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施工风险管理与控制

建筑施工风险管理与控制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预计的工程施工期间,发生建筑材料、劳动力大幅度涨价的可能性较大,对此,决策层决定在日后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的形式,以规避该风险。对于本工程中可能存在的一部分风险,决策层决定采用风险回避的对策;此外,对于本工程施工阶段的某些风险,决策层认为有必要建立损失控制计划系统。

建筑施工风险管理与控制

【背景材料】

建设工程项目,在决策阶段,相关人员发现本项目存在若干风险,其中一些风险可以采用投保的方式进行转移,保费大约需要40万元。但是决策层认为,当前市场投资前景很好,于是决定风险自留,仅支出8.6万元对其中一小部分发生概率较大的风险进行了投保,将节省下来的保险费用作投资,以期取得较多的投资回报。

在预计的工程施工期间,发生建筑材料、劳动力大幅度涨价的可能性较大,对此,决策层决定在日后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的形式,以规避该风险。

对于本工程中可能存在的一部分风险,决策层决定采用风险回避的对策;此外,对于本工程施工阶段的某些风险,决策层认为有必要建立损失控制计划系统。

【问题】

1.文中所述,建设单位决策层决定风险自留的做法是否合适?为什么?

2.计划性风险自留的适用条件包括哪些?

3.决策层决定在日后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的形式,以规避涨价风险的行为属于什么种类的风险对策?

4.风险回避对策有什么缺陷?

5.就施工阶段而言,损失控制计划系统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1.建设单位决策层决定风险自留的做法合适。理由:建设单位判断当前市场投资前景很好,这就意味着保险费的机会成本很大,可以采取风险自留,将保险费作为投资,以取得较多的投资回报,即使今后自留风险事件真的发生了,增加的投资回报也可用于弥补其造成的损失。

2.计划性风险自留至少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才应予以考虑:

(1)别无选择。

(2)期望损失不严重。(www.xing528.com)

(3)损失可准确预测。

(4)企业有短期内承受最大潜在损失的能力。

(5)投资机会很好(机会成本很大)。

(6)内部服务优良。

3.这一行为属于非保险风险转移的风险对策。

4.风险回避对策的缺陷在于:

(1)回避一种风险可能产生另一种新的风险。

(2)回避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从风险中获益的可能性。

(3)回避风险可能不实际或不可能。

(4)风险回避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对策。

5.就施工阶段而言,损失控制计划系统应当包括:

(1)预防计划(又称安全计划)。

(2)灾难计划。

(3)应急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