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宦官擅权导致杨家子孙惨死的悲剧

宦官擅权导致杨家子孙惨死的悲剧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士奇等三人也很自信,理直气壮地推行自己的意见,积极治理国家。又请求依次免除租税,慎重处理刑事案件,严格考核各部门的官员。杨荣不久去世,杨士奇、杨溥更加孤立。因此杨稷更加放肆,造恶日甚,以致惊动了朝廷,将杨稷捉拿归案交司法处治。杨士奇感激涕零,于是按法律判其子死罪处斩。

宦官擅权导致杨家子孙惨死的悲剧

四、宦官擅权忧郁而终

宣宗逝世以后,英宗即位做了皇帝,时年方9岁,国家的军政大事都要报告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推心置腹地信用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个人。有事就派宫中宦官到内阁咨询商议,然后裁决。杨士奇等三人也很自信,理直气壮地推行自己的意见,积极治理国家。杨士奇首先请求训练士兵,加强边境的守备防御,设置南京参赞机务大臣,分别派遣文武官员镇守巡抚江西、湖广、河南、山东,罢免进行侦查的校尉。又请求依次免除租税,慎重处理刑事案件,严格考核各部门的官员。英宗都答应实行。正统初年,朝廷政治清明,是杨士奇等人的功劳。正统三年(1438)《宣宗实录》纂修完成,升杨士奇做少师。正统四年(1439),他请求退休,没有得到同意,诏今让他回乡祭扫墓地。不久还朝。

当时太监王振为英宗所宠信,逐渐干预朝廷政务,诱导英宗用严酷的手段对待臣下,大臣们往往因小小过失而投入监狱。靖江王朱佐敬私自送给杨荣金银。杨荣先已经回乡祭扫墓地去了。回来并不知道这件事,王振想借这件事倾轧杨荣,杨士奇极力为他解释,得以作罢。杨荣不久去世,杨士奇、杨溥更加孤立。在王振的怂恿下,第二年便大举兴兵征讨麓川,耗费国库储藏,士兵马匹死去好几万。再过了一年,太皇太后去世,王振的势力更加大了,更加肆无忌惮,大小官员稍微有抵触违抗他的,马上被捉进监狱。朝廷大臣人人都心怀恐惧,杨士奇也不能够制止。

杨士奇年老以后,他的儿子杨稷,仗势行恶。杨士奇很溺爱儿子,并不知道他的劣迹。有人将实情相告,他以为是别人的诬陷而怀疑人家;有人阿谀奉承说他儿子好话的,他则认为这是真实情况而高兴。因此杨稷更加放肆,造恶日甚,以致惊动了朝廷,将杨稷捉拿归案交司法处治。皇上特下旨安慰杨士奇说:“你的儿子既违背家教,触犯国法,朕不敢偏袒,你根据规定自己处理。”杨士奇感激涕零,于是按法律判其子死罪处斩。正统九年(1444)三月去世,享年90岁。追赠太师,根据他生前的事迹给他“文贞”的称号。(www.xing528.com)

原先在正统初年,杨士奇就说过蒙古瓦剌部渐渐强大,恐怕会成为边防的祸患,而边军缺马,恐不能抵御。请于附近太仆寺关领,西蕃贡马也都供给边防。杨士奇死后不久,也先果然入侵,发生了土木之变,有识之士不禁思念杨士奇所说的话。

书外人评:杨士奇历事五帝,是明代一个颇有政治远见的政治家,他深得皇帝的器重和厚爱,参与咨询议事,制定方针政策,及时纠正失误,不遗余力地帮助皇室实施一系列政治、经济上的措施,从洪熙元年(1425)到正统元年(1436)出现的仁宣致治的好形势,杨士奇是有功劳的。杨士奇在文学上也颇有成就,他与杨荣、杨溥形成明代初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派,杨士奇为诗派盟主。杨士奇的诗歌雍容典雅,创造了一种辅杨功德,建缀太平的诗风,左右了当时诗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