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基坑围护设计与实例解析:集水明排及防渗措施

深基坑围护设计与实例解析:集水明排及防渗措施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沿排水沟宜每隔30~50m设置一口集水井;集水井的净截面尺寸应根据排水流量确定。集水井应采取防渗措施。采用盲沟时,集水井宜采用钢筋笼外填碎石滤料的构造形式。明沟、集水井、沉淀池使用时应排水畅通并应随时清理淤积物。

深基坑围护设计与实例解析:集水明排及防渗措施

(1)对基底表面汇水、基坑周边地表汇水及降水井抽出的地下水,可采用明沟排水;对坑底以下的渗出的地下水,可采用盲沟排水;当地下室底板与支护结构间不能设置明沟时,基坑坡脚处也可采用盲沟排水;对降水井抽出的地下水,也可采用管道排水。

(2)排水沟的截面应根据设计流量确定,设计排水流量应符合下式规定:

QV/1.5 (10-2)

式中 Q——排水沟的设计流量(m3/d);

V——排水沟的排水能力(m3/d)。

(3)明沟和盲沟坡度不宜小于0.3%。采用明沟排水时,沟底应采取防渗措施。采用盲沟排出坑底渗出的地下水时,其构造、填充料及其密实度应满足主体结构的要求。(www.xing528.com)

(4)沿排水沟宜每隔30~50m设置一口集水井;集水井的净截面尺寸应根据排水流量确定。集水井应采取防渗措施。采用盲沟时,集水井宜采用钢筋笼外填碎石滤料的构造形式。

(5)基坑坡面渗水宜采用渗水部位插入导水管排出。导水管的间距、直径及长度应根据渗水量及渗水土层的特性确定。

(6)采用管道排水时,排水管道的直径应根据排水量确定。排水管的坡度不宜小于0.5%。排水管道材料可选用钢管、PVC管。排水管道上宜设置清淤孔,清淤孔的间距不宜大于10m。

(7)基坑排水与市政管网连接前应设置沉淀池。明沟、集水井、沉淀池使用时应排水畅通并应随时清理淤积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