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材料员:施工项目材料计划管理实用指南

材料员:施工项目材料计划管理实用指南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部依据施工图样、预算,并考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水平和节约措施,以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各种材料需要量计划,该计划是项目编制其他材料计划以及项目材料采购总量控制的依据。根据以上因素的了解、核查,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并报项目主管领导审批实施。在构件制品加工周期允许时间内,依据施工图样和施工进度提出加工订货计划,经审批后项目材料管理部门及时送交加工。

材料员:施工项目材料计划管理实用指南

1.施工项目材料计划的分类

(1)按照计划的用途划分,材料计划有材料需用计划、加工订货计划和采购计划。

材料需用计划,由项目材料使用部门根据实物工程量汇总的材料分析和进度计划,分单位工程进行编制。材料需用计划应明确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及质量要求,同时要明确材料的进场时间。

材料采购计划,项目材料部门根据经审批的材料需用计划和库存情况编制材料采购计划。计划中应包括材料品种、规格、数量、质量、采购供应时间,拟采用供货商名称及需用资金。

半成品加工订货计划,是项目为获得加工制作的材料编制的计划。计划中应包括所需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质量及技术要求和交货时间等,其中若属非定型产品,应附有加工图样、技术资料或提供样品。

(2)按照计划的期限划分,材料计划有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单位工程材料计划及临时追加计划。

临时追加计划是因原计划中品种、规格、数量有错漏,施工中采取临时技术措施,机械设备发生故障需及时修复等原因,需要采取临时措施解决的材料计划。

施工项目常用的材料计划以按照计划的用途和执行时间编制的年、季、月的材料需用计划、加工订货计划和采购计划为最主要形式。

项目常用的材料计划有:单位工程主要材料需用计划、主要材料年度需用计划、主要材料月(季)度需用计划、半成品加工订货计划、周转料具需用计划、主要材料采购计划、临时追加计划等。

2.施工项目材料需用计划的编制

(1)单位工程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部依据施工图样、预算,并考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水平和节约措施,以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各种材料需要量计划,该计划是项目编制其他材料计划以及项目材料采购总量控制的依据。

(2)主要材料年度需用计划/主要材料季度需用计划/主要材料月度需用计划。根据工程项目管理需要,结合进度计划安排,在“单位工程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的基础上编制“主要材料年度需用计划”“主要材料季度需用计划”“主要材料月度需用计划”作为项目阶段材料计划的控制依据。

(3)主要材料月度需用计划。主要材料月度需用计划是与项目生产结合最为紧密的材料计划,是项目材料需用计划中最具体的计划。材料月度需用计划作为制定采购计划和向供应商订货的依据,应注明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主要技术要求(含质量)、进场日期、提交样品时间等。对材料的包装、运输等方面有特殊要求时,也应在材料月度需用计划中注明。

1)编制的依据与主要内容

①在项目施工中,项目经理部生产部门向材料部门提出主要材料月(季)需要量计划。

②应依据工程施工进度编制计划,还应随着工程变更情况和调整后的施工预算及时调整计划。

③该计划是项目材料部门动态供应材料的依据。

2)编制程序

①计算实物工程量。项目生产部门要根据生产进度计划的工程形象部位,依据图样和预算计算实物工程量。

②进行材料分析。根据相应的材料消耗定额,进行材料分析。

③形成需用计划。将材料分析得到的材料用量按照品种、规格分类汇总,形成材料需用计划。

(4)周转料具需用计划。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按品种、规格、数量、需用时间和进度编制。经审批后的周转料具需用计划提交项目材料管理部门,由材料管理部门提前向租赁站提出租赁计划,作为租赁站送货到现场的依据。

3.施工项目材料采购计划的编制

(1)材料采购计划。项目材料采购部门应根据生产部门提出的材料需用计划,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报项目经理审批。

材料采购计划中应确定采购方式、采购人员、候选供应商名单和采购时间等。应根据物资采购的技术复杂程度、市场竞争情况、采购金额以及数量大小确定采购方式:招标采购、邀请报价采购和零星采购。

