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参:西方文献中的中国视觉形象

人参:西方文献中的中国视觉形象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欧洲,最早以文字形式提到中国人参的人可能是葡萄牙籍耶稣会传教士曾德昭。服用的时候,人参的味道苦中带甜。然而火气旺的人服用多了以后会有生命危险,因为人参会过分地增强呼吸。皮索说人参产于高丽、中国和日本等地。—1694)在他的《中国七题》 一书中讨论了七个有关中国的话题,其中第四个话题就是人参。《植物图谱》中的人参插图。第2页共收录了七种人参,其中六种被编了号,一种没有被编号。

人参:西方文献中的中国视觉形象

在欧洲,最早以文字形式提到中国人参的人可能是葡萄牙籍耶稣传教士曾德昭。他在《大中国志》中写道:

中国境内北方最后一个省是辽东,它以生产一种极珍贵的树根而知名,我离开中国时,它的售价相当于它重量两倍的银子。这是优良的药物,健康人服用,可增加力量和精力,如病人服用,则有奇效,得到滋补,它叫做人参(Ginsem)。此省邻近鞑靼之地,很荒芜,部分为鞑靼人所据。这里看得见知名的长城,它有900英里长,名不符实,因为除本身宽大,易受损毁外,敌人现在又把它破坏得不成模样。

《大中国志》约写成于1638年,原为葡萄牙语手稿,1642年西班牙语摘译版出版。十多年后,意大利籍的耶稣会传教士卫匡国在他的两部著作中也提到了人参。其中《鞑靼战纪》中只是简单地说“这些鞑靼人(指中国北方人),作为臣民或是友人,到中国的辽东省跟当地居民交易……他们带去好几种货物,像是一种中国人很看重的叫做人参的根,以及珍贵的皮毛”。但卫匡国的另一本书《中国新志》对人参的描述就详细多了:

永平位于北京正东,其地多山而且离江湾 很近,因而可以自给自足。永平盛产鱼及一种中国人称之为人参(Ginseng)、日本人称之为Nisi的有名的根。中文名字来源于它的形状,有如人张开双腿(Gin的意思是人)。它跟我们的茄参类似,只不过更小。很可能是同一属的不同品种,因为它们的形状跟功效类似。到现在我还没有见过人参的叶子。当它干了以后会变成黄色。它有些少的纤维或须根输送营养。这些细脉是黑色的,就好像是用墨画出来的。服用的时候,人参的味道苦中带甜。它可以大补元气,仅十二分之一盎司的分量足可以恢复体力。只要放一点在“玛丽浴盆”中加热,(饮用之后)即可暖身。它会散发出香料般的芳香。然而火气旺的人服用多了以后会有生命危险,因为人参会过分地增强呼吸。体弱或因久病等原因体虚的人服用后会奇迹般地恢复健康。有时候人参能增加临死的人的体力,使他们有时间服用其他药物来恢复健康。中国人称颂它的奇效,并愿意用三倍于它重量的银子来买它。

茄参图。此图约画于公元7世纪,意在表现茄参根部的形状类似男性和女性的身体。意大利那不勒斯图书馆

卫匡国的描述除了介绍了人参的神奇功能及服用方法外,还将人参和人的形状联系在了一起。此后,很多欧洲的书籍在提到人参时都引用了他的文字,如纽豪夫撰写的《荷使初访中国报告》(1665年,报告中未提及卫匡国),吉歇尔的《中国图说》(1667年,但吉歇尔对人参有起死回生的功效持怀疑态度),达帕编撰的《大清志》(1670年,其中提到了卫匡国的名字)等。

可惜的是,不论是《大中国志》,还是《中国新志》,甚至以插图丰富而著称的《中国图说》中都没有人参的图像。卫匡国提到了人参和茄参的相似性,因茄参是当时欧洲人比较熟悉的植物,也许他们能据此想象得出人参的样子吧。

明末到中国的传教士卜弥格是波兰宫廷御医的儿子。在中国传教期间,他对药材特别留意。他于1652年将一份介绍中国事物的手稿带到了威尼斯,手稿中提到了人参:

此外,中国人还有另外一种树根,叫人参,在中国被认为是很珍贵的,也作药用,它能给老人和体弱的人恢复活力和阳气,有令人信服的奇效。它的价格以白银来计算,是很贵的,常常高出它本身重量的三倍或者更多的倍数。这种根采集于陕西、山西、云南、辽东和朝鲜,从这些地方出口日本。它味道辛辣, 不好吃,把它捣碎,放在水中煮了后,可以饮用。但是病人如果吃多了,反而会引起很危险的并发症。有些人认为,它的叶子在暗处闪闪发光,它是通过它的叶子显示它的存在,但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1658年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工作的荷兰自然学家皮索(Willem Piso,1611—1678)在他的《植物图谱》中收录了人参。皮索说人参产于高丽、中国和日本等地。他还附了一幅插图,这幅图很可能是西方出版物中最早的人参形象。

