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对海洋的开拓,进而产生了海神信仰。春秋战国时期,《山海经》之《海外北经》《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北经》中就记录有“人面鸟身”的海神。海神信仰的产生与古时人们认为万物有灵的想法息息相关,那时的人们认为大海由海神主宰,因此最初的海神形象出于自然崇拜,后来逐渐演变为庶民化神祇。在演变过程中,先民的智慧凝结出海神文化的各种传颂方式。
1.四海海神
据神话记载,中国最早的四海海神分别是东海海神禺䝞、南海海神不廷胡余、西海海神弇兹、北海海神禺疆。《山海经·大荒东经》曰:“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䝞。黄帝生禺䝞,禺䝞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䝞处东海,是惟海神。”这四神的形象大都是人面鸟身,耳朵上戴着蛇,脚下踩着蛇。汉代纬书《龙鱼河图》中又出现另一套四海之王,而且各自还配了夫人,即东海君冯修青,夫人朱隐娥,南海君视赤,夫人翳逸寥,西海君勾丘百,夫人灵素简,北海君视禹帐,夫人结连翘。在《山海经》所描述的时代,人们对海洋的探索和开发还极其有限,因而这一时期的海神信仰是一种较少功利性地对自然的纯粹崇拜。
2.鳞虫化蛇
中国古代沿海先民有着最原始的蛇图腾信仰。与蛇相关的古代神话传说有《鲁灵光殿赋》云“伏羲鳞生,女娲蛇躯”、《帝系谱》云“伏羲人头蛇身”、《淮南子·原道训》云“断发文身,以像鳞虫(即大蛇)”等。[3]不仅如此,近年在江浙沿海地区出土的一些文物上,也可以看到一些陶制瓦罐外部刻有蛇形花纹。
3.四海龙王(www.xing528.com)
龙、蛇本为中国早期传统海神形象,但佛教传入后,其龙王与中国传统海神龙、蛇相融合,成为新的龙神,被认为具有掌管海洋中生灵的权力,在人间司风管雨,并逐渐受到沿海渔民和船户、水手崇拜。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正月,朝廷首次对它们进行了册封:“以东海为广德王,南海为广利王,西海为广润王,北海为广泽王。”此时的龙王虽然在外部形象上保有龙蛇的特征,但其内在气质和行为方式却已经人化了。古时先民民智未开,认为龙王只与降水相关,遇到大旱或大涝的年景,百姓就认为是龙王发威惩罚众生,所以龙王在众神之中是一个严厉且有几分凶恶的神。中国东部的广大地区由于多受旱涝灾,民间为祈求风调雨顺,建有龙王庙来供拜龙王。庙内多设坐像,通常只立有一位龙王。海龙神辅佐妈祖管理海洋生灵,是渔民的保护神。
4.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成为海神的原因之一在于其道场在南海普陀山,地缘上与航海者更近,便于临危救难。随着佛教的盛行和航海事业的繁荣,观音菩萨很快便成为泛海者共同信仰的海上保护神,许多海商及入唐求学修行的外国人常到普陀山躲避风浪、烧香拜菩萨,祈祷航程平安。
5.妈祖信俗
在众多的海神信仰、海洋神话与传说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当属妈祖信仰。“妈祖信仰临海而生,妈祖精神因海而长,妈祖文化随海而兴”,是具有普遍世界意义的海洋文化。妈祖信仰的诞生与妈祖的原型林默海上救死扶伤的事迹密不可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妈祖文化“救助海难、护航渔民”等朴素思想,以及传播海上护航救援思想。妈祖信仰随着海上贸易的盛行而在沿海各地得以迅速传播,成为从事海上贸易的水手和商人们的保护神。世人为歌颂妈祖的崇高精神,供奉其为“海神”“安澜女神”“护海女神”“航海保护神”,祈求保佑平安顺遂。妈祖文化还不断激励中华民族秉持竞先进取的精神走向海洋,中国人“下南洋”就是以妈祖文化为精神支柱而出海谋生的。其后由于乡绅的推动和文人的创作,妈祖信仰的文化影响力日趋增强,甚至得到了帝王的青睐。朝廷通过赐题额和敕封神号的方式将妈祖纳入国家祀典之中,使其逐渐国家化和经典化。经过12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妈祖文化在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传播,拥有宫庙上万座,信众3亿多人。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妈祖信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妈祖信俗”成为中国首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俗类项目,表明妈祖精神被世界认可,妈祖信俗也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