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寺洼文化的族属:羌戎不足以概括,还有可能存在新的类型

寺洼文化的族属:羌戎不足以概括,还有可能存在新的类型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已形成共识,寺洼文化为羌戎族。但寺洼文化类型较多,族属繁杂,仅用羌戎笼统的概括寺洼文化族属是不够严谨的。虽然寺洼文化不同的考古类型之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但其差异亦是明显的。如果将寺洼山类型、合水九站类型、徐家碾—栏桥类型的寺洼文化族属笼统的称为羌戎,是不妥的,并且我们不排除在寺洼文化考古工作进一步展开后,有新的寺洼文化类型出现。

寺洼文化的族属:羌戎不足以概括,还有可能存在新的类型

目前已形成共识,寺洼文化为羌戎族。但寺洼文化类型较多,族属繁杂,仅用羌戎笼统的概括寺洼文化族属是不够严谨的。《后汉书·西羌传》载“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灭狄豸原戎。忍季父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牛种,越巂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忍及弟舞独留湟中,并多娶妻妇。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之兴盛,从此起矣。”【6】《后汉书》中的越巂羌、广汉羌、武都羌只是对羌戎概括性的种属称谓,在不同的种属下还有不同的部族部落。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寺洼文化考古类型的划分也可看出。由于1958年在平凉安国镇出土的双马鞍形口罐与临洮寺洼山出土的单马鞍型口罐器型上的差异,双马鞍形口罐被定名为“寺洼文化安国式陶器”【7】。1989年赵化成先生在总结分析了寺洼文化典型遗存后,将寺洼文化分为寺洼山类型、合水九站类型和徐家碾—栏桥类型【8】。虽然寺洼文化不同的考古类型之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但其差异亦是明显的。包括墓葬形制、器型特征、制陶工艺等,均存在差异。如果将寺洼山类型、合水九站类型、徐家碾—栏桥类型的寺洼文化族属笼统的称为羌戎,是不妥的,并且我们不排除在寺洼文化考古工作进一步展开后,有新的寺洼文化类型出现。(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