五年后,法国人德文诺在他的《旅行异闻录》中刊登卫匡国有关人参的文字时借用了皮索的插图。不过他将带叶子的那株人参的根部作了修改,这样看起来就更像人形了。

1674年,德国汉学家缪勒(Andreas Müller,1630?—1694)在他的《中国七题》 一书中讨论了七个有关中国的话题,其中第四个话题就是人参。

《植物图谱》中的人参插图。人参的根部被画成了人的形状

《旅行异闻录》中的人参插图

缪勒也在书中引用了卫匡国对人参的描述,顺便解释了卫匡国没有解释的“参”这个汉字的意思。他说“参”是形状(figuram)的意思。

1686年,德国植物学家、汉学家门采尔(Christian Menzel,1622—1701)在出版于纽伦堡的《医学及自然科学年鉴》上发表了《论人参根》一文,并随文附上了一组人参的图片。

在门采尔公布的两页人参图集中,第1页的图源自两位在荷兰东印度公司任职的德国植物学家:克莱耶尔(Kasselaner Andreas Cleyer,1634—约1697)和鲁姆夫(Georg Eberhard Rumpf,1627—1702)。由于克莱耶尔和鲁姆夫都没有到过中国,他们的图基本上来自日本和东南亚。第2页共收录了七种人参,其中六种被编了号,一种没有被编号。没被编号的正是皮索书中的人参插图。

缪勒《中国七题》中带有汉字的人参插图。此图有可能翻刻自中国的木版图书2

门采尔收集的人参图

在第2页编号的人参图中,第4号显然就是缪勒曾经引用过的疑似来自中国的木刻人参图,而其余的五种,则是门采尔从中国书籍中描摹下来的。

作为勃兰登堡选帝侯图书馆馆长,门采尔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图书文献资料,包括传教士和东印度公司雇员寄到或带到德国的资料。门采尔极有可能是从《本草纲目》(江西本)、《图像本草蒙筌》《经史证类大观本草》等书中找到这些插图的。

值得注意的是,门采尔还在一篇题为《论人参根》的论文中展示了从不同的中文古籍中抄录的一些文字并配上了拉丁字母拼音,为的是告诉欧洲的读者中国中医典籍的原始面貌。

就在门采尔发表人参图集的同一年,1686年的6月份,暹罗(今泰国)王国派了一个使团,在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塔夏尔(Guy Tachard 1651—1712)的陪同下乘帆船到达法国布雷斯特港。在使团送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礼物中,有八两人参及一把泡制人参用的银壶。在从上岸到巴黎的一段路程中,这两种珍贵的礼物都由大使亲手捧着。虽然史料上没有明确记载这八两人参的来源,但从礼品单上的其他礼物,比如超过1500件的瓷器漆器家具来看,这作为国礼的人参很可能是从中国贸易而来的。

当年年底,在法国宫廷发布的1687年官方黄历上,有几幅图记载了暹罗使团在凡尔赛宫镜廊谒见路易十四时的情形,而其中的一幅,描绘了使团的正使戈沙班亲自将人参和银壶献给“太阳王”的那一刻。

门采尔抄写的中国典籍中有关人参的记载。虽然每列文字是竖写的,但页面文字的排列方式却是从左往右。崇祯版《图像本草蒙筌》片段。门采尔力图忠实地描摹原文的字形,这从他写的“甘”“升”和“毒”等字中可以看出暹罗使团的到来使欧洲王室第一次看到了人参,也使得民间对这种神奇的东方草药的好奇与日俱增。

法国官方黄历中描绘暹罗正使献人参的插图

左图细部。可见泡人参的银壶有两层

陪同暹罗使团到法国的塔夏尔,在到达巴黎后就把自己的一部书稿交给了出版商,很快这本名为《暹罗游历记》的应景之作就出版了。按照惯例,塔夏尔把书献给了路易十四。在这本书中,有一段是关于人参的:

在东方的植物中,人参(Ginseng)的用处最多。

人参有好几种,最有名的产于辽东省。它的颜色是黄色的,有须根。有时这些根看上去像人的形状,因此得名。在中文里Gin是人的意思,Seng则是生或是残的意思,要看你怎么发音。因为这些根服用得好与不好,效用是截然相反的。(www.xing528.com)

人参产于高丽,甚至有人说产于暹罗,但都不如采自辽东的。中国药农说人参长在深山沟的背阴处,还说必须秋末才能采收,因为春天采收的功效不足十分之一。

常用人参的中国大夫说,人参是药中之王,可以为久病而弱的病人清血补气。把人参含在嘴里的人比嘴里没有人参的人能更长久地干活。脸色苍白的人应该比面容呈赭色或是面色呈热性的人多服;内热或咳血的人不宜服用。

