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壤分类原则、依据和系统

土壤分类原则、依据和系统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土壤分类的原则、依据和分类系统土壤分类是根据土壤个体的运动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反映这些运动形态本身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低一级分类单元的各组别不仅有该级本身的区分特征,并有高一级单元所采用的区分特征。

土壤分类原则、依据和系统

(一)、土壤分类的原则、依据和分类系统

土壤分类是根据土壤个体的运动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反映这些运动形态本身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土壤分类的目的在于认识土壤,从而合理利用和改造土壤,研究不同土壤的特性、总结其利用经验、并预测其信息和行为,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土壤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也有其自身的属性和肥力特征。土壤之间是密切联系的,相互之间存在着发生和性态上的共性与个性。在系统认识土壤的基础上,对土壤进行正确的鉴定、区分,并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把发生和性态相同或信息相似的土壤分别归类,形成一个科学的分类系统,以正确反应土壤之间以及土壤与环境条件之间在发生学的联系,正确反映它们的理化生物性状、生产性能和生产潜力,为合理利用土壤、改良土壤、培肥土提供依据。

土壤分类是土壤形成和土壤属性的高度综合与概括,土壤分类科学的发展既依赖于土壤学及其它分支学科的进步,又是其它分支学科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土壤分类既是土壤科学的基础,又是土壤科学发展水平和研究现状的主要标志。土壤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査清土壤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以便加强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壤资源的数量只能在分类的基础上,按不同类型去调查、制图和量度,土壤资源的质量也只有通过土壤类型的划分去研究和认识,因此,土壤分类也是土壤普查及其成果汇总的基础。同时也是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技术的依据也是土壤科学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

1.土壤分类原则

根据全国土壤分类原则和分类系统,结合甘肃省土壤资源的实际状况和土壤分类的经验,在县、地两级土壤分类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评比,归并汇总而成。甘肃省土壤分类遵循的原则如下,

(1)土壤发生性原则 用土壤发生学理论帮助说明作为断别特征的土壤性状的重要性和相互联系。把土壤形成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结合起来。把土壤形态、土壤发生和土壤特性结合起来。以土壤自身性态为主要依据,根据土壤主要属性或特征进行土壤类别的划分。

(2)累积区分特征原则 在多级分类单元中,从高级分类单元到低级分类单元区分特征逐级增多,形成宝塔式堆积。低一级分类单元的各组别不仅有该级本身的区分特征,并有高一级单元所采用的区分特征。

(3)分类单元的全面性原则 各级分类单元所采用的区分特征,对该分类总体中的所有单个土壤,必须在每一分类单元中试行分类。

(4)独立性的最高限原则 用于某一级分类单元的区分特征中,每一个特征的应用以一个分类单元为最高限,否则会在以下各级分类单元中带来混乱,引起土壤组别的不合理划分。

(5)学习采用边界定义概念 用特征土层及主要性状明确各土壤类型在土壤分类中的地位。有资料的尽量用数量化指标化进行类别划分。避免按人为理解挑选人为的标准。

2.土壤分类的依据

土壤既是历史自然体,也是劳动产物土壤分类反映土壤本身发生发展规律和肥力状况,应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及其属性。由于成土条件和成土过程实际上都已反映在特征土层和主要土壤属性之中,所以根据土壤剖面的形态和性状可以进行分类。

作为分类依据的土壤特性(分异特征)大体有:

岩成特征,指母质母岩原有的特性,如冲积物母质,红粘土、黄绵土母质特性。

成土特征,指由土壤发育而来的成土特征,如淋溶淀积层,钙积层等。

气候影响下形成的气成特征(包括土壤气候性、土壤生态性状)、土壤水分和温度条件等。

人为特征,指人为耕作施肥、灌排、改土等措施所产生的特征。如灌淤土层和灌耕熟化层等。

特征土层有泥炭表层、暗色表层、淡色表层、灌淤表层;诊断表下层有:淀积粘化层、残积粘化层(变质粘化层)、钙积层、石膏层、盐积层、盐盘层、潜育层、锈纹锈斑层等;主要特征有龟裂特征、斑纹特征、潜育特征、盐积特征、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温度状况。

上述主要特征土层的选择,既考虑地带性土壤,又考虑非地带性土壤和人为影响的土壤。高级分类单元土纲、亚纲、土类、亚类等以土壤发生学特征和宏观的气候特征为主要依据,概括性强。低级分类单元土属、土种和变种则以母质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和生产性能为主要依据,将各级分类单元的划分依据如下:(www.xing528.com)

