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殖民时期:英法殖民者的竞争

印度殖民时期:英法殖民者的竞争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世纪上半期印度割据局面的出现和伊朗、阿富汗人的入侵极大地鼓励了英法殖民者的侵略野心。杜布莱克斯使法国东印度公司的活动急剧转向,建立殖民帝国的目的超过商业考虑,成为公司第一位的任务。英法殖民者怀抱同样的野心,又都不愿让对方占据优势,因而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尖锐冲突。1754年英法两方签约,承认穆罕默德·阿里的合法地位,法国人放弃北西尔卡尔。杜布莱克斯在印度建立法国殖民帝国的美梦最终破灭。

印度殖民时期:英法殖民者的竞争

到18世纪中期,在印度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中,葡萄牙人已经衰落,只保有果阿、第乌、达曼等少数据点;荷兰人一直与英国人进行激烈的商业竞争,但显然处于下风,因为英国人获得了商业特权,荷兰人却没有,在军事力量和外交能力方面,他们也不是英国人的对手。法国人更处于次要的地位。英国人本来是独具优势的,岂料18世纪40 年代后法国人在新的形势下突然活跃起来,势力迅速膨胀,使局面突变,对英国人的优势构成挑战之势。这样,18世纪殖民列强在印度的角逐便主要表现为英法互争雄长,如今已不是商业竞争,而是争夺在印度的殖民霸权了。

18世纪上半期印度割据局面的出现和伊朗、阿富汗人的入侵极大地鼓励了英法殖民者的侵略野心。英国人早就在等待这一天了,现在认为时机终于来到,便准备采取行动。可是,就在他们采取行动前,却突然发现,法国东印度公司已早于他们抢先动手了。

法国人突然变得敏捷起来与杜布莱克斯任总督有直接关系。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殖民主义者,1742年被法国政府任命为本地治里总督后,鉴于印度的风云突变,便积极盘算如何趁印度内乱之机,在南印度建立一个殖民帝国。他几乎是未经踌躇便得出了应该立即行动的结论。他认为只要有一支按欧洲军队方式训练的印度雇佣军,就可以征服或控制混乱中出现的印度小封建国家。此前(1740),法国人已开始建立一支印度雇佣兵队伍,由法国军官指挥。杜布莱克斯立即扩充其兵员,不过他认为在诸侯纷争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扩张途径是设法利用其纷争,实现政治控制,必要时再使用武力。杜布莱克斯首先插手海得拉巴的王位之争,实现政治控制。杜布莱克斯使法国东印度公司的活动急剧转向,建立殖民帝国的目的超过商业考虑,成为公司第一位的任务。

当英国人发现法国人已走到自己前面时,便迅即仿效法国人建立印度土兵队伍(1746),同时开始插手印度封建王公的内争。

英法殖民者怀抱同样的野心,又都不愿让对方占据优势,因而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尖锐冲突。这种冲突迅速演变成战争,这就是卡尔那提克战争。卡尔那提克战争进行了三次。第一次卡尔那提克(1746—1748)是奥地利王位战争在印度的扩展。英国海军捕获法国船只,法国舰队到印度报复,1746年法军攻克马德拉斯[6]。卡尔那提克的纳瓦布认为在他的领土上出现法军占领英国据点的情况是不能被允许的,于是派兵助英,也被击败。英国人从陆海两路进攻本地治里,以图改变战局,但没有结果。这时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结束,英法在印度的战争随即停止。根据在欧洲签订的《亚琛条约》,马德拉斯归还英国人。(www.xing528.com)

第二次卡尔那提克战争(1749—1754)完全由英、法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争夺引起。法国人积极在海得拉巴扩张势力。1748年分别插手海得拉巴和卡尔那提克王位继承争端,希望借扶植傀儡控制这两个国家。海得拉巴的统治者尼札姆这年去世,儿子纳西尔·姜格继位,外孙穆扎法尔·姜格起而争夺王位,得到法国人支持。此时,卡尔那提克也发生了王位争端。法国人支持前纳瓦布的女婿昌达·萨希布争夺王位。杜布莱克斯与海得拉巴、卡尔那提克的两个王位争夺者结为同盟。1749年,昌达·萨希布在安布尔击败并杀死了卡尔那提克的纳瓦布安瓦尔·乌德·丁,成了纳瓦布。安瓦尔·乌德·丁之子穆罕默德·阿里逃到特里奇诺波里,被法军包围。英国人立即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支持穆罕默德·阿里和海得拉巴的纳西尔·姜格,并派一支300人的队伍,站在纳西尔·姜格一方作战。1750年,纳西尔·姜格被杀,穆扎法尔·姜格成了海得拉巴的统治者。为感谢法国盟友,他任命杜布莱克斯为克里希纳河以南至科摩林角之间广大地区的省督,并让予本地治里附近及奥里萨部分沿海地区领土,一支法国军队被要求常驻海得拉巴。杜布莱克斯在南印建立帝国的美梦似乎就要实现了。

英国人全力支持穆罕默德·阿里。为解特里奇诺波里之围,公司职员克莱武提议突袭萨希布的都城阿尔科特。在得到上级同意后,他率领一支800人的军队,于1751年9 月12日突袭成功,占领了阿尔科特。英军又打败进攻马德拉斯的法军。穆罕默德·阿里成了卡尔那提克的纳瓦布。1754 年英法两方签约,承认穆罕默德·阿里的合法地位,法国人放弃北西尔卡尔(即奥里萨沿海地带)。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卡尔那提克取得支配地位,法国人则仍在海得拉巴保留了自己的势力。

1756—1763年发生了第三次卡尔那提克战争。这是英法在欧洲进行的七年战争(1756—1763)在印度的扩展。此时由于英国人已在孟加拉得势,英法在印度的力量对比显然有利于英国。1757年3月,法国人在孟加拉的据点昌德纳戈尔被英军占领。1758年英法两国都派军队来印。法军攻占大卫堡,但围攻马德拉斯失败。英国舰队打败法国舰队,然后全面反攻。到1761年, 本地治里、金吉、马埃等法国据点一个接一个地投降,法国人丧失了一切据点。根据七年战争结束签订的《巴黎条约》,本地治里等5个据点交还法国但不能设防。从此,法国人在印度仅保留商业势力,不复成为英国的政治竞争对手。杜布莱克斯在印度建立法国殖民帝国的美梦最终破灭。

法国在印度角逐的失败是必然的,这不仅是因为法国东印度公司实力逊于英国东印度公司,更重要的是法国的实力逊于英国。可以说战争的结局主要不是在印度决定的,而是由英法世界商战中的实力对比决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