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皇家风范的龙门石窟的介绍

皇家风范的龙门石窟的介绍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2.5公里的伊河两岸山崖间,东山叫香山,西山叫龙门山,南北长达1000米。伊阙是捍卫洛阳的东汉八关之一,自古为军事要塞,约自隋炀帝时起,又称龙门。古阳洞又称“石窟寺”,为孝文帝立,宾阳洞又称“灵岩寺”,为孝文帝、文昭皇后及宣武帝立。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时间最早、小龛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个大型洞窟。邑主、仇池扬大眼为孝文帝造像大龛,也是古阳洞中重要的佛龛。

皇家风范的龙门石窟的介绍

河南洛阳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建都最早、时间最久的城市。她北靠邙岭,越过邙岭便是天堑黄河;南对群山,有轘辕、大谷、伊阙三关可资据守,山南为汝颖平原。东扼虎牢,西控函谷,群山环绕的洛阳盘地,伊洛涧瀍四河交汇,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佛教传入中国的最重大历史事件,就是东汉明帝使者至大月支写取《四十二章经》,并起塔立寺于洛阳,就此白马寺成为中国的第一座寺院,被尊为“释源”。至汉桓帝时,在宫中祭祠黄老和浮屠,用求福拜、延寿命,洛阳也因此而成为汉地译经的中心。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佛教发展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截止魏都迁邺时(公元534年),洛阳共有寺院1367所,比西晋永嘉年间的42所高出30多倍。杨彻之在《洛阳伽蓝记》中有这样的描述:“迨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愈盛。王候贵臣,弃象马如脱履;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于是招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与阿房等壮。岂直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这是极为壮观的佛事盛况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2.5公里的伊河两岸山崖间,东山叫香山,西山叫龙门山,南北长达1000米。这里古称“伊阙”,《水经注·伊水》中写道:“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伊阙是捍卫洛阳的东汉八关之一,自古为军事要塞,约自隋炀帝时起,又称龙门。

早在西晋初年,伊阙即有“山寺”,开始了宗教活动。伊阙开凿石窟,约始于孝文帝太和17年(公元493年),最重要的是古阳洞和宾阳洞。古阳洞又称“石窟寺”,为孝文帝立,宾阳洞又称“灵岩寺”,为孝文帝、文昭皇后及宣武帝立。另外还有大中型石窟莲花洞、火烧洞、魏字洞、普泰洞、皇甫度石窟寺、路洞等等,加之不可胜数的小龛造像,展现了北魏都洛阳四十年间开凿石窟活动的繁盛。

隋代龙门仅存小龛若干。唐代贞观4年至天宝14年间造像活动频繁,以后只有个别龛像的雕造。唐代石窟,主要为造像窟,也有少量的禅窟和瘗窟。其中魏王李泰(唐太宗四子)所造宾阳南洞、纪五太妃韦氏造敬善寺洞、唐高宗造奉先寺洞、大监姚神表、内道场智运禅师造万佛洞、宰相姚崇造极南洞、北市彩帛行净土堂、高平郡王武重规造高平郡王洞以及东山擂鼓台三洞、看经寺等最具典型性。唐代龙门十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时间最早、小龛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个大型洞窟。它的正壁是为孝文帝所造的三尊佛像;一尊为坐佛,二尊为胁侍菩萨及南北两侧八个大龛。这些佛龛营造时间是在太和17年以后至景明4年以前,即公元493—503年间。主佛释迦牟尼高6.12米,结跏趺坐于方台座上,台座高4.8米。佛像有唐光的高肉髻,面相长圆、清秀,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双领下垂,双手作禅定印。袈裟之下裙纹样层迭,有图形头光和舟形身光。头光分内外三圈:内圈是莲瓣纹,中间为化佛,外圈刻飞天。各圈之间用连珠纹相隔。舟形身光的火焰纹直抵窟顶。二菩萨侍立,右侧菩萨头戴花蔓宝冠,宝缯斜向上又折下。面目清秀但不削瘦。眉眼作微笑状。颈系项圈,缀以宝珠、玉壁。两肩上都有一个圆形饰物,联络缨络。上体裸,下着裙,衣褶密集折迭,呈扇状纷披而下。左手举胸前,右手戴手镯,手提一香盒类饰物,足踏复瓣莲花座,有桃形头光。左侧菩萨与右侧菩萨大体相同,所不同的是其左手戴手镯,提净瓶,右手举胸前。在净瓶下的衣纹上,有一个正始3年(公元506年)的小龛,这可以证明,大菩萨造像不晚于这一年。