服用前先将水倒入容器中加热,等水开了再加入参片,然后盖上盖子,泡制人参。等水变得温热,即可在早晨空腹喝下。那泡制过的人参片留着,到了夜里以跟早晨一样的方法泡制,不过这次只需放一半的水,且等到水有点凉了再服下。泡制过的人参片放在太阳下晒干,以后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在酒中泡制后服用。

塔夏尔在书中没有提到他自己见过或是服用过人参。为了能使书籍畅销,出版商找人为他的书配了插图。由于塔夏尔在书中提到过人参的形状像人,于是读者们就看到了可以行走的人参。

《暹罗游历记》中的插图;明代万历年间出版的李中立(生平不详)撰《本草原始》中的插图。两幅图都将人参夸张成人的形象

1696年法国传教士李明在巴黎出版了《中国近事报道》。他在书中收录的一封给法国国务秘书德·菲利波的信中介绍了中国的人参:

在中国还有一个比茶更不常见且更有价值的草药,中国人称之为Gin-sem。Gin的意思是人,而Sem则是植物,或草药,顾名思义,就是像人形的草药。那些直到现在还给这个词以别的解释的人是可以被原谅的,因为他们不理解汉字的重点所在,而汉字本身就包含了这个词的真正含义。饱学之士在他们的著作中还给予了这种草药大量的其他名称:强精草药,地之灵,海之精,灵丹妙药及长生不老药等等。这些名称充分说明了他们对它的重视。

人参是一种根,粗如小指长的一半,长如小指的两倍。它有两个分叉,这使得它的形状像一个人和他的两条腿。它的颜色偏黄,当它被收获后开始变皱,其后干如木头。它生出的叶子很少,叶子顶端形成尖角。其分茎是黑色的,花朵呈紫罗兰色,茎上覆盖着绒毛。人们说它只有一根茎,此茎再生出三个分茎,每个分茎都生出四五片叶子。人参长在阴凉处潮湿的土壤中,它生长缓慢,经过若干年后才能成熟。通常在槚桇(Kia-chu)树下能找到,此树与梧桐略有不同。虽然人们从几个地方采获人参,但迄今为止最好的来自北直隶。现在使用的来自辽东,这是一个附属于中国的省份,位于鞑靼的东部

根据中国人的观点,在所有的补药中,没有一个能与人参媲美。它味甘,令人愉悦,虽然有一丝的苦涩。它的效果非常好,能净化血液,强化脾胃,为疲倦的脉搏增加动力,激发自然的热量,并增加至关重要的水分。医生在详述其效用时滔滔不绝,他们总是罗列出一大堆人参的不同用途。如果我不怕单调乏味及冒犯您的忍耐力,我会在这儿报告我收集到的他们的全部配方。我可能最终会将它们连同大量的有关中医的文章印出来。除了刚才所说的,我只补充一点,即在治疗晕厥时,医生常常用上人参,不管这种症状是突发事件或是年老体衰引起的。

取少许这种根(您必须从小剂量开始,然后可以根据以前剂量产生的效果再增加剂量)包在纸中,放在火前烘干,或者将其浸入葡萄酒中,直到它被充分浸透为止。然后用牙齿将它咬成小块(不可用刀子切,铁会降低其效用),焙烧后,取一小团人参粉,按照您病症许可的剂量,以温水或葡萄酒送服。这是很好的补药,连续服用后您会发现身体强化的效果显著。

如果您极端虚弱的话,也可以服用相同剂量或更多剂量的人参根。您将人参根分成小块后,放入盛有半杯沸水的杯中,或其他可煮沸水的容器中。如果您喝了那里面的水,会有同样的效果。人参根可以再次使用,但效力会减弱。人们也用人参做成参汤及糖剂、锭剂和糖浆,这些是治疗各种疾病的良药。

1709年,身在北京的法国传教士杜德美(Pierre Jartoux,1668—1720)奉康熙皇帝之命去中国东北地区考察,为的是测绘最新的地图。他在离高丽边境仅十多公里的某处,受到了当地鞑靼人(Tatze)的接待,其中一位参农刚在附近的山上挖到四株完整的人参。杜德美照着其中的一株画下了人参的样子,并作为一封信的附件寄给了印度和中国传教区总巡阅使。这是西方第一幅按照实物所画的具有科学意义的人参插图。杜德美的信和图被收录在了1713年出版的《耶稣会士书简集》第十卷。

杜德美在给总巡阅使的信中介绍了人参的功用(他说他亲自服用过,的确有效)、采摘和保存方法以及泡制的方法等,对人参各部位的描述更是不厌其烦。他说“越大,越整齐,须根越少者质量越上乘”,因此附图中最右边的参根就比它左边的更受欢迎。他还说:

