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初步:形态的心理感受

建筑初步:形态的心理感受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形态的心理感受往往有这样几种方式:量感、力感和动感、空间和场感、质感和肌理、错觉和幻觉,还有方向感。量感就是对形态在体量上的心理把握。场感是人的心理感受到的形对周围的影响范围。由于这种心理感受,使我们产生了空间感。图4-31木质感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

建筑初步:形态的心理感受

对形态的心理感受往往有这样几种方式:量感、力感和动感、空间和场感、质感和肌理、错觉和幻觉,还有方向感。

1.量感(如图4-30所示)

图4-30 量感

视觉或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它是造型艺术中构图处理法则和构思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具体到作品篇幅的大小、效果,画幅形状的横、竖、方、圆的选择,物象选择的数量如树木、人物的多少,房屋的比例,景物的远近、运动物体的快慢等等,可以说造型艺术中的形式感很多与量感因素是密切相关的,疏密、对称、均衡或偏斜序列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作者和观众视觉及心理的量态感性经验。

量感就是对形态在体量上的心理把握。形的轮廓、颜色、质感等会影响人们对形的量的感受和判断。

2.力感和动感

生活中的关于力和运动的体验,会让人看到某些形态时产生力和运动的感觉。

3.空间和场感

空间感必须以形体作为媒介才能产生,完全的虚空并非我们构成意义上的空间。场感是人的心理感受到的形对周围的影响范围。由于这种心理感受,使我们产生了空间感。

4.质感和肌理

质感是视觉或触觉对不同物态如固态、液态、气态的特质的感觉。在造型艺术中则把对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把握的真实感称为质感。不同的物质其表面的自然特质称天然质感,如空气、水、岩石、竹木(如图4-31所示)等;而经过人工处理的表现感觉则称人工质感,如砖、陶瓷、玻璃、布匹、塑胶等。不同的质感给人以软硬、虚实、滑涩、韧脆、透明与浑浊等多种感觉。中国画以笔墨技巧,如人物画的十八描法、山水画的各种皴法为表现物象质感的非常有效的手段。而油画则因其画种的不同,表现质感的方法亦很相异,以或薄或厚的笔触,画刀刮磨等等具体技巧表现光影、色泽、肌理、质地等等质感因素,追求逼肖的效果。而雕塑则重视材料的自然特性,如硬度、色泽、构造,并通过凿、刻、塑、磨等手段处理加工,从而在纯粹材料的自然质感的美感和人工质感的审美美感之间建立一个媒介。(www.xing528.com)

图4-31 木质感

肌理(如图4-32所示)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一般来说,肌理与质感含义相近,对设计的形式因素来说,当肌理与质感相联系时,它一方面是作为材料的表现形式而被人们所感受,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通过先进的工艺手法,创造新的肌理形态,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手法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并能创造出丰富的外在造型形式。

图4-32 肌理

5.错觉和幻觉

错觉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感知,是一种被歪曲了的知觉。与错觉容易混淆起来的,是幻觉。幻觉,是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情况下所出现的知觉体验。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在当事人过去生活实践基础上所产生的。幻觉和错觉的主要区别,在于幻觉的产生当时,并没有客观刺激物作用于当事人的感觉器官上;而错觉的产生,不仅当时必须要有客观刺激物作用于当事人的感觉器上,而且知觉的映象性质与刺激物是一致的。一言以蔽之,那就是“错觉是一种错误的感知觉”,而幻觉则是“一种虚幻的不存在的感知觉”。

视幻觉中所出现的形象,可以从单调的光色到人物、景色、场面等。景象有时比实物大(视物显大性幻视),有时则又比实物小(视物显小性幻视)。按幻象是否活动或内容是否改变,可分为所谓的“稳定性幻觉”和“舞台性幻觉”两类,前者形象不活动,后者则像舞台和电影形象那样活动而多变。幻觉是由形引起的人的一种想象。

6.方向感

有运动感、力感的形体能体现出方向感。方向感的产生与形体的轮廓有直接的联系,方向总是向着形态中较小的一方运动着。

建筑设计中,可以利用方向感的原理来强化或者减弱形体的轴线方向、序列等要素。当需要停顿时可采用无方向或方向性较弱的圆形、方形等。否则,就可以采用方向性较强的长方形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