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壤特征-祁连山及山前绿洲荒漠区生态水文研究

土壤特征-祁连山及山前绿洲荒漠区生态水文研究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祁连山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山地灰钙土:主要分布在走廊南山阴坡海拔2000~2350 m、阳坡2300~2600 m的山麓丘陵和地势平缓的河流西岸的冲积阶地。块状结构,结持力紧,腐殖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不高,盐化和碱化现象较普遍。祁连山土壤除上述基本类型外,还有山地森林草原土、山地森林草甸草原土等几种次生性土类,主要分布在冷龙岭、走廊南山海拔2600~3400 m的半阳坡。在此类土壤上森林稀疏,杂草繁茂。

土壤特征-祁连山及山前绿洲荒漠区生态水文研究

祁连山林区的土壤,受地质过程、成土母质、母岩、气象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随海拔的升降、水热变化状况、坡向的阴阳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结构,同时阴、阳两坡土壤垂直带谱并不一样,随纬度和坡向的不同,形成与植被相对应的垂直带谱,主要有山地灰钙土、山地栗钙土、山地灰褐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等几个类型(如图2)。

图2 祁连山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

山地灰钙土:主要分布在走廊南山阴坡海拔2000~2350 m、阳坡2300~2600 m的山麓丘陵和地势平缓的河流西岸的冲积阶地。块状结构,结持力紧,腐殖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不高,盐化和碱化现象较普遍。

山地栗钙土:该土类属松软腐殖质土纲,主要分布在走廊南山海拔2700~3000 m的低山丘陵顶部和冷龙岭海拔2800~3000 m的低山丘陵坡地、高山山麓盆地。因气温低,植被茂盛,呈粒状或块状结构,浅褐色,腐殖质积累厚度在40~60 cm,根系多集中于此层,有白色菌丝体形成。

山地灰褐土:主要分布在东祁连山中山地带,龙首山脉的东大山、走廊南山、冷龙岭、连城山、大黄山、昌岭山等海拔2600~3400 cm的山地。因森林覆盖度较大,腐殖质积累较厚,在成土过程中有腐殖质积累过程、钙化过程和淋溶过程,为森林、森林草原或森林(灌丛)草甸条件下形成的土壤,一般无灰化和黏化现象,有机物分解活跃,土壤肥力较高。(www.xing528.com)

亚高山草甸土:主要分布在祁连山中、东段及龙首山脉的东大山顶部,连城山及冷龙岭海拔3000~3600 m阴坡、3600~4000 m的阳坡。因植物生长茂密,盖度大,剖面少有泥炭化表层,腐殖质层厚20~30 cm,成土母质主要为坡积残积物,在走廊南山气候和高山灌丛下发育起来的土壤,含石砾较多,有机质含量14%~20%,腐殖质积累明显,淋溶较强。

高山草甸土:主要分布在祁连山中、东段海拔3400~4300 m,土层厚100 cm左右,草被稠密,以蒿草为主,伴生苔草、蓼属等。腐殖层厚20~40 cm,土壤质地以轻壤和沙壤为主,腐殖质含碳酸钙轻微,上接高山冰缘植被区,下连亚灌丛高山,成土母质为冰水淀积物,但横向上看,向西有增加趋势。

高山寒漠土: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海拔3900~4500 m的高山冰缘雪线以下的亚冰雪带的冰积残积物上,是高原上居于土壤垂直带中位置最高的土壤,土壤表层常有微突的融冰结壳,腐殖质(A)发育微弱,有机质含量低,一般在1%以下,其上分布和生长着耐低温适冰雪的高山冰缘植物、垫状植被和藓类、地衣等,植物生长稀疏,群落盖度小于15%。

祁连山土壤除上述基本类型外,还有山地森林草原土、山地森林草甸草原土等几种次生性土类,主要分布在冷龙岭、走廊南山海拔2600~3400 m的半阳坡。在此类土壤上森林稀疏,杂草繁茂。分布的乔木为稀疏的祁连圆柏,灌木有金露梅、刚毛忍冬、短叶锦鸡儿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