杜德美绘人参图。他以字母表示人参的不同部分

万历三十七年(1608)刻本《三才图会》中的插图。可能是当时中国最写实的人参插图

我不知道中国人为何称它为人参(意为人的形状), 因为我和别的人专门找寻过,并未找到如它的名字那样 像人形的人参。那些专门采参的人向我断言,人们见到 的像人形的人参不会比其他植物根部中有时碰巧有些奇 形怪状的多。鞑靼人称呼它为Orhota,这更有道理,因为Orhota是“百草之王”的意思。

杜德美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了人参并不特别像人形,他所画的插图,也没有突出人形的特点。无独有偶,就在杜德美到达中国东北地区的100多年前,王圻、王思义父子出版的《三才图会》中所附的人参插图并没有刻意突出像人形的根部,跟几乎同时出版的《本草原始》里的人参插图相比,意趣全然不同。

1721年,随俄罗斯使团到中国的英国医生约翰·贝尔(John Bell,1691—1780)观察到了人参,他在回忆录中说:

我不能不注意到一种名叫人参的著名植物,它生长在辽东省。这种植物的根部因其医学特性而备受推崇,皇帝特命专人采集,其每磅售价约为25英镑。这种植物非常稀奇,中国皇帝只向沙皇陛下送了两磅作为礼物。人参有两种:一种看起来好像是蜜饯,另一种看起来像小欧芹根,并且有少许欧芹的味道。人们将人参切片或捣碎;再放入水中略煮一下后,给患者服用。我从来没能向大夫们了解到这种植物到底有何特性,只知道它具有广普的用途。我听到过许多神奇的治疗故事:那些看似死去的人服用了人参之后又恢复了健康。我相信它的确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调理身体的植物。但是,如果它确实有非凡的性能,我还没有能够发现,尽管我已经在许多场合用过。我觉得这种珍稀植物可以在这个国家(中国)栽培成功,因为那是它自然生长的地方;中国人似乎不太可能忽视开发这种灵药。

贝尔可能是第一个提到在中国可以人工栽培人参并开发其药用价值的西方人。几十年之后,俄国政府看到了人参的商机,千方百计地打听有关人参的信息,比如1744年,俄国使馆的医生就被要求在中国了解“如何区分真假人参”的知识。

1797年至1810年,一个名叫彼得·霍夫曼(Peter Hofman)的人在圣彼得堡出版了一套名为《奇树异草集》(Collection de curiosites du Royaume des plantes)的图册,其中有一幅介绍人参的插图格外抢眼。图中一位挎刀拄杖的清朝官员在介绍人参的地面部分,而那株人参比人还高,其茎叶、花朵及种子清晰可辨。这幅图虽然是一幅猎奇图,但也可以起到帮助人们了解人参植株的作用。

杜德美有关人参的信和插图出版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正在北美的法国传教士拉菲陶(Joseph-Fran ois Lafitau,1681—1746)根据杜德美提供的信息,在印第安土著的帮助下,成功地在加拿大找到了人参,这就是与中国人参同种而不同属的西洋参。

此后,直到18世纪末,欧洲的出版物中,西洋参的插图逐渐增多。而中国人参的形象则一直停留在杜德美插图的基础上。一些流行的书籍,如伯纳德(JeanFrédéric,Bernard,约1683—1744)编的《北方游记》(Recueil de voyages au Nord)和杜赫德编的《中华帝国全志》等都套用了杜德美的手绘图,只不过将原图横向翻转了180度而已。

《奇树异草集》中的人参图。图中的文字是拉丁、德、法、俄四种语言的“中国人参”

拉菲陶参考杜德美的方法绘制的西洋参图

西洋参与三声夜鹰

英国王家植物园引种的西洋参图

《中华帝国全志》中的人参插图

在18世纪的欧洲,人参作为滋补佳品,深受名流的青睐。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在60岁时,认识了一位年轻的探险家德·圣皮埃尔(Jacques-Henri Bernardin de Saint-Pierre)。在他们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卢梭无意中提到他喜欢烘焙咖啡豆的气味。谁知圣皮埃尔很快就送给了他一袋咖啡豆。当时咖啡在法国还是时髦货,需从国外进口,价格也不菲。圣皮埃尔在海外探险的过程中收集了一些,因此可以随手作为礼物送给卢梭。卢梭收到咖啡豆后,写信给圣皮埃尔说“与君甫识,君即赠我嘉物,受之有愧。因报李无方,故原封璧还,望勿却之,否则绝交也”。后来圣皮埃尔费了好多口舌,终于说服卢梭接受了咖啡豆,但生性孤傲的卢梭还是回赠了圣皮埃尔一根人参和一本研究鱼类的书籍,以示不欠他人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