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朝入关掠夺,京畿威胁袁崇焕被杀

清朝入关掠夺,京畿威胁袁崇焕被杀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629年,皇太极统率后金军绕开山海关,从喜峰口入关攻击明朝京畿地区,威胁京师,袁崇焕被迫回师救援,皇太极施以反间计,使袁崇焕被杀。1630年,阿敏率军入关,攻占永平、滦州、遵化等地,掳掠一空。1635年,称帝后的皇太极派阿济格掳掠关内京畿地区,掠夺人畜十八万。此次清军入关五月,转掠两千里,蹂躏畿辅、山东数十州县。

清朝入关掠夺,京畿威胁袁崇焕被杀

从战术上来看,在经历了宁远两次战败之后,皇太极一改努尔哈赤攻城略地的战争方式,不再与明朝争夺山海关至宁远一线,而是先后七次派大军从其他关口入关,大肆掳掠,以削弱明朝。1629年,皇太极统率后金军绕开山海关,从喜峰口入关攻击明朝京畿地区,威胁京师袁崇焕被迫回师救援,皇太极施以反间计,使袁崇焕被杀。之后后金军掳掠大批人口、财物出关而去。1630年,阿敏率军入关,攻占永平、滦州、遵化等地,掳掠一空。1634年,皇太极亲征蒙古察哈尔部,借机派兵掳掠宣化、大同地区。1635年,称帝后的皇太极派阿济格掳掠关内京畿地区,掠夺人畜十八万。1638年,皇太极以睿亲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贝勒岳托为扬武大将军,分统左、右翼兵分道征明。这次征伐时间长,规模空前。清军先攻略京畿,明大学士孙承宗死难。到1639年,清军又转至山东,下济南,杀掠殆尽,再转而向沧州,不久尽出塞。在此期间,皇太极亲自征明,攻锦州、松山、杏山,以牵制关内明军。此次清军入关五月,转掠两千里,蹂躏畿辅、山东数十州县。左翼多尔衮军克城三十四座,降者六座,败敌十七阵,俘获人畜二十五万七千有奇。右翼杜度(岳托去世后杜度总领右翼军事)军克城十九座,降者二座,败敌十六阵,俘获人畜二十万四千有奇。明臣虽羽书屡捷,实际未尝稍挫其锋。1642年,松锦之战后,清军又由黄崖口入塞,掠京畿、山东。

清军每次入关内掳掠,都获得极大成功。由于清军具有很强的机动性,所到之处如狼入羊群,各处明军皆军力不足,援救不及,无力抵挡;各地守城官员、将领非死即降。大量人口、财物、牲畜被裹挟而去,给内地百姓带来巨大伤害,也给明王朝的经济造成极大冲击和损失。对此,皇太极非常明确地告诉手下亲王、贝勒和大臣们:“尔等建议直取燕京,朕意以为不可。取燕京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仆。朕今不取关外四城,岂能即克山海?今明国精兵已尽,我兵四围纵略,彼国势日衰,我兵力日强,从此燕京可得矣。”(www.xing528.com)

实际上,皇太极大肆入关掳掠,在很大程度上与努尔哈赤杀戮后金政权内部无粮的汉人目的一致,就是为了解决后金、大清政权的经济短板问题。任凭皇太极如何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满族人脆弱的经济基础并没有好转;相反,部众越多,势力越大,对经济的需求就越大。对于皇太极时期的清政权来说,女真人原有的采集人参、狩猎动物等经济活动已经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要解决这一多民族庞大政权的经济问题,只能从中原地区着手。皇太极也多次向明朝表示,只要明朝每年向清政权输送经济利益,即可划界而治,不再进犯,但这种要求不会也不可能被明朝接受。此外,对皇太极来说,既然推行封爵制、官僚制,以弱化旗主制度的影响,那作为皇帝的他就必须掌握足够多的经济资源来保证属下的利益。所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当一个北方民族政权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要通过更多的军事征服来获得足够的经济资源,直到能够稳定地控制一个赋税充足的地区,建立一个稳定的赋税制国家,才能够保证皇权制度的稳定。从这个角度来看,清军屡屡大规模入关掳掠,不但给明朝畿辅地区造成极大混乱,甚至导致袁崇焕这种名将被杀,而且也使清朝有了扩充自己经济实力的权宜之计。通过这种方式,清朝不仅获得海量财物,也获得大批人口,这些人可以作为包衣从事农业生产,其中也包括各类工匠和大量的手工业者,以及儒生秀才知识分子,有利于清朝提高自己的生产水平和文化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