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钉支护的施工要求,成孔记录和清孔处理等

土钉支护的施工要求,成孔记录和清孔处理等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土钉支护应按设计规定分层开挖,按作业顺序施工。对于自稳能力差的土体,如高含水量的黏性土和无黏结力的砂土,应立即进行支护。成孔过程中做好记录,按编号逐一记载:土体特征、成孔质量、事故处理等,发现较大问题时,及时反馈、修改土钉设计参数。5)成孔后要进行清孔检查,对孔中出现的局部渗水、塌孔或掉落松土应立即处理,成孔后应及时穿入土钉钢筋并注浆。

土钉支护的施工要求,成孔记录和清孔处理等

1.实际案例展示

978-7-111-47534-7-Chapter01-9.jpg

978-7-111-47534-7-Chapter01-10.jpg

978-7-111-47534-7-Chapter01-11.jpg

978-7-111-47534-7-Chapter01-12.jpg

978-7-111-47534-7-Chapter01-13.jpg

2.施工要点

(1)土钉墙支护必须遵循从上到下分步开挖,分步钻孔、设注浆钢筋的原则,即边开挖边支护。坡顶设挡土混凝土,坡底设排水装置。

(2)场地排水及降水。

1)土钉支护应在排除地下水条件下施工。应采取适宜的降水措施,如地下水丰富或与江河水连通,降水措施无效时,宜采用隔水帷幕,止住地下水进入基坑。

2)基坑四周支护范围内的地表应加修整,构筑排水沟和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地面,防止地表水向下渗透。靠近基坑坡顶宽2~4m的地面应适当垫高,里(沿边坡处)高外低,便于径流远离坡边。

3)为排除积聚在基坑的渗水和雨水,应在坑底四周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排水沟应离开边坡壁0.5~1.0m,排水沟及集水坑宜用砖砌并抹砂浆,防止渗漏,坑中水应及时抽出。

4)一般情况下,应在支护面层背部插入长度为400~600mm,直径不小于40mm的水平排水管,其外端伸出面层,间距为1.5~2.0m,如图1-1所示。其目的是将喷射混凝土面层后面的积水有组织排出。

(3)开挖土方。

1)土钉支护应按设计规定分层开挖,按作业顺序施工。在未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土钉与喷射混凝土以前,不得进行下层土方的开挖。

978-7-111-47534-7-Chapter01-14.jpg

图1-1 面层背部排水

2)当用机械进行土方作业时,不得超挖深度,边坡宜用小型机具或铲、锹进行切削清坡,以保证边坡平整,符合坡度设计要求。

3)基坑在水平方向的开挖也应分段进行,一般可取10~20m。同时,应尽量缩短边坡裸露时间,即开挖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设置土钉、注浆及喷射混凝土。对于自稳能力差的土体,如高含水量的黏性土和无黏结力的砂土,应立即进行支护。

为防止基坑边坡的裸露土体发生坍陷,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对整修后的边坡土壁喷上一层薄砂浆或混凝土,凝固后再钻孔,如图1-2a所示。

②在作业面上先构筑钢筋网喷混凝土面层,而后进行钻孔、设土钉。

③在水平方向分小段间隔开挖,如图1-2b所示。

④先将作业深度上的边坡土壁做成壁柱式斜坡,待钻孔设置土钉后再清坡,如图1-2c所示。

978-7-111-47534-7-Chapter01-15.jpg

图1-2 预防坍塌土层的施工措施

a)先喷浆护壁后钻孔置钉 b)水平方向分小段间隔开挖 c)预留斜坡设置土钉后清坡

(4)成孔及设置土钉。

1)土钉成孔直径宜为70~120mm,土钉宜用HRB335及HRB400钢筋,直径宜用16~32mm。(www.xing528.com)

2)土钉成孔采用的机具应适合土层特点,满足成孔要求,在进钻和抽出过程不会引起塌孔。在易塌孔的土体中需采取措施,如套管成孔。

3)成孔前应按设计要求定出孔位做出标记和编号。成孔过程中做好记录,按编号逐一记载:土体特征、成孔质量、事故处理等,发现较大问题时,及时反馈、修改土钉设计参数。

4)孔位的允许偏差不大于100mm,钻孔倾斜度偏差不大于1°,孔深偏差不大于30mm。

5)成孔后要进行清孔检查,对孔中出现的局部渗水、塌孔或掉落松土应立即处理,成孔后应及时穿入土钉钢筋并注浆。

6)钢筋入孔前应先设置定位架,保证钢筋处于孔的中心部位,定位架形式同锚杆钢筋定位架。支架沿钢筋长向间距为2~3m左右,支架应不妨碍注浆时浆体流动。支架材料可用金属或塑料

