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山飞渡:1962年中国的怀念露天电影

关山飞渡:1962年中国的怀念露天电影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农村,看电影一般不掏钱,随便找两棵大树,拉起一块银幕,就可以放映电影了,叫“露天电影”。“露天电影”也是最普遍的方式:公家掏点钱请来放映公司的放映队,在空旷的操场上放映。看这种“露天电影”,最怕的就是刮风下雨。大风一刮,银幕一会儿鼓起来,一会儿凹下去,颇有原始的“立体电影”的味道。少数民族的电影深受人们喜爱,《刘三姐》《阿娜尔罕》《冰山上的来客》等都大受欢迎。

关山飞渡:1962年中国的怀念露天电影

◎原始的“立体电影

◎正片放映之前总有加片

◎电影放映员的职业令人羡慕

在1962年,中国老百姓能看到不少电影,看电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中几乎最重要的一种。

农村和在城镇看电影不大一样。在农村,看电影一般不掏钱,随便找两棵大树,拉起一块银幕,就可以放映电影了,叫“露天电影”。有时遇上刮风下雨,人们还不肯走,等雨停了,又接着看。在城镇看电影也不难。“露天电影”也是最普遍的方式:公家掏点钱请来放映公司的放映队,在空旷的操场上放映。银幕的前面能看,后面也能看。看这种“露天电影”,最怕的就是刮风下雨。大风一刮,银幕一会儿鼓起来,一会儿凹下去,颇有原始的“立体电影”的味道。那时虽然没有“大哥大”,但是信息传播得奇快。每每十几里地外的居民也潮水般地涌来。大家自由出入,不掏钱。到电影院看电影算比较奢侈,不过也不贵,票价一般只有一角钱,大概是普通青工月工资的二百分之一到三百分之一,学生包场票价只有五分钱。各种各样的剧团也很受老百姓欢迎。电影开始前,总有一些新闻纪录片,叫“加片”。普通老百姓就是在这些加演的新闻纪录片中看到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当然也可以看到美国总统肯尼迪之类的“坏蛋”。不论在农村还是城市,电影放映员是令人羡慕的职业,不少年轻姑娘都希望能嫁给放映员。(www.xing528.com)

1962年,老百姓看的大多是革命电影,比如《红色娘子军》《革命家庭》《洪湖赤卫队》《红旗谱》《红珊瑚》《白毛女》《董存瑞》《红日》《七天七夜》《东进序曲》《怒潮》等。

当然,在大都市要好一些,能看到一些外国电影。比如这一年在上海就举办了朝鲜电影周。这个时期,人们可以看到诸如《白痴》《十字军东征》《法吉玛》等苏联电影。通过电影,中国老百姓还能看到一些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看了《肯尼迪的真面目》,认识年纪轻轻的美国总统肯尼迪;看了《保卫古巴》,就又认识了大胡子的卡斯特罗

除了革命故事片外,还有一些生活片,比如《花儿朵朵》《哥俩好》《李双双》。少数民族的电影深受人们喜爱,《刘三姐》《阿娜尔罕》《冰山上的来客》等都大受欢迎。孩子们也能看《大闹天宫》等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