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桩基沉降计算方法及结果

桩基沉降计算方法及结果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范围《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对桩基沉降计算有如下规定。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5.13条可知,摩擦型的桩基应进行地基沉降验算。《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规定:5.5.6 对于桩中心距不大于6倍桩径的桩基,其最终沉降量计算可采用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同理,假设取桩基沉降计算深度为37m时,得到满足要求。

桩基沉降计算方法及结果

(一)范围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对桩基沉降计算有如下规定。

3.1.4 下列建筑桩基应进行沉降计算: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非嵌岩桩和非深厚坚硬持力层的建筑桩基;

设计等级为乙级的体型复杂、荷载分布显著不均匀或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建筑桩基;

软土地基多层建筑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978-7-111-49414-0-Chapter08-224.jpg【8.2.6】(2004年二级考题)

现有下述几类建筑物的桩基:

①35层的建筑桩基

②大面积的多层地下运动场的桩基

③摩擦型的桩基

④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

试问,下列何项应全部进行桩基沉降计算?

(A) (B)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C)

【详解】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3.0.1可知,①、②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由《建筑桩基技术规范》3.1.4条可知,甲级的建筑物桩基应进行沉降验算。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5.13条可知,摩擦型的桩基应进行地基沉降验算。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5.14条可知,丙级的建筑物桩基可不进行沉降验算。

故(C)正确。

【简解】 根据《地规》8.5.14条可判断④不需进行沉降验算。

(二)计算方法

群桩的沉降实质上是桩—土—承台共同作用的问题。目前的作法是以某种假定将问题加以简化。基本思路是借鉴浅基础沉降计算的方法,将桩群连同桩间土与承台一起作为一个实体深基础,不考虑桩基础侧面的应力扩散作用,将承台底面的长与宽看作实体深基础的长和宽,即将桩承台投影面积作为等效作用面积。等效作用面位于桩端平面,作用在桩端平面的等效作用附加压力近似取承台底的平均附加压力。等效作用面以下的应力分布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直线变形体理论计算,然后按矩形浅基础的沉降计算方法计算实体基础沉降。即以分层总和法计算桩基沉降量。再用经验系数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规定:

5.5.6 对于桩中心距不大于6倍桩径的桩基,其最终沉降量计算可采用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等效作用面位于桩端平面,等效作用面积为桩承台投影面积,等效作用附加压力近似取承台底平均附加压力。

5.5.7 计算矩形桩基中点沉降时,桩基沉降量可按下式简化计算:

978-7-111-49414-0-Chapter08-225.jpg

式中 p0——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下承台底的平均附加压力;

αiαi-1——平均附加应力系数,根据矩形长宽比a/b及深度比978-7-111-49414-0-Chapter08-226.jpg978-7-111-49414-0-Chapter08-227.jpg,可

按本规范附录D选用。

5.5.8 桩基沉降计算深度z0应按应力比法确定,即计算深度处的附加应力σz与土的自重应力σc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

σz≤0.2σc (5.5.81)

978-7-111-49414-0-Chapter08-228.jpg

式中 αj——附加应力系数,可根据角点法划分的矩形长宽比及深宽比按本规范附录D选用。

5.5.9 桩基等效沉降系数ψe可按下列公式简化计算:

978-7-111-49414-0-Chapter08-229.jpg

式中 nb——矩形布桩时的短边布桩数,当布桩不规则时可按式(5.5.92)近似计算,nb>1;nb=1时可按本规范式(5.5.14)计算;

C0C1C2——根据群桩距径比sa/d、长径比1/d及基础长度Lc/Bc,按本规范附录E确定;

LcBcn——矩形承台的长、宽及总桩数。

5.5.11 当无当地可靠经验时,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可按表5.5.11选用。

5.5.11 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

978-7-111-49414-0-Chapter08-230.jpg

注:1.978-7-111-49414-0-Chapter08-231.jpg为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可按下式计算:978-7-111-49414-0-Chapter08-232.jpg,式中Ai为第i层土附加压力

系数沿土层厚度的积分值,可近似按分块面积计算。

2.ψ可根据978-7-111-49414-0-Chapter08-233.jpg内插取值。

978-7-111-49414-0-Chapter08-234.jpg【8.2.7】~【8.2.11】 (2006年一级考题)

某建筑采用的满堂布桩的钢筋混凝土桩筏形基础,地基的土层分布如图8.2.9所示;桩为摩擦桩,桩距为4dd为桩的直径)。由上部荷载(不包括筏板自重)产生的筏板底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平均压力值为700kPa;不计相邻荷载的影响。筏板基础宽度B=28.8m,长度A=61.2m;群桩外缘尺寸的宽度b0=28m,长度a0=60.4m。钢筋混凝土桩有效长度取36m,即假定桩端计算平面在筏板底面向下36m处。

