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安河金矿床-矿床特征与成因解析

大安河金矿床-矿床特征与成因解析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晚阶段进一步交代早阶段硅酸盐矿物,以形成石英、碳酸盐和少量细粒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硫锑铋矿、辉锑矿、辉铋矿为特征。金矿体主要产于矽卡岩带,矿床成因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

大安河金矿床-矿床特征与成因解析

该矿床是黑龙江省目前发现的唯一矽卡岩型金矿床。矿区出露二叠系土门岭组变质石英砂岩大理岩,侵入岩为燕山早期闪长岩或辉石闪长岩,岩体边部可见石英闪长岩。侵入体呈岩株状,岩体南与土门岭组呈侵入接触,接触带构造呈宽缓“V”字形,明显与北东向、北西向及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拟合。断裂构造复合接触带构造,使矽卡岩发生破碎,形成较密集的节理和较大的裂隙,沿断裂带和接触带发育多处金矿化。

矿体主要赋存于闪长岩和二叠系土门岭组接触带矽卡岩中,个别产于内矽卡岩带的蚀变闪长岩中(图4-2)。共圈定12个矿体,主矿体为①号、②号、③号。①号矿体呈透镜状赋存于矽卡岩带中部,长108~250m,厚6.29m,最大垂深148m,金品位11.93g/t。②号矿体呈脉状赋存于外矽卡岩带,长75m,厚3.87m,最大垂深60m,金品位46.78g/t。③号矿体呈透镜状赋存于内矽卡岩带,长80~113m,厚3.82m,最大垂深96m,金品位5.93g/t。

图4-2 大安河金矿床地质图(据薛明轩等,2001,有改动)

1.第四系;2.大理岩;3.变质砂岩类;4.闪长岩或辉石闪长岩;5.煌斑岩;6.矽卡岩化变质砂岩;7.矽卡岩;8.地质界线;9.金矿体及其编号(www.xing528.com)

矿石类型属低砷贫硫单一金矿石,含少量银。矿石矿物中金主要以自然金、银金矿的形式存在,多为粒间金,少数为裂隙金和包裹金,金成色为829~951。伴生金属矿物含量小于0.4%,主要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其次为辉铋矿、毒砂、磁铁矿、白钨矿,见少量硫锑铋矿、辉锑矿、辉铋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透辉石、石榴子石、方柱石、石英、绿帘石、方解石,其次为绢云母绿泥石阳起石钾长石、透闪石等。矿石结构以他形粒状为主,半自形粒状次之。矿石构造以块状、碎裂状、稀疏浸染状为主,细脉和团块状次之。自然金主要为显微金(平均粒径0.03mm),呈尖棱角和枝杈状,赋存于硅酸岩矿物、石英和硫化物颗粒间。

蚀变与矿化主要发生于接触带,多期多阶段特征明显,由早到晚可分为3期:①矽卡岩化期,分早、晚期两个阶段,早阶段主要形成石榴子石、透辉石、方柱石等无水的简单矽卡岩矿物,晚阶段交代早阶段形成的矽卡岩矿物,形成阳起石、透闪石、绿帘石等含水的复杂矽卡岩矿物。矽卡岩化期形成微弱金矿化。②热液成矿期,也分为早、晚两阶段,早阶段主要交代早期的硅酸盐矿物,以形成石英、绿帘石、绿泥石、绢云母和少量黄铜矿、磁黄铁矿、毒砂、粗晶立方体黄铁矿为特征。晚阶段进一步交代早阶段硅酸盐矿物,以形成石英、碳酸盐和少量细粒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硫锑铋矿、辉锑矿、辉铋矿为特征。金矿化主要与绿帘石化、硅化和铋、锑矿化关系密切。③碳酸盐化期:代表热液成矿作用的尾声。金矿体主要产于矽卡岩带,矿床成因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