1)需用计划材料的核定。材料采购部门核定经审批的材料需用计划提出的材料是否能够被单位材料需用计划和项目预算成本所覆盖。如果需要采购物资在预算成本或采购策划以外,按照计划外材料制定追加计划。

2)确定各种材料库存量、储备量。各种材料的库存和储备数量是编制采购计划的重要依据。在材料采购计划编制之前必须掌握计划期初库存量、计划期末储备量、经常储备量、保险储备量等,当材料生产或运输受季节影响时,还需考虑季节性储备。

①计划期初库存量=编制计划时实际库存量+期初前的预计到货量-期初前的预计消耗量。(www.xing528.com)

②计划期末储备量=(0.5~0.75)经常储备量+保险储备量。

③经常储备量即经济库存量,指正常供应条件下,两次材料到货间隔期间,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需要保持的材料。

④保险储备量,是在材料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到货或现场消耗不均衡造成的材料消耗速度突然加快等情况下,为保证生产材料的正常需用进行的保险性材料库存。对生产影响不大、数量较少且周边市场方便购买的材料,不需设置保险储备。

⑤季节性储备,指材料生产因季节性中断,在限定季节里购买困难的材料。比如北方冬季的砖瓦生产停歇,就需要项目提前进行季节性储备。

季节性储备量=季节储备天数×平均日消耗量

3)编制材料综合平衡表(表2-1),提出计划期材料进货量,即申请采购量。

2-1 材料综合平衡表

978-7-111-50090-2-Chapter02-1.jpg

材料申请采购量=材料需要量+计划期末储备量-(计划期初库存量-计划期内不可用数量)-尚可利用资源

计划期内不可用数量是考虑库存量中,由于材料、规格、型号不符合计划期任务要求扣除的数量。尚可利用资源是指积压呆滞材料的加工改制、废旧材料的利用、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以及采取技术措施可节约的材料等。

4)掌握材料供需情况,选择供货商。根据拟采购材料的供需情况,确定采购材料的规格、数量、质量,确定进场时间和到货方式,确定采购批量和进场频率,确定采购价格、所需资金和料款结算方式。

了解需用材料现场存放场地容量,了解施工现场施工需求的部位和具体技术、品种、规格和对材料交货状态的要求,并与需用方确定确切的使用时间和场所。

了解市场资源情况,向社会供应商征询价格、资源、运输、结算方式和售后服务等情况,选择供货商。

5)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根据以上因素的了解、核查,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并报项目主管领导审批实施。

(2)半成品加工订货计划。在构件制品加工周期允许时间内,依据施工图样和施工进度提出加工订货计划,经审批后项目材料管理部门及时送交加工。

加工订货产品通常为非标产品、加工原料具有特殊要求,或需在标准产品基础上改变某项指标或功能,因此加工计划必须提出具体加工要求。如果必要可由加工厂家先提供试验品,在需用方认同的情况下再批量加工。

一般加工订货的材料或产品,在编制计划时需要附加图样、说明、样品。

因加工订货产品的工艺复杂程度不同,产品加工周期也不相同。所以委托加工时间必须适当考虑提前时量,必要时还需在加工期间到加工地点追踪加工进度状况。

4.材料计划的调整

材料计划在实施中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材料计划的调整。一旦发生材料计划的调整,要及时编制材料调整计划或材料追加计划,并按照计划的编制审核程序进行审批后实施。造成材料计划调整的常见因素有:

(1)生产任务改变。临时增加任务量或临时削减任务量,使材料需用量发生变化,采购、供应各环节也需因此做出相应调整。

(2)设计变更。因设计变更导致的材料需用品种、规格和价格的变化。

(3)材料市场供需变化。材料的突发性涨价,使采购价格与预算价格之间产生矛盾,造成采购物资在预算成本以外的情况。

(4)施工进度的调整。因施工进度的调整造成材料需用和供应的调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发生。

(5)针对材料计划的调整对项目材料管理部门的要求。材料管理部门要与社会供应商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利用社会市场和协作关系调整资源余缺。

做好协调工作,掌握生产部门的动态变化,了解材料系统各个环节的工作进程。通过统计检查、实地调查、信息交流、工作会议等方法了解各有关部门对材料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协调,以保证材料计划的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