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核心素养与学科融合教学研究-《最后一课》案例分析

核心素养与学科融合教学研究-《最后一课》案例分析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一下国家被占领,将要失去自己祖国语言的法国人民是什么样的感受。从20世纪20年代起,《最后一课》长期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因此,它“是在中国最有普遍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著之一”。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

核心素养与学科融合教学研究-《最后一课》案例分析

赵丹玚 语文

教材分析:

《最后一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的第七课,这一单元在课前目标中指出“祖国”在我们心中不是一个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而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在国破之时,人民不仅失去了国家,还失去了文字文化,面对这个残酷现实,主人翁以及其他人所流露出的痛苦伤感与爱国情怀,让人重新认识了国家的意义,重新认识每个人所深藏的爱国精神,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教学体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小说背景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人,从而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母语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热爱汉语、学好汉语的意识,培养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

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1.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线索。

2.分析韩麦尔先生的艺术形象。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主观能动性。运用朗读评析、研讨点拨、多媒体课件辅助等多种教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即将亡国时,当这个民族的人民即将成为亡国奴时,当他们学习自己国家语言的权利都被剥夺时,人们的心情将会怎么样呢?日本占领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后,为了奴役中国人民,在东北强制中国人学习日语,给中国人灌输自己是日本统治下的满州人的思想,想从思想上彻底地奴役中国人,把中国人变为他们的奴隶,现在回想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想?(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感到屈辱,痛苦,仇恨)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一下国家被占领,将要失去自己祖国语言的法国人民是什么样的感受。

二、了解作者、背景及文体知识

1.投影出示作者及写作背景:(与历史学科相关背景融合)

《最后一课》是19世纪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AlphonseDaudet)的短篇小说,它创作于1873年,1912年被胡适译成中文。从20世纪20年代起,《最后一课》长期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因此,它“是在中国最有普遍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著之一”。教科书的编者认为,该文“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次法语课的情形。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的悲愤、沉痛的心情”。

把历史资源引入语文教学,可以使枯燥抽象的历史表述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学教育的价值。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文学作品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历史文献,它更多的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来展现或揭示一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正因如此,在文史融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运用质疑、鉴别、分析的思维方法,最大程度地对其进行去伪存真地解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筛选出切实有用的文学资源,挖掘出隐含在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当我们分析完课文之后,再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对内容进行诠释,相信会给同学们的理解提供新的思路。

2.投影出示:文章体裁为短篇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今天我们将主要由分析人物形象入手,体会小说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检查预习

1.积累词语投影出示生字词

2.检查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小说三要素——情节)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可分为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散学四个部分。

第一个阶段:上学路上(1~6段)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上课之前(7~10段)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

第三个阶段:上课之中(11~23段)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

第四个阶段:宣布散学(24~29段)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

四、朗读文章,整体感知(小说三要素——人物)

本篇小说中的人物有哪些?谁是主要人物?(这篇小说中出现的人物有: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以郝叟为代表的“镇上的人”,普鲁士士兵。其中,韩麦尔先生是主要人物,小弗郎士是在全篇小说中起“穿针引线”作用的重要人物。)

1.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吗?(可从气氛、学生、老师等角度归纳)

2.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请大家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从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几个方面来谈小弗郎士的变化。

3.是什么让本来贪玩的小弗郎士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www.xing528.com)

4.看来韩麦尔先生对于小弗郎士的影响非常大。你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结合具体内容来谈。教师调控为三种理解。

(1)学生发言,认为韩麦尔先生:①是一个可怜的人;②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③是一个严厉的人;④是一个普通的人;⑤是个温和而严肃的人;⑥是一个有勇气的人;⑦是一忠心耿耿的人;⑧是一个爱国的人;⑨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

(2)教师调控,组织讨论三种“见解”。

①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镇上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如“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这是他给孩子们及镇上的人上的最后一次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离开他工作40年的地方,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且再也不能教法语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教一节课又一节课,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这个可怜的人异常地难受,他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也说不下去。

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以表示对失去国土的敬意;对自己从前的工作态度进行了反省,对阿尔萨斯人进行了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面对即将要丧失的祖国语言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这些都足以证明韩麦尔先生对于祖国的热爱。

五、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小说三要素——环境)

1.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2)“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2.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3.“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4.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六、主题归纳,扩展延伸(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融合)

图1

小说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肯定了《最后一课》的文学价值之后,应了解一下阿尔萨斯真实的历史。

1.阿尔萨斯自古以来就是德国的领土

现在的阿尔萨斯是法国东北部的一个省。但在历史上,它长期为德意志所管辖。

公元1世纪,罗马人最终征服了阿尔萨斯,并有日耳曼行省管辖。5世纪,阿尔萨斯成为新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公元800年发展为查理曼帝国)的领土。根据843年的《凡尔登条约》,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东法兰克王国(即后来的德意志)、西法兰克王国(即后来的法兰西)和“中部王国”。阿尔萨斯位于东、西法兰克王国之间。公元870年,两个法兰克王国签订《默尔森条约》,条约规定,阿尔萨斯归东法兰克所有。此后几百年,阿尔萨斯一直是神圣罗马帝国(即德意志第一帝国)的属地。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结束后,法国通过《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取得了除斯特拉斯堡之外的阿尔萨斯。1681年法国夺去了斯特拉斯堡。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遭失败。次年5月,双方签订《法拉克福和约》,法国将阿尔萨斯割让给德国。