古阳洞南壁和北壁分别是四个大龛,大小相似,位置对应,排列整齐,所造都是禅定印释迦牟尼佛及二菩萨像。比丘法生为孝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龛,是南壁东起第二龛。此龛是一个尖拱龛,尖拱中刻五身坐佛六身侍立菩萨。尖拱下为二龙矫首,龙尾合一成为圆拱。龙首立于大龛两侧的隐出八角束莲柱上。龛内刻一胸前刻“”字的佛及二尊侍立菩萨。佛坐于平面座上,平面上边刻缠枝忍冬纹,中间刻造像记,左右刻供养人行列。男供养行列居左,女供养行列居左。此龛完工于景明4年12月1日(公元503年)。

古阳洞北魏东侧第一大龛是比丘慧成为亡父、使持节、光禄大夫、洛州刺史、始平公所造。完工于太和22年9月14日(公元498年)。尖拱龛,尖拱内刻牵花绳童子11身,间以莲花。下为二龙矫首圆拱龛楣,龙首立于方形石台上,下有四臂夜叉托抗之。龛内主尊为释加牟尼佛坐像,袒右肩袈裟,搭于右肩一角,边角作折叠纹。内着偏形,边上镶连珠纹。衣服平行密集,作浅直平阶梯式刀法。头光圆形,分内外三层,内层刻莲花纹,中层刻干达婆、紧那罗九身,外层刻干达婆、紧那罗十二身。层间以连珠纹相隔。身光为舟形火焰纹,在浮雕的火焰形上再用线刻火焰纹样。再外为伎乐人九身,所用乐器有细腰鼓、筚篥、琵琶、排箫、横笛等。坐佛左右刻二菩萨侍立,佛坐的平台上下边缘刻以连续圆圈约20个,内刻莲花及鸟兽图案,平台下,正中刻二龙绕护之摩尼宝珠,左右各有二胡人跪供养,都着胡装。最外侧为二狮子伏卧。该龛的造像碑,刻于大龛的左侧,是著名的“龙门二十品”之一。

邑主、仇池扬大眼为孝文帝造像大龛,也是古阳洞中重要的佛龛。这一龛的造像特点是在佛的舟形身光左右,用阴线刻出十大弟子半身像,左右各五身。据有关专家对造像记的考证,此龛不能造于正始元年正月(公元504年)扬大眼大破东荆州反蛮樊季安、回军洛阳之后。东荆州在今河南泌阳,所以“振旅归阙”(即指班师回洛阳)时,必经伊阙。所谓“路径石窟”即经过“石窟寺”(古阳洞),因看到了石窟内为孝文帝所造三大像,所以“瞩目彻霄,泫然流感”。扬大眼是勇武之将,所经战阵,莫不勇冠六军,他是仇池氐人,仇池在今甘肃天水南之西和县境。

古阳洞南北壁面上起第二排八大龛,是正始末年开始第二次扩修的结果。为了在第一排大龛下另开出对应的八大龛,曾将原壁面向外侧开拓出10—20公分,以保持壁面整齐。凿痕在若干处显然可见。第二排之八大龛,有明显的共同处:一是全部采用 顶龛或尖拱 顶顶龛,内刻交脚弥勒像;二是以二弟子二菩萨为胁侍的五尊式造像格局确立并广泛采用维摩文殊说法形象于龛内。七龛的主像弥勒菩萨的雕刻,如出一辙:弥勒头戴高冠,宝缯平出再下折。身材修长,右手举胸前,左手抚膝,交脚而坐,两只瘦狮,蹲立膝侧。菩萨上裸,颈系桃形项圈,帔帛自西肩而下,交叉于胸前圆环中,再绕回膝上。下着大裙,腰间束带。裙褶贴身,衣纹密集平行,作八字形向下分开。用直平阶梯式刀法,赤足,以足指着地。

