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筝曲对时代的意义

陕西筝曲对时代的意义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陕西在古筝方面可谓是一片空白,不仅几乎没有相关筝曲,连演奏者也是寥寥无几,秦地人民对源于此地的秦筝具有极大的热情,对于复归秦筝有着极大的期待。而此时陕西筝派还处于萌芽阶段,既无成名家的演奏者,也无代表性的曲目。因此,创作出具有陕西地区特点的筝曲成为陕西筝派的最为紧迫的任务,由此陕西筝曲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崛起。在21世纪的今天,陕西筝曲的发展欣欣向荣。

陕西筝曲对时代的意义

随着陕西筝曲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本篇文章中所分析的三首作品《五陵吟》《秦土情》《惙》,都是演奏家亲自创作的筝曲作品。在三位演奏家中,《五陵吟》和《秦土情》的两位作曲家都是陕西人,《惙》的作曲家则是在陕西学习和工作了多年,他们对陕西这片黄土地都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对于秦风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凝聚着内心的赤诚,表达了对故土的热爱。演奏家与作曲家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古筝这件乐器,使得古筝的表现空间再次扩大。演奏家参与创作,由于他们对乐器本身的性能更加熟悉,对演奏技法也更为了解,所以,更能将古筝的音乐表现能力发挥至最大化。

“秦筝归秦”是在20世纪50年代陕西筝乐演奏和发展极其衰落的时期,为团结陕西筝人努力复归秦筝艺术而提出的。当时,陕西在古筝方面可谓是一片空白,不仅几乎没有相关筝曲,连演奏者也是寥寥无几,秦地人民对源于此地的秦筝具有极大的热情,对于复归秦筝有着极大的期待。而此时陕西筝派还处于萌芽阶段,既无成名家的演奏者,也无代表性的曲目。因此,创作出具有陕西地区特点的筝曲成为陕西筝派的最为紧迫的任务,由此陕西筝曲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崛起。

陕西筝曲在发展中积极吸收浙江筝派、潮州筝派等其他各地区的筝乐特色,使陕西筝曲在内容上更加丰富、更有内涵,技法上更加绚丽。在这一点上,陕西筝曲真正做到了紧跟时代发展,全面接触新知识,加强与其他区域文化的交流,在文化碰撞中寻求自身的创新机遇,以一种包容的姿态去学习新的文化,吸收其他文化,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自身。陕西筝曲早期多以独奏形式为主,调式、调性过于单一,定弦相对固定,演奏技法相对传统,随着陕西筝派的发展,以及陕西筝人在筝曲创作、研究上相继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筝曲形式不再以独奏为主,在调式上加入更多的离调和转调,定弦也加入了更多调式音阶的可能性,演奏形式上也不再是古筝独奏而是加入钢琴、鼓、乐队等更为丰富的演出形式。在演奏技巧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的是速度性和变化性,以求得丰富的表现力和更好的现场效果。(www.xing528.com)

在21世纪的今天,陕西筝曲的发展欣欣向荣。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在前辈的成杰出果上,把握好陕西筝曲的音乐风格和音乐形象,在一定理论支持的前提下,更好地演奏陕西筝曲,展现出作品的独特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