(5)注浆。

1)成孔内注浆可采用重力、低压(0.4~0.6N/mm2)或高压(1~2N/mm2)方法注浆。

对水平孔必须采用低压或高压方法注浆。压力注浆时,应在钻孔口部设置止浆塞,注满浆后保持压力3~5min。压力注浆尚需配备排气管,注浆前送入孔内。

对于下倾斜孔,可采用重力或低压注浆。注浆采用底部注浆方式。注浆导管底端先插入孔底,在注浆的同时将导管以匀速缓慢拔出,导管的出浆口应始终处在孔中浆体表面以下,保证孔中气体能全部溢出。重力注浆以满孔为止,但在初凝前须补浆1~2次。

2)二次注浆:为提高土钉抗拔力可采取二次注浆方法。即在首次注浆终凝后2~4h内,用高压(2~3N/mm2)向钻孔中第二次灌注水泥浆,注满后保持压力5~8min。二次注浆管的边壁带孔并与土钉孔同长,在首次注浆前与土钉钢筋同时放入孔内。

3)向孔内注入浆体的充盈系数必须大于1。每次向孔内注浆时,宜预先计算浆体体积并根据注浆泵的冲程数,求出实际向孔内注浆体积,以确认注浆量超过孔的体积。

4)注浆所用水泥砂浆的水灰比,宜在0.4~0.45之间。当用水泥净浆时宜为0.45~0.5,并宜加入适量的速凝剂、外加剂等,以促进早凝和控制泌水。施工时当浆体工作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外加高效减水剂,但不准任意加大用水量。

浆体应搅拌均匀立即使用。开始注浆、中途停顿或作业完毕后,须用水冲洗管路。

注浆砂浆强度试块,采用70mm×70mm×70mm立方体,经标准养护后测定,每批至少3组(每组三块)试件,给出3~28d强度。

(6)土钉与面层连接。

1)土钉与面层连接用ϕ25的钢筋头与土钉钢筋焊接牢固后,进行面层喷射混凝土。

2)采用端头螺栓螺母及垫板接头。这种方法须先将端头螺栓杆件套丝,并与土钉钢筋对焊,喷射混凝土前将螺杆用塑料布包好,面层混凝土有一定强度后,套入垫板及螺母后,拧紧螺母,其优点可起预加应力作用。

(7)喷射混凝土面层。

1)面层内的钢筋网片应牢固固定在土壁上,并符合保护层厚度要求,网片可以与土钉固定牢固,喷射混凝土时,网片不得晃动。

钢筋网片可以焊接或绑扎而成,网格允许误差10mm,网片铺设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及25倍钢筋直径。

2)喷射混凝土材料,水泥宜用强度等级为42.5,干净碎石、卵石,粒径不宜大于12mm,水泥与砂石重量比宜为1∶4~1∶4.5,砂率45%~55%,水灰比0.4~0.45,宜掺外加剂,并应满足设计强度要求。

3)喷射作业前要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和电线进行检查及试运转,清理喷面,埋好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

4)喷射混凝土射距宜在0.8~1.5m,并从底部逐渐向上部喷射。射流方向应垂直指向喷射面,但在钢筋部位,应先填充钢筋后方,然后再喷钢筋前方,防止钢筋背后出现空隙。

5)当面层厚超过100mm时,要分两次喷射。当进行下步喷射混凝土时,应仔细清除施工缝接合面上的浮浆层和松散碎屑,并喷水使之湿润。

6)根据现场环境条件,进行喷射混凝土的养护,如浇水、织物覆盖浇水等养护方法,养护时间视温度、湿度而定,一般宜为7d。

7)混凝土强度应用100mm×100mm×100mm立方体试块进行测定,将试模底面紧贴边壁侧向喷入混凝土,每批留3组试块。

8)当采用干法作业时,空气压缩机风量不宜小于9m3/min,以防止堵管,喷头水压不应小于0.15N/mm2,喷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考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