在古阳洞窟顶及四壁,大小佛龛琳琅满目,总数约在1350龛以上。它们绝大部分造于北魏 末年以前,也有少量造于东魏、西魏及唐代。另有一身观音菩萨造于北宋。在大量的造像龛中,如以功德主身份分析,可区分为宋室、百官、僧尼、邑社造像四大类。古阳洞内的邑社造像是比较突出的。许多官吏也是以邑社负责人的身份出现的,如邑主、仇池扬大眼;邑主、中散大夫、荥阳太守孙道务等等。邑社内部有邑主、维那等职,还请有邑师(比丘)辅导民俗。一个比丘可以同时充任几个邑社的邑师,一个邑子也可以参加一个以上的邑礼,这种民间佛教团体还有待深入研究。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内容比较丰富的一个洞窟,佛像雕刻精巧富丽,图案纹饰丰富多彩,供养人像姿态虔诚持重,生动逼真,有运动感。整个石窟刻品琳琅满目,是研究北魏石窟艺术的珍贵资料。其窟内的造像题记,大都质朴古拙,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史的珍贵资料。

位于龙门山北部的宾阳洞,是宾阳中洞、南洞、北洞的统称。据《魏书·释老志》记载:“景明初,世宗诏大长秋卿白整;准代京灵岩寺石窟,于洛南伊阙山,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石窟二所。初建之始,窟顶去地310尺。至正始二年,始出斩山23丈。至大长秋卿五质,谓斩山太高,费工难就,奏求下移就平,去地100尺,南北140尺。永平中,中尹刘腾奏:为世宗复造石窟一,凡为三所。以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六月已前,用工八十万二千三百六十六。”

有学者考证,这段史料告诉人们:原计划的二窟规模相当宏大,但工程艰巨,景明初至正始二年(公元500—505年)的6年间只完成了部分斩山的任务。出现工程估算不准的原因是:龙门石窟的岩石云冈石窟的岩石坚硬得多,用云冈的进度估算龙门,是不行的。大长秋卿王质奏请以后,才“下移就平”,即以上脚处一块平坦阶地为基准,开出立面高100尺、宽140尺的地方以供开凿造像。这段开山工程大概又进行了6年,这就是今天所见宾阳三洞的壁画。永平中,刘腾奏为世宗复制石窟一所,这暗示:此时开山工作结束,开凿工作在即。为了统筹规划,刘腾奏加一窟,以今天宾阳三洞统一的风格和布局可以证明,三窟是统一规划,大体同时开工的。

宾阳中洞外立面构图精美、严谨。窟门上方为尖拱火焰纹,正中刻一兽头,尚依稀可辨。拱梁作弧形示为龙身。二龙矫首,立于两侧门柱上端,二龙共为一身。门柱上刻希腊爱奥尼亚式柱头,这在中原石窟中不多见。窟门两侧多有一个屋形大龛,内刻持杵护法金刚力士。窟门甬道正上方刻两朵莲花,向两侧而下各浮雕三层:上层各刻飞天一身;中层各刻供养菩萨三身。下层为主,北侧刻“帝释天”,仅存残迹,南侧刻“大梵王”,三头四臂,身披缨络,下着战裙。左上手持三叉戟,右上手握宝剑,左下手执玉环,右下手执金刚杵。足下踏夜叉。

