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问津书院的前世今生

天津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问津书院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共64间,占地面积为2004.62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901.47平方米,取名“问津书院”。后调任顺德,因事落职,复来津主讲问津书院。问津书院在天津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2013年6月29日问津书院举行复建揭牌仪式,冯骥才为问津书院揭牌,问津书院发起人学者王振良、李云飞以及天津的文化学者到场庆贺、座谈。招觅才俊,一起挖掘研究整理天津地域历史文化,服务于文化事业,问津书院成为天津历史文化研究的翘楚和中心。

天津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问津书院的前世今生

问津书院原址在天津城内鼓楼南约五十米处,大门坐西朝东,是清代天津最有影响的书院之一。乾隆年间,清廷命令各省会成立官办书院,“于学宫之外,另建肄业之所,礼聘名儒掌教”。乾隆十二年(1747)长芦盐商、前太平府通判查为义捐出运署旁(今鼓楼南大街)废宅基地一块。书院始建于乾隆十六年八月,落成于乾隆十七年二月,

巷肆创意产业园暨巷肆书吧(即双槐书屋)外观

经长芦盐运使卢见曾(号雅雨)报请直隶总督方观承、长芦盐政高恒批准,并亲自捐资督建。他与众商人前后投入白银2400余两,建成天津城里最早的书院。书院前为大门,正中为讲堂三间,讲堂两侧设东学舍、西学舍,后面为山长书室。共64间,占地面积为2004.62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901.47平方米,取名“问津书院”。每岁膏火、束修、馔食等经费由运库的“闲款生息项内支给”,年终报部。

掌院山长有两人分官斋两课,每月课生童2次,该院重制义,其活动内容以考课为主。

书院作为官办儒学的补充,对推进天津传统教育起了重要作用。正如《建立会文书院碑记》所记:天津“数十年来,科第之胜,甲于他邦,大抵得力于书院居多”。

书吧外的牌匾

直隶学政尚书陈群提倡“于制艺、试帖外,增设经古课”,并亲自额其堂名曰“学海”。该书院的办院宗旨是“延师选士”,“肄业讲学”,“日集诸生课之”,为科举提供学习场所。

书院中担任主讲的均为天津学界名人。其中乾隆四年(1739)进士、杭州金文谆,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任天津知府期间,“崇尚文士,惠政甚多”。后调任顺德,因事落职,复来津主讲问津书院。

卢见曾还“日集诸生课之”。天津道董承勋于乾隆十六年(1751)莅任,在任期间,曾聘名进士吴联珠主讲问津书院。该院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修。

咸丰年间,问津书院在东门里、文庙对面的杨家大门院内设问津行馆,作为往来天津讲学者的下榻之处。

问津书院的匾额,是由李鸿章的老师、同治年间曾主讲书院的李铁梅题书。他也曾主讲该院。李鸿章在任直隶总督时,他在此办过书局,将书籍原价卖给学生,以鼓励学生学习。后来天津著名人士卢雅雨、管椒轩、伍实生、叶筠潭、杨慰农等人先后在此任教,讲授诗赋、乐府。乾隆五十七年,运使稽承志重建,嘉庆六年(1801)众商人重修之,同治九年(1870)李嘉瑞任院长,光绪四年又增设经古课。

光绪26年因遭兵乱书院被毁,只有讲堂三间未损,厨丁王恩荣把院长李嘉瑞补书的“学海堂”匾额撤而藏之,才免遭劫难。(www.xing528.com)

岁月沧桑,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后,问津书院改名为民立两等第二小学堂,民国初期大约在1911年至1915年间又改名天津民立第二小学堂,当时袁世凯手书匾额一块,悬挂在大门口上。1926年改为私立第二小学,1937年又易名为问津小学,1956年人民政府接管后改名为南门里小学。

由于年代久远,问津书院的院内尚有一棵腰围2.07米的古槐,这是问津书院仅存的古迹。问津书院在天津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2013年6月29日问津书院举行复建揭牌仪式,冯骥才为问津书院揭牌,问津书院发起人学者王振良、李云飞以及天津的文化学者到场庆贺、座谈。

问津讲坛每月在学海堂举行

2013年6月29日问津书院在巷肆创意产业园揭牌

复建后的问津书院,侧重于天津民间文化资料的挖掘整理,通过所聚集的一大批天津文化学者的共同努力,打造“问津”杂志、“问津讲座”、“问津丛书”等文化品牌,为传承天津文脉、打造天津软实力创造条件,提供基础。

除了天津的问津书院,外地也有几家名曰问津书院。问津者,有其探寻之意,用在书院的名称上,则为探寻学问的地方。天津的问津书院,却在字意上又多了地域的含义,探寻学问之外,也是发扬天津地域的文化。

天津问津书院的复建,却有着不同的含义,如今已不再是授业解惑、“高考补习”的学堂,而是津门学者聚集于此,问津于天津的历史文化,探讨切磋的场地。时至今日,书院的文化传承的意义依然重要,在我们这座延续了六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城市,问津书院的复建更彰显出天津丰富的文化底蕴。

问津书院发起人之一、理事长王振良先生、李云飞等学者,眼光独到,不辞辛苦,为问津书院的复建做出贡献。这些学者只为学问,乐此不疲,编辑数种学术刊物:《问津》《参差》《开卷》。“问津文库”丛书,是由问津书院策划,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很多著作填补了天津地方文化研究的空白。截止目前,问津文库已推出二十多种,分属七个子系列。

问津讲坛,每个月底都要举办天津历史方面的公益讲座,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十余场讲座,成为学术文化交流,切磋学问的讲坛。

问津书院里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厚。这里聚集了众多的学者名流,媒体精英。招觅才俊,一起挖掘研究整理天津地域历史文化,服务于文化事业,问津书院成为天津历史文化研究的翘楚和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