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顾彩惊叹:容美即古桃源

顾彩惊叹:容美即古桃源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游历的深入,顾彩“直把容美当桃源”的感受愈发浓烈。令人有些意外的是,这首诗并未收录在《容美纪游》一书中,而是收录在顾彩的《往深斋诗集》中,诗中的东塘即指孔尚任,九峰则是田舜年,顾彩真心实意地把这一对土汉文化的精英相提并论,给予由衷的赞美、评价,同时不忘赞赏容美之地就是“桃源”。

顾彩惊叹:容美即古桃源

如前所述,顾彩只身前往容美土司领地,主要目的有二:一为探访传说中的古桃源地,二为考察好友孔尚任的《桃花扇》在当地的流行状况。从他的《容美纪游》一书可以看出,这两个目标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实现,尤其第一个目的更是获得了较为圆满的答案。

在《容美纪游》一书的开篇,顾彩就说:“容美宣慰司,在荆州西南万山中,距枝江县六百余里,草昧险阻之区也。或曰土桃源地,无可考证。然此地在汉、晋皆为武陵蛮。武陵地广袤数千里,山环水复,中多迷津,桃花处处有之,或即渔郎误入之所,未可知也。”[22]如此表态,对于容美之地是否是传说中的“桃源地”,显然是存在疑问的。也正因为如此,顾彩才更增添了亲身探访此地的兴致:“余自十五年前,闻毗陵蒋子玉渊极道容美山水之秀,主人之贤,固已心向往之,然无便往游。”紧接着他叙述了此次得以深入容美土司腹地游历的机缘:“癸未冬,以事过枝江县,有农部孔东塘先生(名尚任)寄书候宣慰君,而枝江令孔君振兹(名毓基)闻余欲往,颇为怂恿。乃觅司中贩茶者以书附,令持归道欲游意。其人地书,踊跃甚喜,曰:‘吾主人极好客,恨数年来绝无往者。今见书必遣使来迎,但少需时日耳。’遂赍书及诗去。时十二月二十六日也。”

在这里,顾彩言明自己这次容美之行,不仅得到了孔尚任的推荐,而且顾本人在枝江期间,也受到孔子后裔、枝江县令孔振兹的热情接待,并且孔振兹派人将孔尚任的书信、顾彩写给容美土司田舜年的诗送往容美,为之联络。顾彩写给田舜年的诗中写道:“天险山河带砺新,此中蹇蹇有王臣。地非绵谷难通汉,路入桃源好避秦。千载雍熙如太古,四时和煦尽阳春。只因跨鹤迟仙驭,倘许渔郎再问津?”在这首诗中,顾彩把自己比作探访桃花源的渔郎,明确表达了自己想到容美看一看胜境的愿望。

尽管起初顾彩前往容美探访的意愿非常强烈,但在交流的过程中,他却发生了动摇。当田舜年回信,极力邀请顾彩去容美土司领地游览时,顾却听闻他人说容美路极险、多蛇虎、难行,遂“意殊懒,不欲往”。来人赶紧告诉顾彩,土司法度颇严,如果自己未能邀请顾先生前往,只怕田舜年怪罪下来;而且,田舜年已在距离枝江不远的别墅迎候,不用担心路途寂寞。如此一番劝说,顾才“勉从之”。这一去,恰好为后人深刻了解土家族风貌留下了非常重要的记录。

进入容美的道路,果然非常险峻,顾彩多有记载:“土人皆在群山万壑之中,然道路险测,不可以舟车,虽贵人至此,亦舍马而徒行,或令其土人背负。其险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不过,正如许多人感叹的那样,“无限风光在险峰”,农历二月二十日一天之内,顾彩就经历了“行路难”、“进桃源”的两重感受,为此他写道:“二十日,晴。稍下坡为核桃,荒径八里,泥没人踝。中多尖石腐木,礌硊隔碍,马步俱不良行,乃路之最恶者。荒尽至五里坪,则天开一嶂,山环水绕,如十二翠屏,桑麻鸡犬,别成世界,人居疏密,竹篱茅舍,犹有避秦之遗风焉!”从农历二月初四出发,不过半个月时间,顾彩就把容美真正当成“古桃花源”了。