窟内平面呈椭圆形,宽敞而高大。穹窿状窟顶。正壁圆雕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萨侍立。主尊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东腰方台座上,坐佛高6米多,面相长方,大身垂颐。宽眉大眼,直鼻而翼大,口小而嘴角上翘,微作笑意。颈细而胸平,肩低而躯壮。这种清俊略长的面相,加之规整而稠密的衣纹折叠,体现了北魏造像的艺术风格。佛的右手伸掌于前,左手屈三指而向下。内着僧祇支,胸间系带;外着褒衣博带式大衣而双领下垂。左侧迦叶合十侍立,深目高鼻,老成持重;右侧阿难持物侍立,低眉顺眼,虔诚朴实。二菩萨侍立外侧,头戴花蔓宝冠,面相长圆,高眉喜眼,直鼻笑口。颈系项圈,肩挂缨络,腰系裙带,肩覆帔帛,倾身而立。

整个穹窿顶上的浮雕状如宝盖。中心为一莲花,外有双层莲瓣。环绕莲花,刻八身飞天,这些迎风飘逸的飞天都面向主尊,依次为吹笙、吹笛、弹阮、击细腰鼓、击磬、吹排箫、弹筝、击铜钹。飞天头梳高发髻,佩项圈、袒上身,下着裙,小脚曲回,裙衣飘扬而不露足。帔帛呈三角形飘于身后。飞天之间有香花,飞天下有流云。宝盖的边饰有古钱纹、垂鳞纹及三角纹流苏。

宾阳洞窟门壁两侧,都分上下四层布置。一层,左为文殊菩萨及侍从;右为维摩诘居士在帐中,依绣枕而坐,右手执鹿尾,身边有侍从。表示二人对坐说话。二层,左为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图,以“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稚拙风格刻划了山林景色。右为须大拏太子施舍图。这二幅皆为“本生故事”。三层,左为孝文帝及群臣礼佛图,右为文昭太后及妃嫔礼佛图。这两幅大型历史画卷式浮雕,精美绝伦。但于30年代被帝国主义分子盗往国外,现分别收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纽约艺术博物馆。四层左右各刻神王五身,共有“十神王”,这也是我国所刻最早的十神王图。(www.xing528.com)

莲花洞是晚于古阳洞而早于宾阳洞的大型洞窟,因窟外左上方有明代书刻“伊阙”二字,又称伊阙洞。该洞建于北魏晚期,立面为二龙,矫首尖拱火焰纹,门两侧有持金刚杵力士护卫,但不设门柱,二力士也不设龛楣。洞内平面为长方形,主佛释迦牟尼立像高5.1米,左右有高浮雕的二弟子及圆雕的二菩萨侍立。立佛左侧的迦叶,右手持一锡杖,表明这是释迦牟尼游化和乞食时的形象。左右两侧壁上,开出列龛。在穹窿顶上,刻出高浮雕大莲花及环绕的六身飞天,精彩而飘逸。

莲花洞内外,除了有大量小龛外,还有石刻佛经三部。在窟内北壁上方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二部,一方是魏刻,另一方是唐代久视元年(公元700年)皇甫元亨书刊。在窟外北壁上方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唐代如意元年(公元692年)佛弟子史延福敬刊。《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有二种译本,其一是日照和杜行凯译于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其二是佛陀波利和顺点译出于永淳二年以后,史延福刻的是佛陀波利译本,距译出不足10年,是最早的石刻本。莲花洞的佛龛较多,构图精美多采,图案变化多端,有尖拱、楣拱、屋檐拱,有璎珞、帷幕、华绳、有云纹、卷草纹、几何纹,有莲花、宝相花等等,刻工精细,富于变化,而且图案婀娜多姿,优雅传神。

皇甫度石窟寺完工于孝昌3年9月19日(公元527年),与其他洞窟相比,此窟在设计上有了重要的变化。在石窟寺的外立面结构上,是在原来尖拱式窟门之上增加了庑殿式屋顶,尖拱内用七佛取代了火焰纹。尖拱左右外侧各刻飞天一身,北侧者吹横笛;南侧者弹阮咸。回首含眸,体态优美,衣带飘曳,活泼可爱。窟内平面呈方形,宽7米多,深6米多,高4米半。正壁前起一佛坛,佛坛上一铺七尊佛像:主尊佛结跏趺坐,左右刻二弟子、二菩萨侍立。在主尊佛背光的两侧,菩提树上方的壁面分别有一组罗汉像的浮雕,南侧五身,北侧六身,都是半身像,面向主尊合十而立。值得注意的是,在佛坛南北两端,各刻思惟菩萨舒坐像一身。二思惟菩萨内侧壁上,都刻了一株菩提树,树干弯曲,枝叶繁茂,作扇状展开。

