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前桥及转向系统修理技术要求

汽车前桥及转向系统修理技术要求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与圆柱形主销配合的前轴主销孔磨损量超过0.05mm时,应按规定的尺寸修理。4)转向节衬套与主销、衬套与转向节主销孔的配合应符合原设计规定。6)转向节内侧两端面对转向节主销孔公共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应符合原设计规定。7)转向节各部位的螺纹损伤不得超过2牙。7)滑动叉、花键套与转向传动轴花键配合的最大间隙不得比原设计规定大0.10mm。

汽车前桥及转向系统修理技术要求

1.前轴

1)前轴经探伤检查不得有任何裂纹。

2)当钢板弹簧座平面横向长度不大于160mm时,其平面度公差为0.4mm;大于160mm时,其平面度公差为0.5mm。修理后钢板弹簧座厚度减少量不得大于2mm。

3)当钢板弹簧座平面横向长度不大于160mm时,两钢板弹簧座平面在其公共平面法线方向的位置度公差为0.8mm;大于160mm时,该位置度公差为1.0mm。

4)钢板弹簧座上的U形螺栓孔及定位孔的磨损量不得大于1mm。

5)前轴主销孔与主销的配合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6)前轴主销孔上、下端面对其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应符合原设计规定。修理后前轴主销孔端面厚度减少量不得大于2mm。

7)与圆柱形主销配合的前轴主销孔磨损量超过0.05mm时,应按规定的尺寸修理。

8)以两钢板弹簧座平面的公共平面为基准,前轴主销孔轴线内倾角的大小应符合原设计规定;以垂直于该公共平面并过两钢板弹簧座定位孔轴线的平面为基准,前轴主销孔轴线的扭转角不得大于30´,该轴线在基准平面法线方向的位置度公差为4mm;前轴两主销孔轴线间的距离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2.转向节

1)转向节经探伤检查不得有任何裂纹。

2)转向节轴颈公共轴线与主销孔公共轴线间的夹角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3)转向节内、外轴承与轴颈的配合属于间隙配合的,其配合应符合原设计的规定;属于过渡配合的,当公称尺寸不大于40mm时,最大间隙不大于0.040mm;当公称尺寸大于40mm时,最大间隙不大于0.055mm。

4)转向节衬套与主销、衬套与转向节主销孔的配合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5)转向节上、下主销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6)转向节内侧两端面对转向节主销孔公共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7)转向节各部位的螺纹损伤不得超过2牙。

3.前轴与转向节的装配

1)转向节主销孔端面与前轴上端面装配后的间隙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2)前轴与转向节装配应适度,一般转动转向节的力不大于10N。

4.轮毂

1)轮毂应无裂损现象,轮毂各部位的螺纹损伤不得超过2牙。

2)轮毂与内、外轴承的配合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3)轮毂与制动鼓的结合平面对轮毂内、外轴承孔公共轴线的端面全跳动公差为0.15mm。

4)轮毂与油封外圈的配合及尺寸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5)装合后的轮毂应有0.10~0.15mm的轴向间隙,并能均匀转动。

5.转向器

(1)壳体与盖

1)转向器壳体及盖应无裂损现象,壳体与盖整个结合平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10mm。

2)壳体上两蜗杆轴承孔公共轴线与两摇臂轴轴承孔公共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应符合表5-1规定。两轴线间的距离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5-1 蜗杆轴承孔公共轴线与两摇臂轴轴承 孔公共轴线的垂直度公差( 单位:mm)

978-7-111-43537-2-Chapter05-6.jpg

3)蜗杆轴两轴承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2mm,摇臂轴两轴承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1mm。

(2)蜗杆

1)蜗杆应无裂损现象。

2)蜗杆齿面及轴承滚道应无金属剥落现象及明显的阶梯磨痕。(www.xing528.com)

3)蜗杆轴承与壳体配合的最大间隙不得大于原设计规定0.02mm。

4)蜗杆轴承与蜗杆轴配合的最大间隙不得比原设计规定大0.006mm。

(3)摇臂轴

1)摇臂轴经探伤检查不得有裂纹,端部花键应无明显扭曲现象。

2)滚轮经探伤检查不得有裂纹,齿面应无金属剥落现象和明显的阶梯磨痕。

3)摇臂轴端部的螺纹损伤不得超过2牙。

4)摇臂轴支撑轴颈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为0.05mm。

5)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转向螺母滚道应无金属剥落现象。滚球规格及数量应符合原设计规定,直径差不大于0.01mm。滚球与滚道的配合间隙不得大于0.05mm。

6)转向指销工作锥面应无金属剥落现象,更换时应成对更换,指销装入滚道后的距离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7)摇臂轴轴承与摇臂轴配合的最大间隙不得比原设计规定大0.005mm。

8)摇臂轴轴承与壳体及与侧盖配合的最大间隙不得比原设计规定大0.018mm。

9)更换摇臂轴轴承时,该轴承与壳体及与摇臂轴的配合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4)转向器的装配与调整

1)双销式转向器在装合转向蜗杆时,转向器上盖调整垫片的厚度不得任意变更,若有变更,则装合后必须保证蜗杆中心在转向器壳内的正确位置。

2)在装合转向摇臂轴前,一般转动转向轴所需转矩应不大于0.8N·m。

3)在装合转向器后,应按原设计要求进行检验,其摇臂轴轴向间隙及转动转向轴所需转矩应符合原设计规定,在全程内应转动灵活,无漏油现象。

6.转向操纵机构

1)转向轴、转向传动轴万向节叉、十字轴经探伤检查不得有裂纹。

2)转向轴的直线度公差应符合表5-2的规定。

5-2 转向轴的直线度公差 (单位:mm)

978-7-111-43537-2-Chapter05-7.jpg

3)转向管柱与支座的最小过盈量不得比原设计规定小0.015mm。

4)转向管柱与衬套的配合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5)转向轴与衬套配合的最大间隙不得比原设计规定大0.08mm。

6)转向节滑动叉与转向十字轴轴承及十字轴轴颈与轴承配合的最大间隙不得比原设计规定大0.028mm。

7)滑动叉、花键套与转向传动轴花键配合的最大间隙不得比原设计规定大0.10mm。

8)转向操纵机构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装配齐全,紧固可靠。

7.转向传动机构

1)转向摇臂、直拉杆、横拉杆、转向节臂及球头销经探伤检查不得有裂纹。

2)转向摇臂的花键应无明显扭曲现象。在转向摇臂装入摇臂轴后,其端面应高出摇臂轴花键端面2~5mm。

3)直拉杆应无明显变形现象,横拉杆的直线度公差为2mm。

4)球头销及与其相配合的各部位应无明显磨损现象。装合横、直拉杆时,应保证各球头销轴颈小端低于锥孔上端面1~2mm,装合后各球头销应转动灵活,不松旷,不卡死。

8.汽车前桥及转向系统检验规则

1)前轴与转向节装配应适度,一般转动转向节的力不大于10N。

2)在装合转向器后,应按原设计要求进行检验,其摇臂轴的轴向间隙及转动转向轴所需力矩应符合原设计规定,在全程内应转动灵活,无漏油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