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及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充电法的优点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及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充电法的优点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3所示曲线为该铅蓄电池充电参数变化情况。第一阶段充电结束,充电至终止电压随温度调整按式进行。第二阶段终止采用时间和电池电压两方面独立控制:单电池电压超过17.0V;阶段充电时间超过6h。图3-13 单体电池充电曲线阶段充电法吸取了恒流充电法和恒压充电法的优点,安全而且容易操作,是当今社会电动汽车的主要充电模式。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及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充电法的优点

该充电方法包含多种充电方法的组合,如先恒流后恒压法、多段恒流充电法、先恒流再恒压最后恒流充电法等。常用的为先恒流再恒压的充电方式,例如铅电池、锂离子电池常采用该种充电方法。下面举例对该种充电方法进行介绍。

某额定容量为150A·h的铅蓄电池,其参数见表3-7。

3-7 铅蓄电池参数表

978-7-111-59999-9-Chapter03-33.jpg

电池组充电采用两阶段恒流:第一阶段恒流60A,第二阶段恒流14A。图3-13所示曲线为该铅蓄电池充电参数变化情况。第一阶段充电结束,充电至终止电压随温度调整按式(3-20)进行。此公式为电池厂家推荐使用,即

U=14.7-0.03(T-Tr) (3-20)式中,U为单电池电压;T为环境温度;Tr为室温,一般为20℃。(www.xing528.com)

第二阶段终止采用时间和电池电压两方面独立控制:单电池电压超过17.0V;阶段充电时间超过6h。从图3-13电池组中单体电池充电曲线可以看出,在第一阶段,电池电压逐步升高,在充电转入第二阶段时,电池电压有所下降,但之后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电池电压再次开始上升,并在充电后期升高到15.5V以上。

978-7-111-59999-9-Chapter03-34.jpg

图3-13 单体电池充电曲线

阶段充电法吸取了恒流充电法和恒压充电法的优点,安全而且容易操作,是当今社会电动汽车的主要充电模式。然而,随着电池循环次数的增加,电池容量不断衰退,电极材料的内部形状也会发生变化,使得极化现象比较明显。随着老化程度加大,该方法中恒流阶段的充电比例逐渐缩小,表现出以恒压模式充电为主的趋势,耗费时间逐渐延长,不能满足目前紧凑的生活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