(1)土纲 为最高级土壤分类级别,根据成土过程的共同特点及土壤性质上的共性划分。反映某一土壤生物气候区的土壤形成过程和形成因素。全省划分出淋溶土半淋溶土、钙层土、干旱土、漠土、初育土、半水成土、水成土、盐碱土、人为土、高山土共11个土纲。淋溶土系指土体中碳酸盐被充分淋溶,呈酸性至微酸性反应,有明显粘粒移淀,粘粒的淋溶淀积层是主要的特征土层,半淋溶土纲的共性是石灰物质在土壤剖面中发生淋溶与累积,也伴随有粘粒的形成与淀积,具有钙积层或钙积特征、粘化层或粘化特征(次生粘化或变质粘化)。钙层土纲的共性是碳酸钙在剖面中明显累积,有的成层,有的呈假菌丝状、斑块状。钙积层或钙积特征是其主要的特征土层。干旱土是在半荒漠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干旱的土壤水分状况,根据Penman公式计算,干燥度>3.5,一年中夏秋雨量较多季节一次10毫米降水能湿润土层15-20cm,持续三天累计降雨30mm,土层湿润深度30-40cm,但蒸发强烈,不具备中生植物长期生长所需的有效水分,在土壤温暖期能满足植物生长的大部分时期内,土壤湿润深度60cm左右,土壤水中含有盐分,含有效水分能满足植物生长的持续天数不足90天。剖面具有石灰性钙积层或有钙积特征,石膏层或石膏聚积特征;有较高的易溶盐或易溶盐聚积层,漠土纲是在干旱及特干旱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砾幕、沙漠漆皮以及盐分普遍累积的土壤,或具有碳酸钙表聚或通层含量高的特征,有明显的石膏层、积盐层或盐盘层,有的具有残积粘化特征。初育土纲的共性是母质特征明显,发育微弱,土壤特性分异较差。系缺少为鉴定其它土纲而采用的特征土层的土壤。半水成土纲是指地下水位较浅地下水毛管前锋到达地表所形成的土壤,土壤中有明显的氧化还原交替过程,剖面中有明显的锈色斑纹层或斑纹特征。水成土纲系由表层积水或地下水接近地表,嫌气还原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具有常湿润水分状况,有明显的潜育层或潜育特征,或斑纹特征,泥炭土具有泥炭表层,泥炭层厚度一般大于50cm,有机质含量等于或大于20%。人为土纲是经长期人为耕作、施肥、灌溉等措施,加厚或扰动了土层中定向培育改变了原来的性状,使土壤获得新的特征,人为土层(耕层、犁底层与活土层)厚度达50cm以上。盐碱土纲是具有盐积层或钠质层的土壤,土壤中可溶性盐分累积量高,只生长耐盐碱强的植物,不能种植农作物,或土壤中交换性钠(或镁)含量高,(交换性钠含量>15毫克当量/100克土、交换性镁>35毫克当量/100克土),或上部土层钠碱化度>20%,具有明显的碱化层(柱状、棱柱状结构),仅生长耐碱植物,或呈光板地。碱化层的pH值在8.6以上,高山土纲是指在冷湿的高山及亚高山草甸和草原植被下形成的,具有寒性土壤温度状况,在甘南高原和祁连山地的森林线以上,雪线以下,50厘米深处的土温>0-50,具永冻层者<0℃,有季节性冻层或永冻层之土壤由于温度低,有机质累积大于分解,形成草毡状暗色表层,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1.0,有机质含量在5%以上,C/N比在10以上,高山、亚高山草原土有微弱的钙积层或钙积特征。

(2)亚纲 是土纲的辅助级别,根据土壤形成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划分。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状况对土壤发生和植物生长至关重要,故亚纲的划分多以此作为划分的依据。初育土纲的亚纲又以土体质地作为划分依据,半水成土亚纲的暗半水成土和淡半水成土则以特征土层为划分依据,人为土壤的水稻土和灌耕土亚纲则以人为控制的水分状况、水耕培育和旱耕培育形成不同的发育层划分,全省共划分出22个亚纲。

(3)土类 是亚纲的续分级别,是高级分类单元中的基本单元。它是在一定的生物气候条件、特殊母质、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耕作制度等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形成过程、剖面形态和土壤属性,土类与土类之间有质的差别。土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地带性土壤的发生类型与当地生物气候条件相吻合,土壤的水热状况近似,并占有一定的自然地理空间。如黄棕壤、褐土、黑垆土、灰钙土、灰棕漠土、棕漠土等都呈地带性分布;

具有主要成土过程和主要发生层次,如黑垆土具有深厚的暗色黑垆土层,褐土的褐色粘化层、棕壤的棕色心土层、水稻土的淹育层、潴育层、潜育层,灌漠土长期耕灌,可出现厚达30cm左右的熟化耕作层,其下为30-50cm的活土层;

成土条件和成土过程的一致性。同一土类在正常条件下,具有相同的成土过程,如棕壤的淋溶粘化过程,褐土的黏化过程和钙积过程。同一土类具有类似的肥力特征和生产性能,改良利用的方向和途径。

根据上述条件和依据,全省共划分出37个土类。

(4)亚类 是土类的辅助级别,是土类的进一步划分。在同一土类范围内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具有明显的分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同一土类的不同发育阶段(或发育分段),在成土过程和剖面性态上互有差异,如黑垆土类的黑垆土和粘黑垆土亚类,反映黑垆土形成过程中的粘化过程的不同发育阶段;褐土类中的石灰性褐土、褐土和淋溶褐土等亚类,反映了褐土形成过程中碳酸盐淋溶和淀积的不同发育阶段;黄棕壤土类中黄棕壤和黄棕壤性土亚类、反映了黄棕壤形成的成熟阶段和幼年阶段;栗钙土类中的暗栗钙土和淡栗钙土反映了粟钙土表层的发育阶段。

不同土类之间的过渡,或在主要成土过程的基础上产生了附加的、次要的成土过程,如湿潮土亚类是潮土与沼泽土之间的过渡;盐化潮土亚类是盐土和潮土之间的过渡;草甸盐土是草甸土与盐土之间的过渡;泥炭沼泽土是泥炭土与沼泽土之间的过渡;碱化盐土是碱土与盐土之间的过渡等。

根据上述依据和原则全省共划分出99个亚类。

甘肃省按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和土属划分的土壤分类见表5-1。

表5-1 甘肃省土壤分类表

以土纲为基础的甘肃省土壤类型分布如图5-1所示。

图5-1 甘肃省土壤类分布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