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访举报在河北省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志中的重要作用

信访举报在河北省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志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级安监部门通过鼓励群众信访举报,揭露和依法惩处瞒报、漏报和私了事故,成为依靠群众加强事故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经分析归纳,当年群众举报事故和事故隐患226条,省安监局责成有关设区市、省直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经查实对举报人按规定予以奖励。并明确举报处置程序、时限以及举报奖励金额等。

信访举报在河北省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志中的重要作用

个体、私营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较差,管理薄弱,事故多发。一些业主为逃避处罚,瞒报、漏报和私了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各级安监部门通过鼓励群众信访举报,揭露和依法惩处瞒报、漏报和私了事故,成为依靠群众加强事故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2004年2月省安监局制定《关于承办信访举报工作的暂行规定(试行)》,鼓励人民群众发挥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作用,及时查处人民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明确各级安监部门承办工作的范围和“预防为主、迅速处置,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深入调查、实事求是,严格政策、依法行政,注重落实、讲求效果”的承办原则,以及承办工作程序、时限和承办报告制度。要求逐级加强督导检查,定期编发情况通报,并将承办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评先内容。

同年3月,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制定《河北省奖励举报生产安全事故及事故隐患暂行办法》,县以上各级安监局建立安全事故及隐患举报受理机构,安排专项举报奖励基金并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规定四类十级举报奖励标准。省级设立30万元奖金奖励属实举报者,每半年进行一次评审奖励。同时由有关部门负责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严厉查处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暂行办法》发布后,几乎每天都收到群众举报电话、电子邮件。经分析归纳,当年群众举报事故和事故隐患226条,省安监局(省安委办)责成有关设区市、省直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经查实对举报人按规定予以奖励。其中当年3月接到群众对廊坊新世纪步行街安全隐患的举报,省安监局分别致函省建设厅和廊坊市政府,省建设厅和廊坊市政府立即组织调查,责令有关单位制订整治方案并于年底前完成整改。8月省安监局和省民航局根据群众举报对秦皇岛市黄金海岸非法飞行事件进行查处,封存改装飞机。同时对群众反映的邯钢铁水运输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经调查核实并请示国家安监局,将铁水运输按危险品运输办理,较好消除事故隐患。

2005年5月国家安监总局举办专题培训班,对省级安监机构信访工作人员和安全监察员进行培训。同期省安监局对本省各级安监部门信访工作人员开展相应培训,完善制度管理,畅通信访渠道,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督察督办,并将信访工作绩效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激励各级领导和信访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水平,发挥信访工作化解矛盾、促进安全生产的作用。

同年10月,国家安监总局进一步规范安全事故及事故隐患举报受理和处置工作。明确来信、来访、电子邮件和电话(传真)举报,是受理群众举报事项的重要渠道,对受理的举报事项,按照归口办理、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处置。并明确举报处置程序、时限以及举报奖励金额等。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的安排,省安监局组织对国务院《信访条例》落实情况进行大检查,重点检查依据条例规定对群众举报的瞒报事故、非法煤矿、违法生产、事故隐患等问题的核查办理情况,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煤矿安全监察。

当年上半年全省接到安全生产事故及隐患举报97起,核查结案25起,其中属实16起;同时核查结案上年群众属实举报6起。对核查属实的22起举报人分别按规定进行奖励。

【注释】
(www.xing528.com)

[1]《两个条例》为《基层(车间)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

[2]“老三会”一说为党委会、职代会、工会。

[3]职代会与股东会:两者性质不同,股东会代表参股者利益,职代会代表全体职工的利益;职权不同,股东会重点决定资产来源、投向、收益、分配等企业宏观决策,职代会审议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职工福利、安全卫生等问题;行使职权主体不同,股东会行使职权的主体是股东,包括不是职工的股东,职代会行使职权的主体是企业职工;组织原则不同,股东会实行股权平等、同股同利,职代会实行民主集中制

[4]马恒昌小组是1949年沈阳第五机械厂(1950年迁齐齐哈尔市更名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的一个生产班组,在劳动竞赛中实现安全生产并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全国工业生产领域的一面旗帜。先后两次获得全国劳动竞赛红旗,第一任组长马恒昌13次受到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接见。

[5]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6]“十个一”为:读一本安全生产知识书、提一条安全生产建议、查一起事故隐患或违章行为、写一条安全生产体会、做一件预防事故的实事、看一场安全生产录像或电影、接受一次安全生产培训、忆一次事故教训、当一天安全检查员、开展一次安全生产签名活动。

[7]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是在生产(工作)区域内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采取排查、评估、建档、立卡等措施,建立监督控制体系,促进隐患整改的群众性劳动保护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