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破解西方列强对中国政治控制

破解西方列强对中国政治控制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染指甚至控制中国主权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所在。强迫清朝廷签订和履行不平等条约,是进行政治控制的手段和体现。迫使清朝统治者屈服,是控制中国内政、外交的主要途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行政作为,使它实际上成为外国侵略者控制清朝廷的总枢纽。中国海关的稳定性与中国局势的动荡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外国侵略势力把持的中国海关实际上是西方列强联合控制中国的又一个“国中之国”。

破解西方列强对中国政治控制

染指甚至控制中国主权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所在。强迫清朝廷签订和履行不平等条约,是进行政治控制的手段和体现。从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西方列强逐渐地控制了清朝廷。

领事裁判权,是洋人控制中国内政、外交的滥觞。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的领事裁判权范围是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的交涉诉讼,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规定的领事裁判权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美国人在华之一切民事、刑事诉讼。从此,洋人在中国领土上横行不法,清朝廷无权管辖。

迫使清朝统治者屈服,是控制中国内政、外交的主要途径。鸦片战争的失败,改变了清朝与夷人的交往关系,使得中国由中外关系的强者变成了弱者。清朝统治者的无能产生了对夷情的盲目无知,无能无知又产生了对夷人军力强大的恐慌无措。无能无知无措,是晚清朝廷的整体情势。这种情势使得清朝廷最终沦落成洋人的朝廷。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强迫清朝廷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同时表示愿意帮助镇压太平天国,以打、拉结合的方式迫使清朝廷屈服。改组涉外机构以满足侵略者的意愿和需要,是清朝廷屈服的显著例证。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901年据《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改为外务部,这个机构位列中央机构六部之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行政作为,使它实际上成为外国侵略者控制清朝廷的总枢纽。《天津条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外国公使常驻北京。西方列强的外交公使,以征服者的威势入驻中国皇帝榻侧,经常教训朝廷大臣。1867年1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即将离任回国的美国公使举办饯行宴会,随后又委任他作为中国首任全权使节(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代表清朝廷出使美、英、法、普、俄诸国。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是清朝统治集团完全屈服的例证。其中规定,清朝廷永远禁止中国人反抗,清朝廷官员如对反抗“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www.xing528.com)

把持中国海关,是控制中国内政、外交的重要手段。1842年《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条款,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海关行政权由清朝廷管理。1858年《天津条约》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第10条规定,清朝廷聘请外国人帮办海关税务。从1861年李泰国任总税务司开始,英国人把持中国海关长达半个世纪。1863年,英国人赫德接替李泰国,掌管中国海关大权45年。中国海关的稳定性与中国局势的动荡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外国侵略势力把持的中国海关实际上是西方列强联合控制中国的又一个“国中之国”。[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