978-7-111-49414-0-Chapter08-235.jpg

图 8.2.9

978-7-111-49414-0-Chapter08-236.jpg【8.2.7】 (2006年一级考题,因规范改版,本题所用参数已作相应调整)

假定桩端持力层土层厚度h1=40m,试问,计算桩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时,其地基变形计算深度(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3 (B)37 (C)40 (D)44

【答案】 (B)

【详解】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5.8条的规定,桩基沉降计算深度按应力比法确定。先假设取桩基沉降计算深度为40m。

按角点法,基础底面划分为四个相等的矩形,14.4m×30.6m,矩形的长宽比和深宽比为

978-7-111-49414-0-Chapter08-237.jpg

查《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附录D表D.0.11,得附加应力系数为α=0.081,则附加应力为

978-7-111-49414-0-Chapter08-238.jpg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式(5.5.81),有

978-7-111-49414-0-Chapter08-239.jpg

满足要求。

同理,假设取桩基沉降计算深度为37m时,得到

978-7-111-49414-0-Chapter08-240.jpg

满足要求。

同理,再假设取桩基沉降计算深度为33m时,得到

978-7-111-49414-0-Chapter08-241.jpg

不满足要求。

取计算深度为37m,故(B)正确。

【简解】 假设计算深度为37m时,得到

978-7-111-49414-0-Chapter08-242.jpg

满足要求。

同理,再假设计算深度为33m,得到

978-7-111-49414-0-Chapter08-243.jpg

不满足要求。

故取计算深度为37m。

978-7-111-49414-0-Chapter08-244.jpg【8.2.8】 (2006年一级考题,因规范改版,本题所用参数已作相应调整)

土层条件同上题。当采用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桩基最终沉降量时,试问,等效作用面积(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588 (B)1762 (C)1975 (D)2350

【答案】 (B)

【详解】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5.6条的规定,桩基沉降按等效分层总和法进行计算,等效作用面积为桩承台投影面积,则有

A=28.8×61.2=1762.56m2

故(B)正确。

【简解】 根据《桩规》5.5.6条,有

A=28.8×61.2=1762.56m2

978-7-111-49414-0-Chapter08-245.jpg【8.2.9】 (2006年一级考题,因规范改版,本题所用参数已作相应调整)

土层条件同上题。筏板厚800mm。筏板、桩、土的混合重度(或称平均重度),可近似取20kN/m3。采用等效分层总和法计算桩基最终沉降时,试问,桩底平面处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等效作用附加压力(kPa),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www.xing528.com)

(A)460 (B)520 (C)570 (D)700

【答案】 (C)

【详解】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5.6条的规定,桩基沉降按等效分层总和法进行计算,等效作用附加压力近似取承台底平均附加压力。所以取筏板底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平均压力值700kPa。

故(D)正确。

【简解】 根据《桩规》5.5.6条,取平均压力值700kPa。

978-7-111-49414-0-Chapter08-246.jpg【8.2.10】 (2006年一级考题,因规范改版,本题所用参数已作相应调整)

假如桩径为400mm,桩数为680根;桩端持力层土层厚度h1=35m,在桩底平面内,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附加压力为700kPa;且在计算变形量时,取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0.3。又已知,矩形面积土层上均布荷载作用下角点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依次分别为:在持力层顶面处,α0=0.25;在持力层底面处,α1=0.237。试问,在通过桩筏基础平面中心点竖线上,该持力层土层的最终变形量(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87 (B)114 (C)137 (D)184

【答案】 (A)

【详解】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5.9条的规定,基础长宽比为

978-7-111-49414-0-Chapter08-247.jpg

群桩距径比为978-7-111-49414-0-Chapter08-248.jpg

桩的长径比978-7-111-49414-0-Chapter08-249.jpg

查《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附录E表E.0.13得C0=0.053,C1=1.96,C2=12.30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式(5.5.92),矩形布桩时的短边布桩数为

978-7-111-49414-0-Chapter08-250.jpg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式(5.5.91),桩基等效沉降系数为

978-7-111-49414-0-Chapter08-251.jpg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式(5.5.7),该持力层土层的中心点最终变形量为

978-7-111-49414-0-Chapter08-252.jpg

故(B)正确。

【简解】978-7-111-49414-0-Chapter08-253.jpg978-7-111-49414-0-Chapter08-254.jpg

查得C0=0.053,C1=1.96,C2=12.30

978-7-111-49414-0-Chapter08-255.jpg,则

978-7-111-49414-0-Chapter08-256.jpg

所以978-7-111-49414-0-Chapter08-257.jpg

978-7-111-49414-0-Chapter08-258.jpg【8.2.11】 (2007年岩土考题)

