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弭兵后中原局面稳定-《春秋史》

弭兵后中原局面稳定-《春秋史》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宋的弭兵盟会之后,中原有一个时期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局面。楚认为鲁国攻莒国,亵渎了盟约,应诛杀其使者以示众。从这些对话中可以看到,弭兵之盟后晋国实际上已向楚国屈服,这是因为晋内部大夫专权,对外晋侯已无力跟楚争夺,只能以屈从来换取外部的和平。而楚国所以不继续用兵,也因国内多难,加上吴国的牵制,中原得以维持暂时的和平。

弭兵后中原局面稳定-《春秋史》

在宋的弭兵盟会之后,中原有一个时期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局面。会盟第二年,齐、陈、蔡、北燕、杞、胡、沈、白狄的国君到晋国朝见,以实践弭兵之盟。不久,鲁、宋、陈、郑、许的国君到楚国去朝见,至半路恰好楚康王去世,宋平公折回,其他国家继续去楚。不久,楚国令尹屈建也去世,晋赵武像同盟国一样去吊丧。第三年,楚康王下葬,鲁、陈、郑、许的国君参加送葬,诸侯大夫也都到墓地。这年吴国公子季札到中原各国聘问,在鲁、周、齐、郑、卫、晋等国参观学习,将中原文化带到东南太湖流域。公元前541年,晋、楚再邀诸侯在虢(东虢,今河南郑州北)相会,重申宋盟之好。晋大夫祁午建议赵武争先歃血,但赵武仍旧照上次盟会的做法继续让楚居首位。此前,鲁执政季武子带兵攻打莒国,占领了郓邑,于是莒人便到盟会上控告。楚认为鲁国攻莒国,亵渎了盟约,应诛杀其使者以示众。晋赵武为鲁说情,楚人才答应赦免。这反映了楚在盟会上有压倒晋国之势。公元前538年,楚灵王上台,派大夫伍举到晋国,传达楚王的命令说:“晋、楚之从交相见也。”要跟从晋国和楚国的国家互相朝见。晋平公害怕,只能允许,派叔向回答说:“诸侯,君实有之,何辱命焉?”伍举又为楚灵王求婚,平公马上答应。与此同时,楚灵王向郑国子产询问晋侯是否会允许诸侯归附楚,诸侯是否会来?子产认为晋君会允许,诸侯一定会来,“不来者,其鲁、卫、曹、邾乎……其余,君之所及也,谁敢不至?”(《左传》昭公四年)从这些对话中可以看到,弭兵之盟后晋国实际上已向楚国屈服,这是因为晋内部大夫专权,对外晋侯已无力跟楚争夺,只能以屈从来换取外部的和平。而楚国所以不继续用兵,也因国内多难,加上吴国的牵制,中原得以维持暂时的和平。
(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