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文学教程上册:彗星性质与物理化学过程

天文学教程上册:彗星性质与物理化学过程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7-45太阳风与彗星的相互作用7.2.3.5彗核模型虽然彗发和彗尾的现象壮观,但是,归根结底,这毕竟是从彗星本体——彗核蒸发出来的少部分物质所发生的现象,其根源还在于彗核的性质和过程。

天文学教程上册:彗星性质与物理化学过程

彗星呈现的各种形态和现象与彗星的组成成分有关,也与太阳辐射和太阳风的作用有关。长期以来,人们通过彗星的光谱资料分析来得到彗星的成分,并建立一些模型来描述彗星的形态和运动

7.2.3.1 彗星的物质成分

实际上观测的是彗发和彗尾的光谱,其特征是连续光谱背景上有许多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发射线或发射带(见第4章图4-7),说明彗发是由尘埃(散射太阳光的连续光谱)和一些分子、原子和离子(发射线、发射带)组成的。光谱观测又从可见光波段扩展到紫外、红外和射电波段,识别出的成分列于表7-2。

表7-2 彗星中已认证的化学成分

彗星物质成分的定量分析较难,至今仅有少数结果。哈雷彗星包括了飞船采样的结果,16种主要元素(C、N、O、Na、Mg、Al、Si、S、K、Ca、Tl、Cr、Mn、Fe、Co、Ni)的丰度与CI陨石的丰度基本符合,但氢较为贫乏。考虑到化学过程,彗星的主要成分是H2O,其次是C2O,红外光谱有硅酸盐的发射特征(波长为10μm和18μm)。应当指出,这些结果主要是从彗发资料推求的,未必代表彗星本体——彗核的成分。就彗发的气体/尘埃比率而言,各彗星也有差别,例如,百武彗星是少尘的,而Hale-Bopp彗星是多尘的。一般地说,彗核有挥发物和不挥发物,从彗核“蒸发”而成为尘埃或气体。挥发物主要是冰,或纯冻结的,或捕获在非结晶冰及固态水合物(clathrate hydrates,在冰的晶格中嵌有其他成分的小晶体)内。

7.2.3.2 彗发的物理-化学过程

综合彗星的观测研究,彗发的尘埃特征和气体特征和有关物理-化学过程示于图7-44。

图7-44 彗星的气体(左)和尘埃(右)特征

彗星的各种形态和现象既与彗星的性质、又与太阳辐射和太阳风的作用有关。当彗星离太阳很远时,基本是赤裸的彗核,太阳辐射照射彗核表面,被吸收的能量部分地转化为彗核的热辐射,小部分用于加热彗核表层及蒸发。当彗星运行到离太阳约2 AU时,彗核表面温度约200 K,H2O冰升华更有效,外流气体曳引出尘粒和冰颗粒,彗发开始发展。

从彗核升华出来的是母分子(H2O、HCN、CO2等),它们被太阳辐射离解(光致离解)或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子分子,例如H2O→H+OH。子分子大多数是地球条件下不稳定的“基”(OH、CN、CH、NH2等),它们受太阳辐射作用而激发,并发出荧光辐射,形成彗发和彗尾光谱中的发射线或发射带,于是观测到亮彗发,其范围达104~105km,而H云达107km(H原子发射Lα),这些子分子以每秒十分之一千米到每秒几千米的速度向外流出。母分子和子分子又被太阳辐射电离(光致电离),或其他电离过程、化学反应,与太阳风离子发生电荷交换反应,生成彗星离子。

从彗核表面出来的尘粒形成尘埃彗发。尘粒散射太阳光,也发射连续的红外辐射及波长为10μm、18μm的硅酸盐辐射。在太阳辐射压的推斥作用下,每个尘粒相对于彗核做抛物线轨道运动,流向背太阳方向,形成尘埃彗尾,而在朝太阳方向各尘粒轨迹有一个限定的包络——尘埃彗发范围。当彗星运动到离太阳很近时,尘粒也被太阳辐射离解而产生原子谱线。

彗星每次回归中(尤其日彗距小的时期)都蒸发丢失部分物质(0.1%~1%),因而彗星的寿命有限,彗星的分裂或撞击其他天体则使其衰亡更快。

7.2.3.3 彗发模型

彗发亮度从内向外减弱,这表明物质密度内密外稀。彗发的大小和亮度随着离太阳距离而变化。各种成分在彗发中的分布情况也不同,因而常就某种成分而称为CN(氰)彗发、OH(羟基)彗发、H彗发(氢云)、尘埃彗发等。因为不知道各种成分的比率,很难分析研究泛色或彩色底片所摄彗发,更有意义的是光谱片或用窄带滤光片所摄的彗发单色像。

1)气体彗发模型(www.xing528.com)

