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取得成功!广水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取得成功!广水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9年开始试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行定额计酬,实行定产、定工、定投资,以统一核算形式分配。在陈巷、长岭、蔡河等地陆续试点,推行耕地到户、农具到户、生产任务到户、征购任务到户、集体提留到户、包干到户的改革措施。8月上旬,在杨寨镇旱井冲村进行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试点。村级建立土地台账,乡镇规范土地档案。全国取消农业税后,促进农业土地大量流转。

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取得成功!广水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1979年开始试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行定额计酬,实行定产、定工、定投资,以统一核算形式分配。到1980年7月,全县有4274个生产队实行定额包工、小段包工和成套包工,责任到组到户到人。8月,全县开始试行联产计酬责任制,同时允许个别队包产到户。10月,全县确定415个试点单位推行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12月,县委在长岭公社明星大队第一生产队试行“包干到户”,为全县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开端。全县有185个生产队分组作业,联产计酬;有2740个生产队把棉油和小宗经济作物及渔业生产包产到户到劳,对工副业生产普遍实行承包到劳。

1981年6月7日,县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联产到劳问题,要求尊重干部和社员意见,坚持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原则,从中稻管理、晚稻育秧开始,逐步把大田生产承包到劳。在陈巷、长岭、蔡河等地陆续试点,推行耕地到户、农具到户、生产任务到户、征购任务到户、集体提留到户、包干到户的改革措施。至7月下旬,全县5011个生产队有3443个生产队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其中联产到劳的2086个,联产到组的577个,包产到户的163个,大包干的617个。10月,全县普遍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经营土地的收入,除保证国家农业税、留够集体提留外,其余全部归自己所有。此后,以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统一核算的分配方式废止,农民生产经营有自主权,收入普遍提高,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此项改革革除30多年来的“吃大锅饭”弊端,农业经营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1997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广水市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实施方案》,对原承包地再延长承包期30年不变。8月上旬,在杨寨镇旱井冲村进行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试点。到1999年3月,全市完成土地二轮延包,共签订耕地承包合同书34万份,发放土地经营权证16.5万本,经营权证到户率为97%。使一批专业户、重点户、骨干户、万元户成为新的经营主体。(www.xing528.com)

2005年上半年,开展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到年底基本完成。村级建立土地台账,乡镇规范土地档案。在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全国取消农业税后,促进农业土地大量流转。到2011年年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12.3万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