皇甫度石窟寺的北壁中部开一尖拱形大龛,龛内雕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内侧各一弟子,外侧各一菩萨侍立。龛外两则各刻一身供养菩萨,龛下刻供养礼佛图。南壁中部开一 顶大龛,龛内雕弥勒菩萨坐像并二弟子二菩萨侍立。龛外两侧为二供养菩萨,龛下刻供养礼佛图。前壁正中的窟门,左右各刻主佛龛一个,内刻一立佛并二胁侍菩萨,门上部两侧刻千佛。窟顶为穹窿形,中央是一朵大莲花,环绕伎乐人八身,都面向主尊,所持乐器有琵琶、横笛、笙、排箫等。

皇甫度石窟的形制,对后世影响较大。立面作庑殿式、窟门内两侧作立佛龛、窟内为三壁三大龛制,这种形制直接对巩县、南北响党山及敦煌的北朝晚期至隋唐初期的造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龙门山北部,还有一石窟,因其甬道间刻以中药药方而得名“药方洞”。此窟开凿于北魏晚期,建成于唐代武则天时,历时约200年,洞内的主佛、弟子、菩萨和洞外的力士、八角莲柱,都是北齐作品,具有多样的艺术风格,也是龙门石窟中唯一具有北齐造像的较大洞窟。在药方洞甬道前壁上共刻唐代药方143首,包括内科外科、神经科、妇科儿科及五官科。药方中既含药物疗法,也含针灸疗法,所记药物达173种之多,散、丸膏、汤及外敷药都有,是国内最早的石刻药方,它是研究我国古代医药学的重要资料。

龙门山北端的潜溪寺,又名斋祓堂,因寺下泉水迸流,故有潜溪之称。它是初唐新开凿的一个大窟。平面作方形,穹窿顶。窟的正壁为阿弥陀坐像,面相长圆,方额广颐,头上有高肉髻,刻以波纹。塑像慈眉善目,嘴角微笑,颈有横纹,肩头略低。内着宽边僧祇支,胸下束带作结,袈裟自左肩斜向右肘后,再绕搭于右肩、臂上部。结跏趺坐,腿上用贴泥条式横向纹表示,衣褶垂于方台座前,用同心圆纺和竖纹表示。双手作说法印。左右二弟子,外侧二菩萨,二菩萨已处于左右壁中心部位,主佛比例匀称,面部丰满,神情睿智慈祥。二菩萨丰腴圆润,双目俯视,造型敦厚,是唐初雕塑艺术的佳作。右侧的大势至菩萨,发髻梳成中低边高双圆形,戴低的花蔓宝冠,额上耳后露出发式。面相也同样圆润丰满,弯眉秀目,直鼻小口。双唇微合,嘴角上挑。鼻唇沟、嘴角、下颏,刻划细腻、准确。菩萨的态度安祥自如,双耳下垂,耳坠及肩,颈丰润,饰二道横向弧纹,佩项圈,缀以珍珠。缨络自两肩下垂,作×形交于腹前圆壁上,帔帛自颈后披于两肩头,再绕臂后。下着及地长裙,腰间束带,再向下作绅带,穿环后下垂至脚面,赤足,踏于束腰圆莲座上。潜溪寺洞在布局和雕刻技艺、形象处理上都比宾阳南、北洞正壁大像有了较大的进步,这铺大像雕造的时间约在贞观末至显庆年间,由此可见,经过“贞观之治”,唐王朝不仅在经济、政治上达到了鼎盛期,而且艺术事业也达到了辉煌的阶段。

从唐高宗时代起,龙门石窟的开窟造像活动显著扩大,除宾阳洞区外,新开辟的敬善寺区、万佛洞区也雕造了数以百计的窟龛。到武则天至玄宗时代,奉先寺区、极南洞区和东山万佛沟区也辟为新的造像区,大批中、小洞窟的出现,反映了社会上中产阶层经济实力的增长,这是在北魏时代所未曾有过的现象。

