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作室思维:放胆探索的真正价值

工作室思维:放胆探索的真正价值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贝丝·巴利罗拓展与探索本质上是一种发散的、打破常规的思维,也是受聚合思维控制的创造力的核心构成要素。而第九条法则中指出了拓展与探索习惯中尝试态度的重要性:“随时随地保持好心情,享受这个过程,它并没有你想的那般沉重。”艺术家练习用条件思维进行拓展与探索:如果我用这种方法,或者那样去做呢?接下来我们借助两个陶塑课堂展示学生对拓展与探索习惯的学习。

工作室思维:放胆探索的真正价值

我希望能教会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思考。

——盖伊·米歇尔·泰勒玛克

让孩子们以玩耍的心态去探索,然后在进行一对一的对话时,你再指出他们无意中发现了什么。

——贝丝·巴利罗(www.xing528.com)

拓展与探索本质上是一种发散的、打破常规的思维,也是受聚合思维控制的创造力的核心构成要素。新的想法来自打破常规。用约翰·凯奇(John Cage)的话说,“我们在打破所有的规则,甚至是我们自己的规则”(Kent &Steward,2008,p.176)。艺术家永远在尝试新事物并超越自己的能力。他们游戏、冒险、探索创新性的联系,也经常不可避免地犯错误,但这些错误绝不是有意为之。对艺术家而言,错误即机遇——它们会带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更靠近创作力的核心的东西——即发现问题(Getzels &Csikszentmihalyi,1976)。新问题的发现需要探索。用艺术家柯莉塔·肯特修女的话来说(Kent &Steward,2008,p.176),艺术的第四条法则是“把所有的问题当做试验”;第六条法则是“艺术中没有错误,没有输赢,只有创作。”而第九条法则中指出了拓展与探索习惯中尝试态度的重要性:“随时随地保持好心情,享受这个过程,它并没有你想的那般沉重。”

艺术家练习用条件思维进行拓展与探索:如果我用这种方法,或者那样去做呢?他们寻找不同寻常的方法,逼自己跨出已知领域,就如同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要做什么一样,大步跨入未知的领域。例如,艺术家邦妮·哈维(Bunny Harvey)曾说在每天散步时她会搜寻奇形怪状的物体,把它们带回家,然后摆弄、组合这些物体,激发新的创作灵感。艺术家布莱斯·马登(Brice Marden)在20世纪90年代用2~3英尺长的柔性桩画连续不间断的线条,创作出了一系列的大型作品。艺术家瑞秋·佩里·韦尔蒂(Rachel Perry Welty)则在我们通常所用的艺术媒介之外探索,用日常生活中的边角余料,例如蔬菜扎带、水果上面的食物标签、口香糖的包装纸和语音邮件,进行艺术创作。

接下来我们借助两个陶塑课堂展示学生对拓展与探索习惯的学习。这两个课堂的老师都鼓励学生超越自己的能力范围去探索,并在创作中尝试不同的方向和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