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准测量基本概念与地形测量技术

水准测量基本概念与地形测量技术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1.2水准测量的原理如图1.4所示,在A、B两点分别竖立水准尺,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水准尺上分别读取数据a和b,则两点间高差式中a——后视读数,通常是已知高程点A的水平视线截尺读数;b——前视读数,是未知高程点B的水平视线截尺读数。

水准测量基本概念与地形测量技术

2.1.1 水准测量的概念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所提供的水平视线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根据某一已知点的高程和两点间的高差,计算另一待定点的高程。

2.1.2 水准测量的原理

如图1.4所示,在A、B两点分别竖立水准尺,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水准尺上分别读取数据a和b,则两点间高差

式中 a——后视读数(简称后视),通常是已知高程点A的水平视线截尺读数;

b——前视读数(简称前视),是未知高程点B的水平视线截尺读数。

图1.4 水准测量原理

两点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高差有正负值,当后视读数a大于前视读数b(即地面B点高于A点),高差hAB为正值,反之为负值。测得A点至B点的高差后,可求得B点的高程,即(www.xing528.com)

式(1.2)是通过高差计算而求得B点的高程。高程的计算也可以用视线高程的方法进行计算,即

式中 Hi——视线高程,等于已知A点的高程HA加A点尺上的后视读数a。

用高差法计算点的高程,适用于在一个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一个前视读数;视线高程法适用于一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多个前视读数。每一个测站只有一个视线高程Hi(作为每一站的常数),分别减去各待测点上的前视读数,即可求得各点的高程。

当A、B两点间距离较远或高差较大时,必须设置多个测站才能测定出高差hAB。由图1.5可知

图1.5 分段水准测量

图1.5中的立尺点TP1、TP2、TP3称为转点,是测量过程中临时选定的,在确定B点的高程工作中,转点起到传递高程的作用。此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