敬善寺石窟是唐高宗前期由纪国太妃(唐太宗妃)韦氏出资兴造的。该窟分前后室,后室平面略作方形,前室略宽,立面以窟门为中心,窟门上方有一方形龛(原造像已被盗),两侧为二飞天相对。窟门左右,各有一金刚力士。再外侧,南北对面各刻一身菩萨。在左侧二力士和菩萨之间的壁面上刻《敬善寺石像铭》。力士头戴低冠,上体裸,颈系项圈,身挂×形缨络,下穿浅裙,赤足立于岩状方台座上。力士蹙眉瞪目,警惕地盯着远方。上体后倾,双腿弓步,充满动势。颈间用竖向暴筋,臂、腿用肌肉块的夸张,表现金刚力大无比。二力士浅裙向窟门外向飘扬,更增添了力士的动感。这种力士形象,为后来唐代造像所取法。

敬善寺窟内是一种全新的布局:正壁刻一阿弥陀坐佛,坐于束腰八角形莲座上。身后有舟形高浮雕身光及圆形头光。身光下部左、右各刻一身供养菩萨、刻迦叶、阿难侍立,阿难雕刻得很传神。在左、右侧壁上,各刻一圆雕菩萨及一浮雕持剑踏夜叉的天王。在弟子与菩萨之间,插入高浮雕的“比丘”或“比丘尼”,立于有梗莲花座上,作供养状。这对称的二人,头上没有头光,他们是世俗人物,应是表示敬善寺的比丘或比丘尼。他们代表纪国太妃在此作供养。这种把供养人物组合到一铺造像中的新作法,在唐高宗造大卢舍那像龛中也可见到。这似乎表示皇权的提高,把神权与皇权联络起来。此窟纪国太妃韦氏,是纪王李慎的生母,敬善寺是“龙门十寺”之一。以该窟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窟群,特别是成排的小窟密集分布,都是造于唐高宗前期。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区及宾阳洞区雕出了大量的优填王像,即优填王造释迦像,大约有100身左右,并集中造于唐高宗时代。这些优填王像形式统一,都身着贴体的袒右肩袈裟,仿佛赤裸,倚坐于方台座上。另外它们都造出六身优填王、三身弥勒、一坐佛八身菩萨等形式,以表示“多造多福”。这种趋势在高宗晚期至武则天时代进一步发展,甚至造出5000身弥勒像。

龙门的弥勒佛造像,在太宗时仅有小龛,没有单独开窟造像的先例。但自高宗以来,陆续开凿出了梁文雄洞、双窑南洞、东山大万五千佛龛、龙华寺洞、极南洞和摩崖三佛等,规模不断扩大。这种弥勒信仰的加强除宗教上的原因外,似与武则天的政治需要不无关系。唐高宗初年,就有“天女授记”的谶语流传;垂拱4年(公元688年),武承嗣造“瑞石”,载初元年(公元689年),僧怀义与法朗等造《大云经》,陈符命,言武则天是弥勒下生,作阎浮提主,唐氏合微。规模宏大的摩崖三佛用弥勒佛为主尊,实属罕见。另外武则天的封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中也“罢慈氏越古号”,慈氏就是弥勒,则武则天不再称弥勒下世了。

在龙门山南端,奉先寺摩崖造像以宏大的规模与气势而闻名海内外。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露天大龛,唐代的正名为“大卢舍那像龛”。该龛造像摆脱了窟室的桎梏,是把山体劈成“冂”形平面,依岩造像,面对空濛,气势雄壮,是唐代高度发达的文化艺术的结晶。

奉先寺正壁主尊大卢舍那佛倚山端坐,通高17.14米,头高4米,身长1.9米。佛像面相丰满圆润,头顶有高肉髻和波状发纹。双眉弯如新月,衬着一双秀眉,微微凝视着前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祥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袈裟衣纹,把头像烘托得异常鲜明而圣洁。

