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展示天王、罗汉和法器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展示天王、罗汉和法器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大天王在中国又称四大金刚,是东、南、西、北四方的守护者。金刚宝座东西两侧靠近南端又分凸出和凹入的两个部分,分刻了四大天王和罗汉。西面与东面形式相同,北为增长王天,南为多闻天王,凹入部分刻伏虎罗汉。四大天王在佛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人间的关系极为密切。金刚宝座表面装饰有法轮、金刚杵等法器。多闻天王降龙罗汉伏虎罗汉法轮十字金刚杵水晶宝瓶宝瓶又称罐,藏语称“奔巴”。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展示天王、罗汉和法器

佛教寺庙天王殿内都塑有四大天王造像,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即世界的保护者。四大天王在中国又称四大金刚,是东、南、西、北四方守护者。四大天王分别指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及北方多闻天王。在释迦成道时,已有四天王献钵之说。据佛经记载,在须弥山的半山腰,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峰,为四天王及其眷属居住,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受帝释天指挥护佛护世。

金刚宝座东西两侧靠近南端又分凸出和凹入的两个部分,分刻了四大天王和罗汉。东面凸出部分以单杵相隔,北为持国天王,南为广目天王,凹入部分刻降龙罗汉。西面与东面形式相同,北为增长王天,南为多闻天王,凹入部分刻伏虎罗汉。罗汉形象在中国佛教雕塑中非常普遍,不论是降龙还是伏虎,外貌也许丑陋怪异,但却不乏慈悲与肃穆的内在美,体现出戒、定、悲三个方面的慈悲、安详的巨大亲和力。

东方持国天王,汉译为东方天,又称为治国天、安民天、顺怨天。他居住在须弥山之黄金埵。《陀罗尼集经》描绘他身着天衣,严饰精妙,与身相称。左手臂垂下握刀,右手臂屈而前向仰掌,掌中有宝物放光。《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记载东方持国天王,其身白色,手持琵琶,守护八佛的东方门。东方持国天王是帝释天的主乐神,其职责是率领毗舍离、乾达婆等诸将,保护东主国土,保护众生,保护东方弗提婆洲人民。

南方增长天王,汉译为增长天,意思是他能使一切众生善根增长。他居住在须弥山南半腹的琉璃埵。《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记载其身为青色,执宝剑,守护八佛之南方门。他的职责是时常观察阎浮提众生,率领鸠槃荼及薜荔诸神,守护南方,保护南方阎浮提洲人民。

西方广目天王,汉译为广目天,又名西方天。相传广目天是大自在天的化身,由于前额有一目,称为广目天。《佛母孔雀明王经》卷上说:“此西方有大天王,名曰广目,是龙王,以无量百千诸龙而为眷属,守护西方。”他的尊形为红色,甲胄上着天衣,右臂持三股戟,左手缠绕一龙。他的职责是以净眼观察护持人民,率领其子及狮子、狮子发等八位诸龙军将以及西方十六天神、三瞿七宿、诸天龙鬼等眷属,共同负起护法重任,保护西方瞿耶尼洲人民。

北方多闻天王,汉译为多闻天,居住在须弥山第四层北面。由于时常守护道场,听闻佛法,故称多闻。他的尊形是:身绿色,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表福德之义。他的职责是率领夜叉、罗刹等二神众,守护阎浮提北方及其三门,护持人民财富,保护北郁单洲人民。

四大天王在佛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人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他们誓愿守护这个世界无有灾难、众生安居乐业、福德财富增长,入于正法,是与世间关系极为密切的守护本尊。

降龙罗汉是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即“迦叶尊者”,降龙罗汉乃佛祖座下弟子,法力无边。传说古印度有龙王用洪水淹那竭国,将佛经藏于龙宫,后来降龙尊者降服了龙王取回佛经,立了大功,故称他为降龙罗汉。

持国天王

增长天王

广目天王

伏虎罗汉是十八罗汉的第十八位,即“弥勒尊者”。传说伏虎罗汉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肚子饿而长啸,伏虎罗汉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长了猛虎就被他降服了,经常和他一起玩耍,故称他为伏虎罗汉。我们常说的“十八罗汉”中,最后两位是降龙、伏虎两罗汉,这是清代由乾隆皇帝钦定的。

金刚宝座表面装饰有法轮、金刚杵等法器。法器是指佛教寺院举行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仪式,或僧众们生活和修行时,所使用的各种器物。常见的法器有:金刚杵、金刚铃、天杖、钺刀、金刚剑、三叉、三宝、卍字、八供、手鼓、颅器、宝瓶等。

金刚杵原为古印度的武器,由于质地坚固,能击破各种物质,故称金刚杵,也成为佛教用语“金刚”的象征。在佛教密宗中,金刚杵象征摧灭烦恼之菩提心,它可以断除各种烦恼,摧毁形形色色障碍修道的恶魔,为诸尊之持物或修法之道具。金刚杵莲花底座的上方都有三个一组的珍珠圈,它们代表着菩萨所修的“六度”,即:布施、戒、忍、精进、禅和慧。最初金刚杵的尖端颇为锐利,后来被佛教密宗引为修法法器,形状多有变化。十字金刚杵由两个金刚杵垂直交叉构成“十”字,四个杵头代表着密宗的怀业(白色)、增业(黄色)、息业(红业)、诛业(蓝色)“四业”。

多闻天王(www.xing528.com)

降龙罗汉

伏虎罗汉

法轮

十字金刚杵

水晶

宝瓶

宝瓶又称罐,藏语称“奔巴”。宝瓶是密宗修法时灌顶的法器,标志着聚满甘露,取“圆满无漏”之意。佛事活动中将宝瓶内盛上净水,象征甘露。瓶口插有孔雀翔,象征吉祥清净,代表福智圆满。八宝中的宝瓶与格鲁派用于掣签的金瓶形状相同,但内涵不一。金瓶用以遴选活佛的灵童,而宝瓶则标志着聚满千万甘露,包罗善业智慧,满足众生愿望。

在大圆满法传承中,灌顶时要用水晶象征性地向弟子阐释其“意”的完全透彻,水晶和孔雀翔这两个不同的象征物也用来代表“观”和“超越定”这两个密宗教法和秘密传承。作为宝石或一种珍贵物质,水晶形成了须弥山的东坡面,石水晶还可以用来雕刻小型佛塔、佛像和礼器,因为石水晶的晶莹剔透象征着它们具有“金刚”的特质。

法轮线描

十字金刚杵线描

水晶线描

宝瓶线描

“轮”,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用的一种武器,它的形状像个轮子。印度古代有一种传说,征服四方的大王叫作转轮王,他出世时,空中自然出现此轮,预示他的前途无敌,这里用轮来比喻佛所说的法。佛的法轮出现在世上,一切不正确的见解,不善的法都将破碎无余,所以把说法叫作转法轮。

佛初转法轮处的鹿野苑、佛诞生处的蓝毗尼园、佛成道处的菩提伽耶、佛灭度处的拘尸那伽,是佛教四大圣迹。近代学者们对这些圣迹以及其他一些古迹的发掘和修复,主要都是根据我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等人的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