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瑞士多元文化建筑—GR39茨尔奈茨游客中心(Zernez)

瑞士多元文化建筑—GR39茨尔奈茨游客中心(Zernez)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师:瓦勒里奥·奥里加蒂地址:Urtatsch 2,7530 Zernez年代:2003—2008GR39图1 极简的建筑体量茨尔奈茨临近瑞士国家公园,该游客中心是国家公园的科普场所。该建筑的竞标其实早在2002年就已经有了结果,奥里加蒂与贝尔斯和德普拉斯的方案脱颖而出。最终奥里加蒂凭借相对适宜的体量获胜。但进入建筑后,其空间和流线关系却完全打破了常理。具体来讲,外墙采用保温混凝土建造,厚达50厘米。这样的构造逻辑出现在奥里加蒂2000年以后所有的建筑作品里。

瑞士多元文化建筑—GR39茨尔奈茨游客中心(Zernez)

建筑师:瓦勒里奥·奥里加蒂(Valerio Olgiati)

地址:Urtatsch 2,7530 Zernez

年代:2003—2008

GR39图1 极简的建筑体量

茨尔奈茨临近瑞士国家公园,该游客中心是国家公园的科普场所。该建筑的竞标其实早在2002年就已经有了结果,奥里加蒂(Valerio Olgiati)与贝尔斯和德普拉斯(Bearth & Deplazes)的方案脱颖而出。前者设计了两个三层高的体量,而后者设计了一个五层高的体量。最终奥里加蒂凭借相对适宜的体量获胜。但在获奖之后,建筑师大幅度修改了原设计,除了层数和轮廓外,内部设计被推翻重来。历时六年之后,这样一个一千余平方米的小建筑才最终得以建成。(www.xing528.com)

GR39图2 将人引向不同空间的楼梯

最终建成的建筑拥有异常确定的外观:一个台基,两个体量,三个楼层,二十四个洞口。但进入建筑后,其空间和流线关系却完全打破了常理。楼梯被隐藏在夹层中,以微微的旋转引导人进入另外一层。人们从共同首层进入,上到A座顶层,走到B座顶层,再回到共同首层。每层展厅都拥有最多面的采光,最少的洞口,以及最方便的布置空间。楼梯取代空间成为建筑的重点,建筑师以这样极度理性的方式最终创造了非常感性的空间效果。

GR39图3 厚重的墙体与洞口

整个建筑在外表上是统一的混凝土整体,但各部分却采用不同混凝土建造。具体来讲,外墙采用保温混凝土建造,厚达50厘米。内墙和楼梯采用普通混凝土建造,为主要承重部分。所有门窗等附加构件都以外贴的方式与墙面固定,以此展示两者的独立性。这样的构造逻辑出现在奥里加蒂2000年以后所有的建筑作品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