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光学望远镜性能揭秘-天文学教程 上册

光学望远镜性能揭秘-天文学教程 上册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更有效地使用光学望远镜,需要很好地了解其性能。光学望远镜的性能由以下六个物理量表征。1)口径望远镜口径一般指物镜的有效通光直径,常以符号D表示。它常以理想条件下,望远镜可观测到天顶处最暗恒星的极限星等表示。目视望远镜的极限星等mv粗略估计为式中,D以毫米为单位。光学望远镜性能的总评价常用品质因子Q表示:式中,Φ为辐射流量密度,ω为视场,Δλ为观测的波长范围。

光学望远镜性能揭秘-天文学教程  上册

为了更有效地使用光学望远镜,需要很好地了解其性能。光学望远镜的性能由以下六个物理量表征。

1)口径

望远镜口径一般指物镜的有效通光直径,常以符号D表示。物镜收集星光的能力与其面积(πD2/4)成正比,因此,物镜的口径越大就越容易观测到更暗的天体,望远镜就可以观测到人眼直接看不到的暗天体。

2)分辨本领

望远镜的分辨本领以最小分辨角来表征;分辨角越小,分辨本领越高。恒星遥远且视角径微小,在望远镜中恒星像仍呈点状,这样的光源称为点光源。太阳月球、行星和星云等天体的视角径较明显,用望远镜可以看出视面,统称有视面天体或延展天体。最小分辨角是指望远镜刚好可分辨的两个点光源(如双星)的角距或延展天体视面细节的角距。由于物镜的光衍射效应,点光源的像不是理想的点,而是小衍射斑,因而限制了望远镜的分辨角。高品质物镜的分辨角θ(弧度)与物镜口径D和波长λ有关:

目视观测最敏感波长为0.55μm,当D以毫米为单位时,分辨角(角秒)为

例如,物镜口径为10 mm的望远镜最小分辨角为1.4″。作为对比,人眼瞳孔直径最大时(黑暗中)为8 mm,白昼时仅为2 mm,人眼的分辨角为18″~70″,由于人眼不是理想的“物镜”,实际分辨角约为2′。黑白照相观测最敏感波长一般为0.44μm,照相观测分辨角的角秒值为

由于物镜的缺陷和大气的扰动,望远镜的实际分辨角要大些。

3)放大率和底片比例尺

目视望远镜可以观测延展天体的放大像,实际上是视角放大。放大倍数或放大率实际是“角放大率”。

图4-11 望远镜的角放大率和底片比例尺

在图4-11中,若行星中心A在望远镜光轴方向上,其边缘一点B在与光轴成ω角的方向上(即行星的角半径为ω),焦距为F的物镜成行星半径AB的像A′B′于其焦面上,从焦距为f的目镜看到像A′B′的角距为ω′,由于物镜和目镜的焦点重合,所以角放大率G为这表明,物镜的焦距越大和目镜的焦距越小,角放大率越大。若A和B为两颗恒星,则在目视望远镜中看到它们的角距就显得大多了。望远镜常配有几个不同焦距的目镜更换使用,从而有几种(角)放大率。实际上,目镜的出射光束(出射光瞳)直径为d=,如果d超过人眼瞳孔直径d0,则出射光束就白白损失掉一部分,由此角放大率的下限取等瞳孔放大率G0=D/d0。另一方面,望远镜的最大分辨本领受物镜的最小分辨角θ″的限制,若取目镜看到的角距为人眼分辨角60″,则分辨放大率Gr≈60″/θ″。例如,口径140 mm物镜的分辨角θ″=1″,仅需Gr≈60就达到了分辨限,一般可取2~4Gr[或2D(单位为毫米)]作为角放大率的上限。此外,物镜和目镜的光学成像质量以及地球大气扰动导致分辨角常大于1″,目视望远镜观测一般使用的放大率为30~300倍,虽然使用很大的放大率看起来星像大了,但并不能提高分辨本领,星像反而变模糊了,且有效视场变小了。某些望远镜销售广告吹嘘500倍甚至1000倍的高放大率是不切实际的!

一般观剧用的或军用的双筒望远镜也可以用来观测较亮(亮于9m)的天体,如观测彗星。双筒望远镜都标有放大倍率×物镜口径(单位为毫米)的数字。例如,6×30表示放大倍率为6倍、物镜口径为30 mm;10×50表示放大倍率为10倍、物镜口径为50 mm。

当直接在望远镜物镜焦面进行天体摄像时,用底片比例尺作为望远镜性能指标,它定义为底片中央每1 mm所对应的星空角距。从图4-11可见,若天体像的线距离A′B′对应于角距ω,则底片比例尺为(www.xing528.com)

4)相对口径

相对口径也称为光力,是口径D和焦距F之比,以符号A表示:

它的倒数(F/D)称为焦比,常写为F/(焦比),例如F/10(即焦距是口径的10倍)。照相机镜头的光圈数就是焦比。物镜所成延展天体像的亮度与其相对口径的平方(A2)成正比,观测暗的延展天体应当用相对口径大的望远镜。

望远镜的增益Fg定义为

式中,η为通光(反射或透射)效率;d为星的像斑直径(由于物镜的光学衍射效应及地球大气湍流的影响,恒星的像也不是理想的点状,而是小斑)。可见,增益除了与相对口径密切相关外,还与大气宁静度有关,因而应选择大气宁静度和透明度良好的观测地点。

5)视场

由于物镜总有像差等缺点,仅其光轴附近区域成像良好,此区域对应的星空角径称为工作视场。目视望远镜仅能观测到星空的小部分区域,若目镜的工作视场角半径为ω′,实际视场2ω可用tanω=计算。照相观测的实际视场2ω则与物镜焦距和底片大小(边长为2 L)有关,tanω=。寻星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和放大率都较小,工作视场一般大于2°,容易参考周围星空来寻找和辨认欲观测的天体,但不易看到很暗天体。而目视主望远镜则用于高分辨及暗天体的观测。

目视望远镜的视场与所用的目镜或放大率有关,放大率越大,视场越小。实用中,常由下述方法测定视场:把望远镜对向天赤道附近一颗赤纬为δ的恒星,调到视场中心,固定望远镜并停掉转仪钟,星像就沿时角改变的方向运动,记录下星像从视场中心到边缘经过的时间t(以时秒为单位),则视场的角直径(以角分为单位)为

6)贯穿本领(极限星等)

贯穿本领指的是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最暗天体的能力。它常以理想条件下,望远镜可观测到天顶处最暗恒星的极限星等表示。它与很多因素(物镜口径与光学质量、地球大气透明度、天空背景光等)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物镜口径。目视望远镜的极限星等mv粗略估计为

式中,D以毫米为单位。例如,口径D=100 mm时,极限星等mv=12.1m;D=400 mm时,极限星等mv≈15.1m;D=5000 mm时,极限星等mv≈20.6m

光学望远镜性能的总评价常用品质因子Q表示:

式中,Φ为辐射流量密度,ω为视场,Δλ为观测的波长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