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血统与国家利益的争夺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血统与国家利益的争夺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保持了以往王位战争中对血统的强调,同时又把国家利益作为战争的核心动力。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而引起的,于1740—1748 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拉开了序幕。由此而爆发了由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所构成的长达8年之久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最后,普鲁士军队步兵在什未林元帅指挥下发起反攻,迫使奥地利军队溃退,最终取得了莫尔维茨会战的胜利。奥地利被迫于6月初停战。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血统与国家利益的争夺

在18世纪王位继承仍然是欧洲的一大旋律。欧洲崛起的列强的固有矛盾在这时逐渐暴露,并在王位战争中表现出来。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保持了以往王位战争中对血统的强调,同时又把国家利益作为战争的核心动力。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而引起的,于1740—1748 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拉开了序幕。

1740年10月20日,奥地利皇帝查理六世去世,因为没有诞生皇子,所以长女玛利亚·特蕾西亚依据1713年的《国制诏书》即位,成为新皇帝。 西班牙、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撒丁、那不勒斯王国、皮埃蒙特拒绝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皇位合法性,而奥地利、匈牙利、捷克、英国、荷兰、西里西亚、俄国从本国利益出发,都全力支持玛利亚·特蕾西亚。 由此而爆发了由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所构成的长达8年之久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1740年12月,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趁奥地利王位空悬之际,带领普鲁士军队2.5 万人突然攻入西里西亚,由此展开了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

普鲁士军队快而迅猛的突然袭击,使兵力薄弱的奥地利军队猝不及防。

1741年1月3 日,普鲁士军队攻入西里西亚首府布雷斯特。 至1741年1月底,整个西里西亚除格洛高、布里格和尼斯三个要塞外,其他的都被普鲁士军队攻占。 奥地利军队撤退回摩拉维亚,普鲁士军队推进到摩拉维亚边境。 此后,双方采用持久机动的作战方法,企图破坏对方的补给线,迫使对方后退。

莫尔维茨会战是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最大的一次会战。1741年4月10日,弗里德里希二世率2.16万人,兵分5 路到达西里西亚的莫尔维茨村,与奥地利军队统帅奈伯格将军率领的1.9万奥地利军队遭遇。 普鲁士军队拥有1.16万训练有素的步兵,而奥地利军队步兵只有1 万,其中大多数是新兵;但奥地利军队有8000名具有强大突击力的骑兵,以及一批富有作战经验的指挥官。 普鲁士军队首先发现敌人,但没有立即发起进攻。 而奥地利军队在普鲁士军队还没全部展开前,便主动发起突击。 奥地利军队左翼骑兵4500 人在风雪掩护下,突然出现在普鲁士军队面前,并将普鲁士军队队形冲散。 普鲁士军队以猛烈炮火将奥地利军队击退。

而后,尽管奥地利军队步兵发起猛烈攻击,但都被普鲁士军队的密集火力击退。 最后,普鲁士军队步兵在什未林元帅指挥下发起反攻,迫使奥地利军队溃退,最终取得了莫尔维茨会战的胜利。 在这次战役中,普鲁士军队伤亡4850人,奥地利军队伤亡4550人。

训练有素的步兵

莫尔维茨会战后,普鲁士开始积极寻求盟友,1741 年6月同法国秘密结盟。 巴伐利亚、萨克森和西班牙等相继加入对奥战争的行列。 1741年时,欧洲大多数国家被卷入战争。

1742年1月,奥地利军队沿多瑙河向巴伐利亚发动进攻,并对波希米亚构成威胁。 针对这种情况,普、法、萨克森联军3.4万人在弗里德里希二世带领下进至摩拉维亚与奥地利交界处,摆出夺占奥地利首府维也纳的架势。 在帮助波希米亚解围后,普鲁士军队于4 月初调头北上,在1742 年5月17日,波希米亚的霍图西茨与格林的卡尔亲王率领的3万奥地利军队遭遇,普鲁士军队左翼骑兵以快速冲击将奥地利军队骑兵击溃。 但由于普鲁士军队后力不继,反被奥地利军队击退。 经过一番激战,双方不分胜负。 最后,一直隐蔽待机的普鲁士军队右翼步兵出击,一举将奥地利军队击退。这次战役,双方损失惨重。 奥地利军队损失6330人,并有一批官兵被俘。 普鲁士军队也损失了4800人。 奥地利被迫于6月初停战。 7月28 日与普鲁士在柏林签订和约。 根据和约规定:奥地利把几乎整个西里西亚及格拉茨公爵领地割让给普鲁士。 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终于结束。(www.xing528.com)

