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黎原:云大知名人物,遭清洗的悲剧

杨黎原:云大知名人物,遭清洗的悲剧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黎原诙谐地说:“我是云大的知名人物。”杨黎原同志1936年入党,曾追随周恩来在重庆《新华日报》工作,任秘书主任。杨黎原被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以后,被反复批斗,最后被撤销云南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等一切职务,调到昆钢去当一名县团级单位的第六把手。其实,杨黎原的“错误”就是为知识分子说了几句公道话,并且完全是站在党的立场上,为总结“大跃进”“反法权”等运动的教训而说的。

杨黎原:云大知名人物,遭清洗的悲剧

杨黎原诙谐地说:“我是云大的知名人物。”

杨老今年81岁了。他穿着病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戴着耳塞,听着收音机。他的耳朵已经有些背,与人交谈需要借助助听器。我是头天拜访胡泮生同志时听说他生病住院的。我想,人老了,住院总不是好事,所以第二天便带着我的同事武友福,买了一束鲜花,径直到医院去看望他。

还好,黎原同志病不算重,只是感冒了,有些咳嗽。因为年纪大了,所以被院方收住治疗。他气色很好,性格还是那么开朗,虽然有些咳嗽,但说起话来仍滔滔不绝

他说:“我唯一感到后悔的是当时说了一句违心的话,就是承认我有想当党委书记的野心。”说完他哈哈大笑起来。

我感到一阵心酸:被整了那么多年,他还笑得起来!

杨黎原同志1936年入党,曾追随周恩来在重庆《新华日报》工作,任秘书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任天津市统计局局长,后调任电子工业部计划司司长。反右斗争后,为了加强地方的领导工作,被当时调到云南来的原在中央工作的老领导看中,要他一起到云南来,他就来云南了。他说:“谁知来云南不到两年就当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杨黎原被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以后,被反复批斗,最后被撤销云南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等一切职务,调到昆钢去当一名县团级单位的第六把手。

其实,杨黎原的“错误”就是为知识分子说了几句公道话,并且完全是站在党的立场上,为总结“大跃进”“反法权”等运动的教训而说的。但这就构成了杨黎原“拉拢一些思想落后的同志”,“培植个人势力”,“几次组织对党委书记李书成的斗争”,成为“杨李(广田)反党集团”“篡夺党的领导”的“罪证”。(www.xing528.com)

我问杨黎原同志:“为什么在那么大的政治压力下你还敢说那些话,敢向李书成提意见呢?这与你过去长期跟随周总理一起工作有没有点关系?”

1996年6月笔者到天津拜访生病住院的杨黎原同志(武有福摄)

他非常严肃地说:“有,有很大关系。过去我们在重庆工作,做的就是知识分子的工作,搞统战。那是要团结人的,哪能那样对待知识分子呢?我们了解知识分子,理解知识分子。知识分子都是爱国的,哪能那样对待知识分子呢?!这和周总理对我们的教导,和党的一贯政策是不一样的。当时我们在总理身边也随便说话,有意见就提,说惯了,所以我有意见就说了。”

黎原同志又笑了起来。他说:“当时也没想过,没想那么多,不知道会有那么厉害,一下就搞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了。”他微微停了一下,说:“不过我不后悔。这些年来我吃得好,睡得香,我没有做什么对不起人民的事,所以过了多年我也不认错,我坚信自己的认识是对的。他们逼着要我承认有取代李书成的野心。一些老同志来找我做工作,要我做点让步,我想了很久,才决定做点让步,承认了这一点。但这是违心的话。现在想起来,这句话不该说,不该承认。”

本文及配图原载云南大学校友总会1996年会刊《云大校友》。后收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云大故事》,署名史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