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及设施建设现状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及设施建设现状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发布的国标GB/T 27930—2015《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大充电设施和蓄电池管理系统。为了验证充电机是否能与BMS进行安全、可靠的通信,可以利用CAN总线测试设备分别检验充电站和实验室内充电机与BMS之间CAN通信网络的健康状况。另外,高层通信协议可以通过模拟BMS对充电机发出的报文来进行监测和解析,反之亦可根据标准定义的要求来检查协议符合度和数据正确性。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及设施建设现状

我国发布的国标GB/T 27930—2015《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大充电设施和蓄电池管理系统(BMS)。充电机与BMS之间的通信网络是基于CAN的通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充电机和电池管理系统之间采用一对一通信方式。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机和电池管理系统将共同监测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并由电池管理系统根据充电控制算法管理整个充电过程。

充电机与BMS通信的物理层应符合ISO 11898-1:2003、SAEJ1939-11:2006中关于物理层的规定,并采用独立于动力总成控制系统之外的CAN接口。充电机与BMS之间的通信速率可选用50kbit/s、125kbit/s或250kbit/s。

数据链路层采用CAN扩展帧的29位标识符,每个CAN数据帧包含一个独立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每个数据帧内包括优先权、保留位、数据页PDU格式、特定PDU、源地址和数据域。当在BMS与充电机之间传输9B或以上的数据时,需要遵循SAE J1939-21:2006中消息传输的规定。充电机和BMS固定采用其源地址,分别为56H和F4H。(www.xing528.com)

应用层采用参数和参数组定义的形式,通过PNG对参数进行编号,以便各个节点来识别数据包中的内容,并且可以使用请求PGN来主动获取其他节点参数组。充电机与BMS之间是按照周期传送数据的。

为了验证充电机是否能与BMS进行安全、可靠的通信,可以利用CAN总线测试设备分别检验充电站和实验室内充电机与BMS之间CAN通信网络的健康状况。另外,高层通信协议可以通过模拟BMS对充电机发出的报文来进行监测和解析,反之亦可根据标准定义的要求来检查协议符合度和数据正确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