图2

可见,阿尔萨斯长期属于德意志,法国借助军事优势,侵占了阿尔萨斯。1871年,普鲁士收复了本就属于德意志的阿尔萨斯。也就是说,对于阿尔萨斯这片土地来说,普鲁士不是侵略者,而是解放者。如果忽视了这一历史事实,可能就会孕育出民族狂热主义和扩张主义。有资料显示,都德本人就拥护民族沙文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法国又占据了阿尔萨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夺回阿尔萨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再次取得这块土地。如果都德在世的话,他一定会为法国再次失去阿尔萨斯而悲痛万分,为法国再次得到阿尔萨斯而激动不已。

2.绝大多数阿尔萨斯人以德语为母语

《最后一课》给人以这样的认识:阿尔萨斯人以法语为母语;而且,对于被迫学习德语感到非常难过和愤慨。在小说中,韩麦尔先生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

但是,看看韩麦尔先生对不会背书的小佛朗士的一段话,就会发现问题。

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

作为“法国人”,小佛朗士不会写法语是可以理解的,但他竟然说不会说法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只有一个:阿尔萨斯人平时根本不说法语!

阿尔萨斯人说一种属于德语的阿尔萨斯方言。17世纪中期归属法国后,法国统治者企图把自己的语言和习俗强加给当地居民,但遭到长期的抵制。拿破仑也承认,阿尔萨斯人是说德语的法国人。正是因为他们平时说德语,所以当时的法国政府在阿尔萨斯的学校中大力推行法语教育。即便这样,“当普法战争结束,阿尔萨斯重新成为德国领土后,150万居民中只有5万说法语的居民”,《法兰克福和约》规定,“阿尔萨斯和洛林人可以在1872年之前选择法国国籍”。在德国占领之初,“当地的法国国籍人纷纷迁离”。

1871年后的普鲁士政府并没有强迫阿尔萨斯人学德语,因为对于长期说德语的绝大部分人来说,这是没有必要的。相反,历史上的法国政府曾多次强迫阿尔萨斯人学法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阿尔萨斯-洛林回归法国。但是,法国政府企图迅速同化该地,特别是企图用国立学校取代当地传统的教会学校并禁止德文报纸出版”。由于“德语是75%的当时居民使用的书面语”,法国政府这样做的后果是:在“20世纪20年代,阿尔萨斯·洛林‘自治’运动蓬勃发展,寻求在法兰西共和国内自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重新得到阿尔萨斯-洛林后,“修改了许多战前与当时自主独立主义相抵触的政府政策”,放弃了同化措施,自治运动才基本停止。同时,法国政府驱逐了1871年后移入阿尔萨斯的徳裔居民,学校上课一律用法语,街道和店铺名字也只准用法文。这不就是德国人的“最后一课”吗?“小弗朗士们”心中的“坏家伙”由德国变成了法国。即便这样,现代的阿尔萨斯仍有众多操着德语的居民。根据1970年的统计,60%的阿尔萨斯人使用德语,而1962年的数据更是高达79%。

按照《最后一课》的说法,德国占领阿尔萨斯后,才强迫他们学德语的。那么,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70年代,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4年外,其余时间都是由法国控制阿尔萨斯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阿尔萨斯人说德语?也许这可以用“韩麦尔先生”的话来解释:“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你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只不过,现实中的这把“钥匙”是德语,而不是法语。

或许由于《最后一课》“描述的被德国侵占的法国领土最初其实属于德国而不是法国,当地居民本来就说德语而不是法语”,“或许由于法国教育部门认识到课文故事和历史现实的不同,不继续传授给学生,也是尊重历史和当地居民的表现”,所以,现在法国的学校并不学习《最后一课》。

板书设计:

图3

学科融合:

《最后一课》讲述的是在普法战争中被普鲁士强行割让的一所乡村小学在上着告别自己母语的最后一堂课。全文没有描写战场的残酷场面,而是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来展现整个沦陷区的屈辱和对自己故土的深切的思念。其实,这与二战时期我国日统区的状况是相似的,通过“德意志统一”和“普法战争”相关史实的介绍,分析战争的性质和影响,体现出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所以,对于爱国这个深沉的话题,不需要太深奥、太伟大的牺牲去描述,越朴素自然越容易展现真情。

教学反思与改进:

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对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被课文中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的深深的爱国情所打动,并且由此引申到自己对国家的感情上,带有很浓重的爱国情。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扩展知识较薄弱,学生的基本功不太扎实等情况。要加强“知人论世”,要深入了解文章,还须先对作者及其创作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有所了解,而这就是在了解历史。只有学生们明晰了文章的历史背景,才能更深刻地感悟文中的情感。文学与历史联系密切,语文的教学过程也是传递历史的过程,文史交融,让学科知识相互渗透,方能在教学中相得益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