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

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安全性和可靠性1)各子系统设计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且与专业流程关系密切的系统具有高度的保密性。

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

本大厦的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贯彻国家关于节能、环保等的方针政策,在满足大厦各项功能管理和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且具有可扩展性、开放性和灵活性。

1.实用性

系统设备配置应根据大厦的规划和总体设计,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先进性的同时,应本着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从实际功能需要出发,注重性价比。

2.先进性

系统设计采用技术成熟、性能先进的中高档产品,在一些重要的设计上,富有设计新意、突出亮点;可支持数据、语音、视频多媒体的传输,在技术上采用先进、成熟的网络技术来满足目前和未来发展的网络应用需求;同时保证大厦的智能化应用在建成投入使用时具备先进性,并且在以后的至少10年内保持国内领先。

3.可扩展性和开放性

各子系统的设计围绕大厦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采用标准的通信协议和接口,实现一定程度的集成,并且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水平的提高,网络中的数据和信息流会呈指数增长,因此需要网络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且能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升级。

4.安全性和可靠性

1)各子系统设计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且与专业流程关系密切的系统具有高度的保密性。

2)设计中涉及到的设备,均采用高可靠性设计,且重要设备均具有冗余备份。

3)网络设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通过各种网络安全措施,确保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并实现有效的安全策略,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这里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设备的安全性,即系统所用设备、器材的安全性指标均符合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安全性能要求;

②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即系统的设计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所用设备或系统的任何部分具有足够强度,防止可能对人员的伤害,并采取防触电保护等措施,以确保所用设备不能损害人身健康;(www.xing528.com)

③信息安全性,即系统设置操作密码、操作等级和控制权限,保证系统运行数据的安全,同时信息传输采用可靠的防火墙措施,以防止信息网络病毒和黑客入侵;

④防破坏性,即系统具备断线、短路和并接其他负荷时的报警功能;系统有自检功能,具备故障报警、失效报警功能;传输线路的出入口线隐蔽,且有保护措施。

5.兼容性

(1)设备兼容性 系统设计除规划近期的实施方案外,还应考虑中远期的扩展和发展规划,不同类型的产品均容易集成,使整个智能化系统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

(2)电磁兼容性

1)系统所用设备、线缆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均符合GB/T17626《电磁兼容》相关等级的要求,布线和进出线端口的设置、安装、接地等均应符合电气安装规范要求。

2)传输线路的抗干扰能力,包括电力系统与信号传输系统的线路分开敷设;信号电缆和电力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3m;信号电缆的屏蔽性能、敷设方式、接头工艺、接地要求等均符合GB J42─1981《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的要求。

3)电磁骚扰,包括设备外壳开口尽可能小,开口数量尽可能少;系统中的无线发射设备的电磁辐射频率、功率,非无线发射设备对外的杂散电磁辐射功率,均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规与技术标准的要求。

(3)独立性 智能化各子系统具备独立工作的特性,设计过程中的各重要子系统可以分别自成系统,既能与其他各子系统顺畅通信,同时在某子系统出现故障或意外情况时,不影响其他子系统的独立或连网运行。此外,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系统的软、硬件资源的预留。

(4)标准化 根据系统总体结构要求,各子系统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易于管理和维护;系统采用开放型网络,支持各种协议的互连;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和产品,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

(5)易管理和易维护性 完善的网络管理是一个网络成功的重要保证,而能否建立起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对于简化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整个网络系统的设备、安全性、数据流量、性能等应得到良好的监视和控制,且可以进行远程管理和故障诊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