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博物馆与地域文化景观保护研究

生态博物馆与地域文化景观保护研究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博物馆”这个术语部分来源于博物馆学,部分来源于经济学,表明了这一保护方式所涉及的社会经济问题[12]。当代“生态博物馆”主要有两种模式,分别关注改进和提升自然环境或者地方社区。第二种生态博物馆模式的显著特征在于社区参与。

生态博物馆与地域文化景观保护研究

“生态博物馆”最初由法国人乔治·亨利·理维埃(Georges Henri Riviere)于1970年代提出,它的目标是致力于保护后工业时代的社区遗产地,建立“人和工业的博物馆”,这种保护方式要求当地人“不仅帮助创办博物馆,而且将自己的生活展示其中”[11]

经过二战后二十余年的争论和国际经验,全球遗产观念的新发展更强调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和地方社区整体环境提升的途径来保护遗产,与以往的保护经验相比,生态博物馆方式集中于保护社区和环境的关联性,除了强调保护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它还关注保护自然环境,较之以往的聚落博物馆集中于物质空间保护,“生态博物馆”引入了场所与社区的元素、历史的连续性,强调了自然环境的价值。

“生态博物馆(Ecomuseum)”这个术语部分来源于博物馆学,部分来源于经济学,表明了这一保护方式所涉及的社会经济问题[12]。“生态博物馆”是以一个地理的区域上共同的主题和共同的物质活动联结的系列遗产为保护目标,它对遗产保护的表达既是历时性的又是空间性的。

当代“生态博物馆”主要有两种模式,分别关注改进和提升自然环境或者地方社区。

第一种生态博物馆模式综合了早期欧洲露天建筑博物馆和美国国家公园的保护传统,加入了对地方传统习俗的关注,融合了地方自然环境的保护。1960年代,生态博物馆创始人之一乔治·亨利·理维埃将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户外民俗博物馆的理念引进法国的“地方自然公园”规划,使生态博物馆居于一个自然公园之中。博物馆的建筑用作地方传统活动,它是历时性的,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加入自然生态保护的要求,以法国微观历史学派的方式追溯历史的传奇[13]

第二种生态博物馆模式的显著特征在于社区参与。地方社区的传统习俗与发展要求提供了生态博物馆项目的基础,以自下而上的居民组织方式进行管理,许多城市历史街区的操作方式可理解为这一类型的生态博物馆。(www.xing528.com)

意大利学者认为一个生态博物馆的保护内容必须包含四大要素:

(1)人的活动(人在文化和交流的物质环境中的观念);

(2)地理上和生态上的环境;

(3)人类学视野中的社区;

(4)遗产代表性实物收集[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