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岳州府城墙的历史演变──《巴陵史话》

岳州府城墙的历史演变──《巴陵史话》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末清初,城市向南扩建。最后,皇上谕旨:朝廷共拨付帑银六万九千八百二十两三钱三分,以修建岳州府城墙。修葺后的城墙在原有的基础上共开五门。清光绪年间,岳州府城的四大古城门分别是:府城南门:明代为“楚泽门”,清改为“迎薰门”,现称其为“瞻岳门”。岳州府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大部分时间属于洞庭湖以北的楚地荆州管辖,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楚国的范围。因此,巴陵县府四周的城墙基本上是处于似有、似无的状态。

岳州府城墙的历史演变──《巴陵史话》

明末清初,城市向南扩建。据《明·岳州府·癸亥志》载:从南的迎薰门迤逦向东到湘春门,计雉堞[11]共有1626步,约2113米[12]。从北边的楚望门至小西门计雉堞821步,约1067米。从小西门到大西门计雉堞201步,约261米。从大西门到金潭门计雉堞157步,约204米。从大西门至南迎薰门计雉堞1373步,约1784米。光绪十一年,知县刘华邦在东边的湘春门和北边的楚望门内各建筑了一座月城,其城墙的雉堞共计有232步,约301米。

《方舆纪要》载:“洪武中,因旧址增筑门五。”其东为朝阳门,西为岳阳门,南为南薰门,北为拱极门。洪武二十五年,指挥使音亮重加甃砌。周七里,高二丈六尺有奇,约8米高[13]。雉堞共一千三百六十五步(约为1774米)。《明·巴陵戊申志》载:“门外各为桥,曰吊桥。桥头钉铁圈,系以绳。城上作轆轤引之。遇警转绳曳去其桥。今失厥制,反架桥其上。”整个明代,巴陵府城墙几经修葺,但几乎还是在原有基础上修建并无大的变化。

到了清代,岳州府城有了较大的变化。康熙八年,知县李炌重建城门四楼。东曰“迎晖”,南曰“迎薰”,北曰“迎恩”,西仍曰“岳阳”。康熙十三年,吴应麒盘踞金鹗山后,整个岳阳城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吴军从金鹗山下往北到九龙堤近二十里,绕城穿墙筑磊挖壕沟,因此城垣多为颓圮。直到康熙五十四年,知县王国英奉谕旨修葺府城。

乾隆元年(1736),知府李寿瀚在修葺城墙时,顺便修筑了城墙四周的护城河。当时岳州学府的教授王文清请求州府为岳州学府增补学田。知府李寿瀚将护城河取上来的淤泥共圈地六十四亩给学府作为供赋,解决了学府师生的基本生活问题。

瞻岳门

岳阳门

乾隆五年(1740),总督班第奏请皇上,决定提调修筑舵杆洲的岁银,修理残垣府城。此事交办知府田尔易、知县张世芳承建。修建后的四门东为“迎晖门”,南为“瞻岳门”,北为“拱极门”,西为“岳阳门”。

乾隆三十九年(1774),知府兰第锡、知县熊懋奖向湖南巡抚梁国治、护理巡抚罗敦福、布政司吴虎炳请求再次修建城墙。然后三人共同署布政司农先后向皇上具奏。最后,皇上谕旨:朝廷共拨付帑银六万九千八百二十两三钱三分,以修建岳州府城墙。并委以巴陵知县熊懋奖、湘阴知县贾世模、平江知县范元琳分段修葺城墙。修葺后的城墙在原有的基础上共开五门。南门依然为“迎薰门”,东门依然为“湘春门”,北门依然为“楚望门”,西门依然为“岳阳门”,在岳阳门旁另辟一门为“小西门”。(www.xing528.com)

道光十年(1830),知县徐瑃重加补葺。咸丰二年(1852),知府廉昌、知县方穀向朝廷详请在西门旧址上建筑一座月城,另从原北边小西门南到天皇巷再辟一门为“金潭门”,即恢复城墙原有的格局。朝廷在此增补帑银三万两以作为其建筑资金。咸丰三年(1853),知府贾亨晋撤补环城城墙上的垛口。这时,岳州府城四周已经非常完整,四门皆有城楼,气势非常雄伟壮观,直到光绪年间,岳州府城基本维持原样。

清光绪年间,岳州府城的四大古城门分别是:

府城南门:明代为“楚泽门”,清改为“迎薰门”,现称其为“瞻岳门”。清代为何将南门称作“迎薰”?上古有歌谣《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后世也一直有将南风称作薰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首夏南池独酌》诗中写道:“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现在,平遥古城中的南门也称其为“迎薰门”。

府城东门:“湘春门”。为何称其为“湘春”?依据五行地舆之说,东为春。故将东门称为“湘春”是很有道理的。

府城北门:明代为“会泉门”,清改为“楚望门”。何谓“楚望”?岳州府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大部分时间属于洞庭湖以北的楚地荆州管辖,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楚国的范围。所以,将北门寓意遥望北方的楚地而命名,还是很有几分思念之意。

府城西门:明代为“碧湘门”,清改为“岳阳门”,内有“小西门”“大西门”两扇,皆在城内。原来的“岳阳门”就在岳阳楼下的楼洞之中。从洞庭湖登岸,必经过岳阳楼下的“岳阳门”。咸丰二年,在西门的偏北的城内[14]筑起了一座“小西门”。在城内北起小西门,南至天皇巷[15]之间又筑起了一座“月城”,打开城门谓“金潭小西门”、“大西门”。

而巴陵县城的城墙就显得寒碜得多了。《方舆纪要》说:“巴陵县治旧在城门外[16]弘治中始筑土城环之。”原来,巴陵县城于明代弘治年间由“干打垒”的方式修筑了一座土城,周长仅一里,按照现在的计算,大概仅不到500米的长度。据明《岳州丙寅府志》记载:“弘治四年,贼入境,分巡检张佥事,创筑土城于巴陵县署左右,又于街河口、梅溪桥、全家巷沿河堤诸处各创土门。”“是时,隐有拓城之意。今遷县入城,土门虽废,然南关一带地势宽平,人烟稠密,且庙、学、仓廒仍依故址,城拓南而并包之,使庐舍有卫,则富庶益增,而守御所资居然巨镇,或亦绸缪之一策。”从文字上分析,巴陵知县确实想将县城的城墙范围扩大,并修筑一座像样的砖石城墙,并且也十分想将城南一大片地区囊括在城墙之内,以便于管理和防卫。但出于资金和权限,实在是无能为力。到乾隆三十九年,上面对巴陵县城多少给予了一些修葺城墙的资金,但因建筑所需的资金过于庞大,朝廷拨付的资金实在有限,不可能遂人所愿。因此,巴陵县府四周的城墙基本上是处于似有、似无的状态。即便如此,巴陵县城南面的街道、商衢却十分的繁华。许多的老街、老巷,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