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寿命工程造价管理技巧简介

全寿命工程造价管理技巧简介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9全寿命周期成本分解从工程项目实施的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在综合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前提下,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评价、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和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比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蕴涵的逻辑空间更宽阔,理论和观点更优越。

全寿命工程造价管理技巧简介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一种分析工具;是一种用来选择决策备选方案的数学方法;是建筑设计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手段;是可以计算工程项目整个服务期的所有成本(以货币值),包括直接的、间接的、社会的、环境的等等,以确定设计方案的一种技术方法;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包括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是一种可审计跟踪的工程成本管理系统。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想最早起源于重复性制造业,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主要由英美的一些造价工程界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提出。进入20世纪80年代,他们有的从建筑设计方案比较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建筑费用和运营维护费用的概念和思想;也有人从建筑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探讨了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范围。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方法是:在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要以全寿命周期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尤其是在项目的决策和设计阶段。因为项目决策的正确与否和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项目的其他阶段,进而影响到整个生命周期费用。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是覆盖了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考虑的时间范围更长,也更合理,使全社会成本最低;在保证现有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技术,加强项目前期策划的力度与深度的情况下,在设计阶段应周全考虑项目未来运营的需要,提高设计的前瞻性与先进性。

从时间跨度的角度来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要求人们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它覆盖了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考虑的时间范围更长,也更合理。

投资决策科学性角度来看,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指导人们自觉地、全面地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多个可行性方案中,按照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如图3.8所示为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化模型。构建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最优化模型质量和耐久性指标,竖轴线表示成本指标。模型中根据质量和耐久性高低分别构建运行与维护成本曲线和建设成本曲线。两条曲线通过叠加组建全寿命周期总成本曲线,所形成的近似抛物线的顶点才是最佳的投资方案点,即只有当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之和达到最低点才是最佳的投资方案点。

(www.xing528.com)

图3.8 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化模型

从设计方案合理性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指导设计者自觉地、全面地从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造造价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而实现更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更加合理地选择建筑材料,以便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目标。

如图3.9所示为全寿命周期成本分解,在投资决策、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造价工程师利用各种事先收集积累的各种估算指标、定额资料等信息进行造价的确定和控制。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各阶段的成本可分为三个范畴,即建设成本、运行和维护成本、替换成本,并将每个成本范畴又分为一些子范畴,并可用成本函数进行定义。

图3.9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解

从工程项目实施的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在综合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前提下,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评价、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和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

环保和生态的角度来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使得人们可以在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上,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采用节能、节水的设施和符合国家标准的、节约型的、无污染的环保建材,加强可回收物的收集和储存,实施施工废物处理以及采用一次性装修到位等措施,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达到环保和生态的目的,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

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比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蕴涵的逻辑空间更宽阔,理论和观点更优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