卢舍那佛左胁侍弟子迦叶、右胁侍弟子阿难,均立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通高10.65米。迦叶的头部及身体大部已残坏。阿难的形象眉清目秀,文静虔诚,善良和蔼。二菩萨在弟子外侧,通高13.3米。头戴花蔓宝冠,两条宝缯和发辫垂至肩头,面相丰满、端丽、双目微睁,嘴角略陷,透出一种关怀与悲悯的气质,颈系珠宝项练,身挂华绳缨络,帔帛横于胸腹际两道,上体裸,下着大裙,腰间束带,赤足立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菩萨体态丰盈,腰肢微侧,静中含动,仪态轩昂。这五尊像,主从配合适度,突出了卢舍那佛至高至尊的地位。

开阔的左右两侧壁上,多造一天王、一力士。左壁是北方毗沙门天王,通高10.3米。天王发髻高耸,头戴三珠宝冠,面相长圆,深目高鼻,唇薄颐平,似西域人面目。头部略侧向左方。颈护以顿项,肩有护膊,身穿甲胄,腰束腾蛇,足穿乌皮六缝靴。左手叉腰,右手平举,托一圆形三重宝塔。左腿直立,右腿稍屈,踩着一身健壮无畏的夜叉。天王威武沉着,正气凛然。天王外侧是等高的金刚力士。力士头侧向东方,头戴三云纹宝珠冠,蹙眉瞪目,张口含舌,颈筋暴起,锁骨双突;左手举掌而内收,右手叉腰而运气,双腿直立,似临战前的一瞬,精采臻极,大有“呼之欲出”,“逼之剽剽然”的气概。在二天王内侧,南北各有一身侧立面向卢舍那佛的供养人,通高6.4米,立于低平的圆莲座上。二人皆头梳双丫髻,身着长袍,足穿笏头履,就是代表皇帝、皇后供养佛的童男、童女形象。

关于奉先寺大像有种种的推测,有人说卢舍那像是以武则天作后台的。因此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就破天荒地将大卢舍那佛塑造成女性形象,并且从太平公主方额广颐也联系猜测到武则天也是方额广颐,从而认为卢舍那像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武则天形象的写照,或者说是武则天的模拟像,这种见解看来靠不住。这是因为按佛教经典,“卢舍那”意为光明遍照,是“三身佛”中的“报身佛”,为华严宗与天台宗所尊奉。《华严经》传为龙树所造。华严宗是依《华严经》谈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法门,调协各派学说,以“圆教”自居。因此唐高宗选择卢舍那佛雕造,是顺理成章的。一般的信徒,造卢舍那佛并无特别含义,仍是为先亡考妣能托生“西方净土”,这与造阿弥陀佛无异。

另外,在龙门香山(东山)有唐武则天时所建的看经寺。洞顶雕有莲花藻井,上面的浮雕飞天,体态丰润,衣带飘逸,给人一种凌空飞舞的韵律美。壁下浮雕的29尊罗汉像,相传是从摩诃迦叶到菩提达摩29个天竺祖师衣钵相承的形象,性格刻划入微,生动有致,是罗汉群像中的佳作。看经寺四壁上除有后期龛像外,原窟未雕尊像。窟顶正中刻莲花,周围绕以飞天6身,横卧飞翔状,张双臂,露出双足。

唐代的洛阳佛教,达到了极盛的地步,以佛教宗派而言,禅宗北宗,根于嵩洛,神秀、法如、老安并为弘忍高足。义福弘法嵩洛,葬于龙门。禅宗南宗神会,建荷泽寺于洛南,归葬于龙门山宝应寺。华严宗康法藏,家居洛阳,祖坟题记,发现于洛阳龙门。密宗三大士中善无畏、金刚智二大士都曾在洛阳居住、译经,最终葬于龙门广化寺与奉先寺。义净发足洛阳,归于洛阳,葬于龙门。大唐东都的洛阳,还是一座繁荣的国际性都市,在龙门石窟中,还发现了不少涉及中外交通的史料,这些都成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