随着游历的深入,顾彩“直把容美当桃源”的感受愈发浓烈。农历二月二十二,田舜年携酒馔至桓侯(张飞)庙与顾彩作诗应答,饮竟日,作诗。此日顾彩作诗《题楼前桃》:“不改元都观,桃花也盛开。堪迷渔父棹,疑映美人腮。客子怜将去,游蜂喜正来。武陵千万树,都是使君栽。”有人曾按照季节时令算,认为这个季节是没有桃花开的,故顾彩当年所描绘的桃花,当是樱桃花。其实,笔者倒认为这是颇为明显的误读,顾彩所写的桃花,并非眼前的桃花,而是心中的桃花,他既然把容美当成了古桃源地,这里自然遍地桃花,否则反倒不正常了。

类似的诗歌,频繁出现在顾彩游览容美土司领地的诗作中,如《百斯庵佛追忆蒋玉渊二首》之一写道:“故人不见,见此寓公楼。尚有遗诗在,堪嗟旧榻留。山阳嵇叟痛,勾漏葛洪游。自别桃源路,高名噪未休。”[23]其《容阳杂咏十四首》当中也有这样的诗句:“园亭不用巧安排,碧水丹山面面开,闻说避秦诸父老,月明还步出林来。”还有一些诗歌,讴歌了容美土司境内居民安逸、恬静、不受外界袭扰的生活,变相衬托出这里有“世外桃源”的气质——

峡内人家

岩居幽事颇无穷,葛粉为粮腹易充。

虎不伤人堪作友,猿能解语代呼童。

远锄灵药他山外,近构茅亭野涧中。

更喜不闻征税吏,薄田微雨即丰年。

山家乐

种桑百余树,种竹数十亩。

结庐傍丘壑,开门问花柳。

东田新秫熟,随意酿春酒

岂徒自斟酌,还以待宾友。

何用知阴雨?凉风吹户牖。

何用知晚晴?斜日桂林薮。(www.xing528.com)

牛羊各自下,月出大如斗。

扫叶闭紫扉,扶藜送邻叟。

山中虽有虎,不致伤鸡狗。

岁稔俗既淳,盗贼亦稀有。

田家乐此意,耕凿到白首。

美彼陶潜诗,长吟过山口。

写下这些还不够,顾彩在其游览容美景色即将结束时,终于在《乐天园》一诗中直接道出了他的感受和结论:容美宣慰司就是古桃源地。该诗全文如下:

人言此是桃源地,不信桃源如许奇。

岩静仙翁丹鼎在,峰高神女珮环移。

长卿莫漫夸梁苑,山简何劳借习池。

归路晚云扶上马,野蜂黄蝶乱催诗。

诗的第一句“人言此是桃源地”,道出在他之先,视容美为桃源之地已大有人在,还不是他个人的比喻和感叹;“不信桃源如许奇”则是讲他考察游历后的看法,认为容美的奇、险、幽、美已大大超过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不是其他游历者所了解的容美。这前后两句是叠进的关系,充分说明容美这个“古桃源地”无论规模和特点,都已非陶渊明的“桃源”可与之相比的了。

如前所述,顾彩此番去容美,还有一个使命即考察孔尚任的戏剧《桃花扇》在当地的流行情况。确实容美地界上很流行此剧,顾彩游历期间几乎天天都能看到该剧的表演,为此他有一首题为《客容阳席上观女优演孔东塘户部〈桃花扇〉新剧》的诗:

鲁有东塘楚九峰,词坛今代两人龙。

宁知一曲桃花扇,正在桃花洞里逢。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这首诗并未收录在《容美纪游》一书中,而是收录在顾彩的《往深斋诗集》中,诗中的东塘即指孔尚任,九峰则是田舜年,顾彩真心实意地把这一对土汉文化的精英相提并论,给予由衷的赞美、评价,同时不忘赞赏容美之地就是“桃源”。

正是由于顾彩此行的见闻打动了挚友孔尚任,孔才在他的《桃花扇本末》中说:“楚之地容美,在万山中,阻绝人境,即古桃源也。其洞主田舜年,颇嗜诗书。予友顾天右(顾彩)有刘子骥之愿,竞入洞访之,盘桓数月,甚被崇礼。每宴必令家姬奏《桃花扇》,亦复旖旎可赏,盖不知何人传入。或有鸡林之贾耶?”[24]实际上,孔尚任本人在《容美土司田舜年遣使投诗赞余桃花扇传奇依韵却寄》的组诗中,即有两首明确将容美之地比作桃源,其一首全文四句为:“惊见诗笺世外霞,武陵小记不曾差。日边汉殿新通使,洞口秦人旧住家。”另一首则曰:“父老虽烦天语问,沧桑岂令世情嗟。常怀乐土舟难入,欲访仙源树易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