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问津书院:天津最早的学堂之一,具有文物价值

天津问津书院:天津最早的学堂之一,具有文物价值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津南门里大街上,原鼓楼南约50米处,有一个38号院,大门坐西朝东,与民宅相衔,它就是天津最早的学堂之一——问津书院。问津书院的匾额是李鸿章的老师李铁梅书写的,他曾主讲该院。由于年代久远,问津书院的格局变化较大。后院内小操场边尚有一棵腰围2.07米的古槐,这是当年问津书院仅存的古迹。问津书院在天津教育发展史上有一定的意义,虽院内古迹所剩无几,但仍不失其应有的文物价值。

天津问津书院:天津最早的学堂之一,具有文物价值

天津南门里大街上,原鼓楼南约50米处,有一个38号院,大门坐西朝东,与民宅相衔,它就是天津最早的学堂之一——问津书院。当时院内是正方形,有房64间,占地面积为2004.6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01.47平方米,前有照壁,后有二门,中间为讲堂,共三间。据说当年有一侍郎姓钱名陈群题名曰“学海堂”。讲堂两侧设东学舍、西学舍,后面为山长书室。

问津书院始建于乾隆十六年辛未八月(1751年)落成于乾隆十七年壬申二月(1752年)。由当时盐商查为义献地,长芦盐运使卢见曾捐资建造。建院的目的是“延师选士”,“肄业讲学”,为科举提供学习场所。到这里来学习的多系名人后代。问津书院的匾额是李鸿章的老师李铁梅书写的,他曾主讲该院。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时,也在此办过书局,将书籍原价卖给学生,以鼓励学生学习。后来天津著名人士卢雅雨、管椒轩、伍实生、叶筠潭、杨慰农等人先后在此任教,讲授诗赋、乐府。光绪四年又增设古经课。

书院是以“汛海问津”勉励青年学生刻苦学习。“汛海问津”出自盐运使卢见曾之文,他在《问津书院碑记》中说:“孔子之道犹海也……学者因文见道,譬如汛海者……不能达者皆不得其津者也”。

书院一直隶属于长芦都转盐运使司,每年聘用教师、员工及其他费用,均由运司“闲款生息”项内支销。乾隆五十七年做过一次大修,光绪二十六年因遭兵乱书院被毁,只有讲堂三间未损。厨丁王恩荣把院长李嘉瑞补书的“学海堂”匾额撤而藏之,才免遭劫难。

袁世凯手书天津民立第二小学堂(www.xing528.com)

世事沧桑,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后,问津书院改名为民立两等第二小学堂。大约在1911年至1915年间又改名天津民立第二小学堂,当时袁世凯手书匾额一块,悬挂在大门口上。1926年改为“私立第二小学”,1937年又易名为“问津小学”,1956年人民政府接管后改名为“南门里小学”。

由于年代久远,问津书院的格局变化较大。值得庆幸的是,原来保存下来的三间讲堂一度隔成六间教室,现还有两间。后院内小操场边尚有一棵腰围2.07米的古槐,这是当年问津书院仅存的古迹。

问津书院在天津教育发展史上有一定的意义,虽院内古迹所剩无几,但仍不失其应有的文物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