公司.组合楼板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 273:201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预应力混凝土肋形屋面板:GB/T 16728—200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通用技术要求:JG/T 169—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 157—201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14]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内隔墙—轻质条板(一):10J113-1[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 15762—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200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7]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预制混凝土夹芯保温外墙板应用技术规程:DG/TJ 08-2158—2015[S].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18]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构造节点图集:DBJT 08-116—201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 13476—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2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楼梯 预制混凝土梯段:JG 3002.1—199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23]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住宅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规程:CECS 390:201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2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JG/T 194—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