西里西亚战争停止后,奥地利积极谋求夺回失地,于是联合英国、汉诺威、黑森、荷兰等在其他盟友一起行动起来。1742年底时,奥地利军队已相继占领波希米亚和巴伐利亚,并将法国联军赶出了波希米亚。 1743 年2 月8 日,奥地利—皮蒙特军队在特劳恩伯爵、元帅带领下,为阻止由莫特马尔率领的西班牙军队与孔蒂率领的法国军队会合,在意大利帕纳罗河畔的坎波桑托与西班牙军队交战,结果不分胜负。 1743年6月,由英王乔治二世和奥地利的奈伯格将军率领的英国、奥地利、荷兰、黑森、汉诺威联军约4万人,由纳瑙向阿沙芬堡开进,途中退路被法军截断。 法军6 万人,由法国公爵诺瓦耶元帅统率,其中2.3 万人部署在德廷根附近,由格拉蒙将军指挥;主力部署在美因河彼岸。 6 月27日,格拉蒙将军离开阵地,主动向英、奥联军发起进攻。 经数小时浴血激战,法军损失较大,主动撤退。 此战役法军损失约4000人,联军损失约3000 人。 同年,奥地利与萨克森订立防御同盟,得到了萨克森的军队援助。 1744 年夏,奥地利军队开进阿尔萨斯,侵入那不勒斯王国。

1744年8月17 日,普鲁士不宣而战,突然攻入与奥地利结盟的萨克森,并同时向波希米亚发动进攻。 同年9 月16日,普鲁士军队攻占布拉格,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由此开始。

开战后头几个月,奥地利军队屡次战败。 后来,奥地利军队一方面采取拖延战略,避免同普鲁士军队决战,只是不断以小战消耗普鲁士军队,使普鲁士军队损失近1.2 万人,相当于其主部军队的五分之一;另一方面,破坏普鲁士军队后勤运输线,袭击普鲁士军队后勤部队,截断普军的后勤供应。

1744年11月26日,普鲁士军队放弃布拉格,退到西里西亚,其辎重和重火炮几乎全部损失。 此后,普鲁士军队被迫转入防御。

1745年初,奥地利军队接连打败法国军队和巴伐利亚军队。 5月,向西里西亚发动进攻。 5 月26 日,约5.9 万普鲁士军队人隐蔽部署在西里西亚的霍亨弗里德贝格附近,伺机歼灭向该方向开进的奥、萨联军。 6 月4 日4 时,普鲁士军队先后对奥、萨联军发起进攻,分别将它们击败。 8 时,交战结束。 联军伤亡1.38 万人,相当于普鲁士军队伤亡人数的3倍。

9月30日,奥、萨联军在索尔以两倍于普鲁士军队的兵力向普鲁士军队发动进攻。 但没有利用初战告捷扩大战果,最后反被普鲁士军队击败,损失约7500 人。 12 月25 日,普鲁士同奥地利、萨克森签订了《德累斯顿和约》。 普鲁士获得了几乎整个西里西亚,但普鲁士同时也宣布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丈夫弗朗茨·斯特凡大公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宣告结束。

随后几年里,奥属荷兰变成主要战场。 法军在萨克森公爵莫里斯指挥下虽多次战胜奥、英联军,并攻占奥属荷兰,却在意大利北部和海上的战斗中失利。 1746 年,奥、俄同盟条约重新生效。 前期谈判后,以法国为一方,以英、荷为另一方签订《亚琛和约》。 根据和约,普鲁士得到西里西亚大部分领土;西班牙得到奥地利在意大利的领地;奥地利在意大利的某些领地转归萨丁;法国放弃在荷兰和印度的征服地。 然而,《亚琛和约》的签订,只不过是“七年战争”爆发前的一次休战,并没有解决欧洲列强间固有的矛盾。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发生在18 世纪中叶,具有典型的中世纪后期战争的一般特点。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第一,具有明显的消耗战战略特色。 18 世纪战争在战略思想上的主要特色之一就是消耗战,而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则是消耗战略的典型例子。 第二,线式战术已开始由鼎盛走向衰退。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发生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所以这次战争既有中世纪后期战争的一般特点,又孕育着新时代战争的萌芽,体现了进步的作战方针和方法同落后的作战思想和方法的较量。

在这次王位继承战争中,普鲁士军队的作战思想以及作战方法,都有所突破和发展,成为后来的“七年战争”,特别是拿破仑新战略战术的借鉴和指导。 普鲁士军队在战争中,运用了一种在防御中进攻的战术,这一战术被后来许多军事统帅和军事思想家加以利用和发展,并被德国军事思想家施利芬运用到极致。 此外,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方面,普鲁士军队也作了成功的尝试。 这些包含新时代因素的进步的作战方针和作战方法,也正是普鲁士军队能击败奥地利军队,达到战争目的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