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术与雕塑基础:浮雕种类及技法

美术与雕塑基础:浮雕种类及技法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浮雕根据空间起伏程度的不同,以及局部的透空处理,又分为高浮雕、浅浮雕和镂空浮雕。按照一般说法,压缩后的形体凹凸在圆雕的二分之一以上可称为高浮雕,在二分之一以下的可称为低浮雕。透雕即镂空雕,它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而形成的。图3-1-7钱币图3-1-8帝后礼佛图龙门石窟石浮雕在中外雕塑中,也有不少采用圆雕、浮雕以及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的处理手法塑造的浮雕作品。

美术与雕塑基础:浮雕种类及技法

浮雕根据空间起伏程度的不同,以及局部的透空处理,又分为高浮雕、浅浮雕和镂空浮雕。

按照一般说法,压缩后的形体凹凸在圆雕的二分之一以上可称为高浮雕,在二分之一以下的可称为低浮雕。高浮雕:一般运用绘画上的焦点透视方法来表现,前面的形体体积较厚,逐渐过渡,愈往后愈小愈薄,具有深远的空间视觉效果。浅浮雕:较之高浮雕的形体起伏不太大,明暗对比不太强烈,但轮廓的边缘体积较厚、饱满,适合建筑表面装饰。透雕即镂空雕,它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而形成的。这类浮雕多应用于建筑和家具上。

图3-1-5 巴黎凯旋门和平》[法]

高浮雕形体压缩比例较小,起伏较大。因此,在形体塑造上更接近圆雕,甚至于某些局部的形体完全采用圆雕的方法处理。例如:法国著名的凯旋门建筑装饰浮雕《和平》(图3-1-5),就是高浮雕的成功之作。雕塑家将高浮雕当成圆雕来处理,通过上下两部分人物的紧密丰富的起伏变化,以及相互交错关系,体现了严整的韵律,给人以强烈的动势感和立体美的艺术享受。又如位于美国布莱克山拉会穆尔峰的《美国国家纪念碑》(图3-1-6),雕塑家加特森·博格伦姆也是采用近乎圆雕的处理手法,将四位在美国历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总统形象刻于山上;巨大的形象写实逼真,气魄宏大,雄伟豪迈。由于这里地势高耸,光线充足,因而形成了很好的视觉效果。虽然这些高浮雕近似圆雕,甚至局部采用圆雕的手法塑造,但从视觉角度和它们所依附的建筑物以及山体的整体上看,仍然是二维的,所以它们还都属于浮雕的范围。

图3-1-6 美国国家纪念碑 加特森·博格伦姆

浅浮雕起伏较小,平面性较强,形体压缩也比较大,在塑造特征上更接近绘画,并且在空间表现上,也不是依靠实体,而更多的是靠透视和错觉。例如:以菊花为设计图案的《钱币》(图3-1-7)、龙门石窟石浮雕《帝后礼佛图》(图3-1-8)等,都是很好地运用了浅浮雕的手法,在有限的塑造空间里,表现了丰富的形象及多层次的人物和空间关系。

图3-1-7 钱币

图3-1-8 帝后礼佛图 龙门石窟石浮雕(www.xing528.com)

在中外雕塑中,也有不少采用圆雕、浮雕以及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的处理手法塑造的浮雕作品。例如:我国古代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像云冈石窟中的释迦佛像(图3-1-9,图3-1-10),大多采用圆塑或近似圆雕的高浮雕处理手法,而背景的佛光、飞天和云纹则采用浅浮雕甚至线刻的方法来处理。这样既突出了主要形象,又加强了立体空间效果,并且也形成了我国古代石窟像的特有造像模式。在外国的浮雕中,印度的《野鹿苑说法佛陀像》(图3-1-11),也是高、浅浮雕结合的成功范例,雕塑家采用浅浮雕的方式雕刻了背景的佛光、纹样以及佛身下的坐垫,而佛陀本身采用了高浮雕的手法雕刻,佛陀雕刻得具有印度本土人的相貌特征。这样高浅结合,主次烘托,既强化了主题,又增加了感染力。

图3-1-9 卢舍那大佛像(龙门石窟)

图3-1-10 释迦坐像(云冈石窟)

图3-1-11 野鹿苑说法佛陀像

镂空浮雕也叫透雕,就是把浮雕的底板云掉,对浮雕进行局部的透空处理,保留其有形象的部分,形成虚实空间并存的浮雕形式。由于其在空间上的通透,一般不像浮雕那样沉闷,并且在光影变化上更显丰富,形象上也更为清晰。这种形式多用于园林的隔断、屏风、家具以及漏窗等建筑物的装饰上。它既可以分隔空间,又能隔而不断,为环境增添几分若隐若现的情趣。例如:我国苏州沧浪亭的漏窗(图3-1-12)、红木家具(图3-1-13)等,都是采用这种镂空手法的成功之作。

图3-1-12 苏州沧浪亭漏窗

图3-1-13 家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