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成功创作完整版本!

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成功创作完整版本!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66 年,司马光将《通志》呈现给了宋英宗。为了让司马光能够写好《通志》,英宗为司马光专门设置了一个书局,还特批他可以查阅官府的藏书。司马光又将编写好的《通志》拿给神宗看,宋神宗也非常喜欢这本书,觉得这本书讲述了历代王朝的兴衰,可以帮助别人以史为鉴,于是宋神宗便将这本书命名为《资治通鉴》。1084 年,《资治通鉴》的全部书稿终于完成了。

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成功创作完整版本!

司马光是今天的山西夏县人,从小出生在官宦世家,是一个既聪明又机灵的孩子。他小时候就有超出一般孩子的冷静,曾经做过砸缸救人的事情,这件事一直流转到今日,成为了一个少年励志的传奇。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听老师讲了《春秋左氏传》,自此便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司马光二十岁的时候,考中了进士,做了官,在这段时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历史著作,但是总觉得这些著作过于繁杂,一个人即便耗费自己的一生,也不能将它们读完,于是自己就想:“如果能有一部完整的历史书籍,让人们读完以后就能够通晓历史,那将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啊!如果之前没有人做,那么就让我来做吧!”于是,司马光开始自己动手编写一部编年体历史书籍,从古代战国时期,一直编写到了五代时期。整本书的题材和事件全部确立以后,司马光便编写了一部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年表,简单扼要地对书中的内容做了介绍,将这本书命名为《历年图》,之后,又花了两年的时间,按照年代顺序将周朝秦朝的历史编写成了八卷文字,命名为《通志》。

1066 年,司马光将《通志》呈现给了宋英宗。宋英宗也是一个历史爱好者,看完这本书以后,对司马光大加赞赏,还专门下了一道圣旨,让司马光将这本书继续编写完整。为了让司马光能够写好《通志》,英宗为司马光专门设置了一个书局,还特批他可以查阅官府的藏书。司马光非常兴奋,即刻召集了一些有学问的人士和自己一起来编写这本书。宋英宗去世以后,宋神宗继承了帝位。司马光又将编写好的《通志》拿给神宗看,宋神宗也非常喜欢这本书,觉得这本书讲述了历代王朝的兴衰,可以帮助别人以史为鉴,于是宋神宗便将这本书命名为《资治通鉴》。

此后,司马光和助手们更加努力地编写这本书,为了力求精准,全书的每一段编写都经过了大量的考证,翻阅了多方面的资料。例如司马光在编写唐朝历史的时候,最初的稿子就有六七百卷,结果经过大家的反复审核、修改,定稿的时候就剩下了八十一卷。从中不难看出他们编写这本书有多么的艰辛。为了保证书籍的质量,几乎所有的稿子都要由司马光亲自把关,他经常审阅书稿,一看就到了深夜。为了不让自己睡过头,司马光还专门制造了一个滚动的圆木枕头,每到他翻身的时候,枕头就会落到地上,这样他就会惊醒,醒来以后继续审阅书稿。

1084 年,《资治通鉴》的全部书稿终于完成了。这本书记载了从公元前403 年到公元959 年的历史事件,全书一共有三百多万字。书中的取材也十分广泛,引用了三百多本历史书籍,所以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资治通鉴》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它文笔流畅,思路清晰,是我国古代的一座里程碑,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知识拓展(www.xing528.com)

沈括著《梦溪笔谈

提起《梦溪笔谈》,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它是中国最早的百科全书之一,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地位,而这本书的作者沈括,是一个对中国科学史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

沈括出生在浙江钱塘县,也就是现在的浙江杭州。他从小就对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由于出身官宦人家,从小有条件跟随父亲访历各地,观察各地的人文、地理等新鲜事物,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后来成为一名博文善识、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的著名科学家。

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堪称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都非常出名,对时代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书分为二十六卷,又有《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以笔记的形式书写成文,分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十七个纲目。整个书的内容涉及了地理、天文、数学化学、生物、地质、地球、气象、医学、工程技术、文学、历史、音乐美术等多个方面。其中详细地记载了我国古代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成就,深入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杰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