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背景:玉门油矿开发及抗战时期社会变迁研究

历史背景:玉门油矿开发及抗战时期社会变迁研究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玉门石油的记载与运用历史悠久。《大明一统志》中始出现“石油”一词,“石油,肃州南山出”。1905年,比利时人林辅臣在玉门采集油样,拿到上海化验,认为油质甚佳。同年9月,清廷甘肃洋务局在林辅臣提议下拟办玉门油矿,但因林辅臣去世终未成功。1911年,玉门赤金堡人张际云、杨天和等人合资在石油河一带土法开采,取得的成效被汪公亮《西北地理》记载为“夏秋两季常驻工人二三十人,各股五日轮流取油一次”。

历史背景:玉门油矿开发及抗战时期社会变迁研究

玉门石油的记载与运用历史悠久。早在西晋时期,张华博物志》卷二《异产》就记载:“酒泉延寿县南山名火泉,火出如炬。”[1]北魏郦道元(约470—527)所著《水经注》更详细地写道:“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大如筥籧,注地为沟。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黄后黑,如凝膏,燃极明,与膏无异,膏车及水碓缸甚佳,彼人谓之石漆。”[2]唐代李吉甫(758—814)所著《元和郡县图志》卷四〇《陇右道下·肃州·玉门县》载:“石脂水……周武帝宣政中,突厥围酒泉,取此脂燃火焚其攻具,得水逾明,酒泉赖以获济。”[3]这条记载不但说明玉门有石油,而且证明早在北周时期(557—581)酒泉已经将石油用于军事。《大明一统志》中始出现“石油”一词,“石油,肃州南山出”。[4]

同治年间,当地人开始在石油河东岸悬崖下和干油泉“掘坑取油”,采集的石油主要用来点灯、润滑车轴和机器。1905年,比利时人林辅臣在玉门采集油样,拿到上海化验,认为油质甚佳。同年9月,清廷甘肃洋务局在林辅臣提议下拟办玉门油矿,但因林辅臣去世终未成功。1911年,玉门赤金堡人张际云、杨天和等人合资在石油河一带土法开采,取得的成效被汪公亮《西北地理》记载为“夏秋两季常驻工人二三十人,各股五日轮流取油一次”。[5]1912年“油区面积十余方里”。[6]“在石油河东岸悬崖下和干油泉共有油泉41个,年产量约10~25吨,石油沟有油泉6个,年产约为2.5吨。”[7](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