由观测的亮度径向分布拟合理论模型而得到标高、产率。从几十颗彗星的研究得出,归算到日彗距1 AU,CN彗发标高为4×104~2×105km,其母分子(可能是HCN或CH3CN)标高为1.67×104~5×104km;C2标高为6×104~1.5×105km,其母分子(可能是C2N2)标高为1.17×104~4.54×104km。OH彗发和C3彗发一般为几万千米,而氢云可达107km。

2)尘埃彗发-彗尾模型

太阳对彗星尘既有引力Fg作用,又有辐射压斥力,斥力Fr与引力Fg之比为

式中,a是尘粒半径(单位为cm),ρ是其密度(单位为g/cm3)。可见,半径和密度大的尘粒受到的辐射压斥力小;而小尘粒受到的辐射压斥力大,达Fr/Fg=2.2。

若尘粒从彗核抛出的初速为v0,它就在太阳的有效引力(Fg-Fr)作用下,绕太阳做双曲线运动,可以求得它相对于彗星中心(彗心)运动的近似公式,很多同样尘粒相对彗心运动的轨迹的包络就是(顶点朝太阳的)抛物线,这可以解释观测到的近彗核包层。

7.2.3.4 太阳风与彗星的相互作用

类似于行星磁层,超声的太阳风与外流的彗星气体相遇时,形成弓形的外激波面,离彗心约106km。接触间断面或电离层顶离彗心约104km,此面之内的区域主要是彗星气体控制各种过程;其外,主要是太阳风控制彗星离子的行为,太阳风驱使彗星离子向彗尾方向流动而形成等离子体彗尾。在激波面与接触间断面之间的区域,超声太阳风被外流彗星气体阻尼,发生湍流,太阳风磁场也被扰动,产生波-粒子相互作用的很多复杂而有趣的过程和现象,如等离子体波。太阳风及其耦合磁场常发生扰动变化,作用于等离子体彗尾,导致风差角改变,以及彗尾扭折不稳定性、螺旋结构和云团等结构,如图7-45所示。

图7-45 太阳风与彗星的相互作用

7.2.3.5 彗核模型

虽然彗发和彗尾的现象壮观,但是,归根结底,这毕竟是从彗星本体——彗核蒸发出来的少部分物质所发生的现象,其根源还在于彗核的性质和过程。然而,对彗核的了解甚少,只有根据已取得的资料,借助合理的假设和理论来建立彗核模型。

牛顿曾提出砂砾模型(sand-bank或gravel-bank model)。当时发现某些流星群与相应彗星有演化联系,认为彗星是一团固态质点(流星体)的松散集合体——砂砾,并含有气体,在太阳的活化作用下,产生彗头和彗尾活动。后来提出的类似模型,虽然可以解释彗星瓦解为流星群的现象,但不能满意地解释彗星的气体/尘埃比率、彗星爆发及轨道变化,因而被致密核模型(compact-nucleus model)取代。虽然以前也提出过彗核石块、冰块看法,但论证不够。1949年,惠普尔提出冰冻团块(彗核)模型(ice-conglomerate model),俗称脏雪球(dirty snowball),认为彗核是由冰和尘埃冻结在一起的整体团块。这类模型可以较满意地解释很多彗星现象,并被发展为各具特色的多种模型。图7-46是彗核的一种模型。

图7-46 彗核的一种模型

就飞船探测的彗核而言,有相似性,也有些明显差别。相似的是形状不规则、表面高低不均匀,一般都很暗——说明含有碳物质或有机物。差别在于表面受陨击和构造特征及性质的不同。总的说来,由于冰的蒸发、太阳辐射和宇宙线的作用、流星体的撞击,彗核表面已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观测情况还不能很好地反映彗核整体内部性质,只是彗核分裂、新鲜陨击坑或多或少暴露出邻近原表面下的情况。现在资料至少说明各彗核有很大差别,至少分为三大亚类:脏雪球(dirty snowball)、多雪的脏球(snowy dirtball)、脏的冰球(dirty iceball)或冰的脏球(icy dirtball)。

很多彗核仅部分表面是“活动”的,发出喷流,而大部分(90%以上)表面是不太活动或不活动的,蒸发的气体和尘埃不多。出生于英国的美国天文学家D.C.朱维特(David C.Jewitt)等提出,彗发中速度小于逃逸速度的物质回落,沉积在彗核表面而形成外壳。柯伊伯带天体、人马怪天体、活动彗星、死亡彗星的彗核表面都有暗红覆盖层,这是由于表面的有机物长时间受太阳辐照或空间“风化”作用而变为暗红色。由于流星体撞击、局部内应力以及接近太阳而受热蒸发增强,彗核局部“活化”而发射喷流活动;随后,彗发物质回落而沉积在彗核表面,改变表面颜色。各彗核表面显示相当复杂的情况。还应指出,地面望远镜观测的彗头中央小亮斑并不是真彗核,而是光度核或假彗核,实际上可能是彗核抛出来的“冰粒晕”,其半径达几百到上千千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