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宋大潭县治易名太塘由来考古

南宋大潭县治易名太塘由来考古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看来,大潭之名是由湖泊、潭水演变而来。将大潭易名太塘,就不是一个简单而随意的事了,不可能由民众即兴而为。据史料记载,大潭县在元时降格为大潭镇,今太塘一直以大潭置名。大潭县的许多历史问题商榷的空间很大,疑点也很多,真正要弄清“大潭”易名“太塘”之缘由,现有史料证据并不十分充分。

南宋大潭县治易名太塘由来考古

赵田生

今礼县县城西南八十里之白关乡“太塘村”,历史上称为“大潭”,是南宋时期大潭县治地(有碑为证)。为什么叫大潭?何因何时又易名为“太塘”?这一直是一个历史疑点。

大潭地名最早见于《新五代史》:“后唐长兴二年(932年),长道县割属秦州,辖白石、大潭、良恭三镇。”

宋史·地理志》记载:“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合良恭,大潭两镇置大潭县,隶属秦州,改属岷州。”

《甘肃古籍书录》载:“大潭县治地在上木竹峪。南宋时岷州改为西和州,辖长道、大潭、祐川三县。”

实地考察,上木竹峪即今白关乡太塘村。根据现有史料推测,大潭县管辖地域应当包括现今西、礼两县南部和宕昌县峨山东南一带诸乡镇。

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该地及附近地带就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先民繁衍生息。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先民们曾在这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据马腾烈《潭水珍迹》记载,大潭古城遗址位于太塘河北岸,为连山古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东部宽于西部,虽然因年代久远,城垣早已废弃,但部分遗迹尚存。经实地考察,原北城区主体在半山坡地,现为农田台地。遗址内文化层较厚,大多超过两米,多为宋代及以前的文化堆积,夹杂大量瓦块、陶片以及红烧土。城内含有寺洼文化以及汉、晋、南北朝、唐、宋时期墓葬遗迹。县衙遗址位于城区中心,附近多出土建筑用石柱、残砖、瓦块、灰陶片等。北城墙址东西全长约1500米、宽5米。东城墙址无存,南城墙现仅留小段残基。

大潭之名到底是怎么演变来的呢?从字面看,大潭和太塘都与水有密切的关系,必然是由水而来。(www.xing528.com)

据说大潭立县前至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在今太塘村以东有南北两山,与河坝呈梯形,河坝最窄处(即梯形下底)约10米,该南北两山与河坝连接处(即梯形两腰)约15米,均为岩石结构,群众形象地称它为石门。南山最低处即为石门,石缝隙里有一大股清澈的山泉水,冬暖夏凉。笔者回忆,20世纪80年代,该处有一大潭积水,清澈见底,周边附近的群众一到冬天纷纷前去洗衣服,因为冬天水冒热气,不冻手,至今山泉水长流不断。还有太塘境内的架箭河、康沟河、寨子河、石沟河和一些山涧小溪流,流到这里汇集,在石门的拦截下,聚水为潭,形成了一个小湖泊。随着水量的增加和水位的提高,压力逐渐增大,水便从石门岩石间渗出,凭着滴水穿石之力,形成一个天然涵洞,豁然喷出,因石门外地势低下,潭水冲出腾空而起,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十分壮观,成为当地的一处最佳景观,小有名气,人们就自然而然地以其潭水取名,这是符合通常取名逻辑的。现在,石门的河水常年冲刷而断裂,南北两山已被河水隔开,潭水变得小多了,经实地察看,当年两山连接的痕迹与石门断裂后留下的岩石,依然存在。也使我们坚定地相信,潭水之地名皆因此潭而得名。由此看来,大潭之名是由湖泊、潭水演变而来。

将大潭易名太塘,就不是一个简单而随意的事了,不可能由民众即兴而为。

据查《古汉语常用字词典》,古人将“大”和“太”通用。例如,《左传·昭公十九年》:“大子奔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时曹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而潭和塘都是与水有关。《古汉语常用字词典》中,对“塘”释义也是水池的意思,古时圆池叫池,方池叫塘。例如,刘桢《赠徐幹》:“细柳夹道生,方塘含清源。”对“潭”本义为深水、深渊。分析二者的关系,就可以断定由前者易为后者必是当时的文人苦心推敲,仔细琢磨,草拟成书或口述易更之观点,给官方认同而定。至于为什么要变,就必须与政治体制变革联系起来研究。

据史料记载,大潭县在元时降格为大潭镇,今太塘一直以大潭置名。从明成化九年置礼县起,全县设十九个里,大潭里治所设在今天的雷坝,并没有设在原来的大潭县老城。总不能在礼县辖区内有两个“大潭”地名吧!怎么把两个地方区分开来,就成为势在必行而且由政界通盘考虑和定夺的问题,如何区分两地被提上议事日程,终以将原大潭镇易名太塘落脚。

据马腾烈先生考证,这一易变的时间并非古代,而是在近代。这不是随心所欲的臆造,而是有事实为据。一是史籍中最早见到太塘这一地名的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礼县志》。二是正因为置名年代并不久远,太塘之名在群众中不是很早就广为流传。现在当地八十岁左右的人还记忆犹新,在他们童年,即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后期,由于太塘有一街道,周围群众去太塘时都习惯的说走街道里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在太塘设立人民公社、乡人民政府,太塘才得以在大范围内众所周知,这也是太塘早年不叫太塘而称为大潭之缘故。

大潭县的许多历史问题商榷的空间很大,疑点也很多,真正要弄清“大潭”易名“太塘”之缘由,现有史料证据并不十分充分。以上观点仅是个人拙见,属笔者搜集整理家乡史料的一点心得。

作者简介:赵田生,礼县人大办公室干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