某构筑物基础采用16根直径0.5m、桩长15m预应力管桩(图8.2.10),作用于承台顶的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F=3360kN。假设黏土、粉砂的重度均为19kN/m3,试估算桩基础中心处的沉降(ψ=1.0,ψc=0.321)。

978-7-111-49414-0-Chapter08-259.jpg

图8.2.10 (单位:m)

【解答】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5.6条的规定,桩基沉降按等效分层总和法进行计算,等效作用附加压力近似取承台底平均附加压力。则有

978-7-111-49414-0-Chapter08-260.jpg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5.8条的规定,桩基沉降计算深度按应力比法确定。

先假设取桩基沉降计算深度为3.5m,

按角点法,基础底面划分为四个相等的矩形,3.5m×3.5m,矩形的长宽比和深宽比为

978-7-111-49414-0-Chapter08-261.jpg

查《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附录D表D.0.11,得附加应力系数为α=0.175,则附加应力为

978-7-111-49414-0-Chapter08-262.jpg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式(5.5.81),有

978-7-111-49414-0-Chapter08-263.jpg

满足要求。

故取桩基沉降计算深度为3.5m,桩基础的沉降计算见下表:

978-7-111-49414-0-Chapter08-264.jpg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式(5.5.7),桩基础中心处的沉降量为

978-7-111-49414-0-Chapter08-265.jpg

978-7-111-49414-0-Chapter08-266.jpg【8.2.12】 (2014年一级考题,原题为连锁题中一道子题)

某多层框架结构办公楼采用筏型基础γ0=1.0,基础平面尺寸为39.2m×17.4m。基础埋深为1.0m,地下水位标高为-1.0m,地基土层及有关岩土参数见图8.2.11,初步设计时考虑三种地基基础方案;方案一,天然地基方案;方案二,桩基方案;方案三,减沉复合疏桩方案。

978-7-111-49414-0-Chapter08-267.jpg

图 8.2.11

采用方案三时,在基础范围内较均匀布置52根250mm×250mm的预制实心方桩,桩长(不含桩尖)为18m,桩端进入第⑤层土1m。假定,方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为340kN,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上部结构与筏板基础总的竖向力为43750kN。

试问,按《建筑桩基基础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计算筏基中心点的沉降时,由桩土相互作用产生的沉降Ssp(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5 (B)15 (C)25 (D)35

【答案】 (A)

【解答】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6.2条:

(1)将方桩折算为圆桩

d=1.27b=1.27×0.25m=0.3175m

(2)求等效桩径比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5.10条:

978-7-111-49414-0-Chapter08-268.jpg

(3)求按厚度加权的平均桩侧极限摩阻力和平均压缩模量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6.2条:

978-7-111-49414-0-Chapter08-269.jpg

(4)求桩土相互作用产生的沉降Ssp(mm)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6.2条:

978-7-111-49414-0-Chapter08-270.jpg

978-7-111-49414-0-Chapter08-271.jpg【8.2.13】 (2014年一级考题,原题为连锁题中一道子题)

某地基基础设计为乙级的柱下桩基础,承台下布置有5根边长为400mm的C60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框架柱截面尺寸为600mm×800mm,承台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20kN/m3,承台平面尺寸、桩位布置等如图8.2.12所示。

假定,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承台底的平均附加压力值p0=400kPa,桩基等效沉降系数ψe=0.17,第⑥层中粗砂在自重压力至自重压力加附加压力之压力段的压缩模量Es=17.5MPa。桩基沉降计算深度算至第⑦层片麻岩顶面。试问,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规定,当桩基沉降经验系数无当地可靠经验且不考虑临近桩基影响时,该桩基中心点的最终沉降量计算值s(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角点平均附加应力系数α

978-7-111-49414-0-Chapter08-272.jpg

注:a—矩形均布荷载长度(m);b—矩形均布荷载宽度(m);z—计算点离桩端平面的垂直距离(m)。

(A)10 (B)13 (C)20 (D)26

【答案】 (A)

【解答】

(1)计算角点下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z=9.4-1=8.4m

将基础均分成四个小矩形:a/b=2.4/1.4=1.71 z/b=8.4/1.4=6 查表α=0.0977

(2)计算沉降经验系数。

已知Es=17.5MPa,查《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表5.5.11插值:ψ=(0.65-0.9)/(20-15)×(17.5-15)+0.9=0.775

978-7-111-49414-0-Chapter08-273.jpg

图 8.2.12

(3)计算桩基的沉降量。

p0=400kPa ψe=0.17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5.7条:

978-7-111-49414-0-Chapter08-274.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