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沙江龙街渡:元谋古景,红色经典区景点

金沙江龙街渡:元谋古景,红色经典区景点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洪武二十四年于渡口侧的江边村设置金沙江巡司(从九品),盘诘过往行人,维护渡口安定。据有关史书记载,元谋古有八大奇景: 日灿金沙、月筛古树、西河泛舟、平沙雁渚、新柳莺梭、茶房烧烟、龙潭疏雨、谪仙醉酒。金沙江从四川渡口奔来元谋并逶迤东去,在元谋境内流经的50公里江段上,其江面的水、两岸的奇石别具一番情趣。2010年12月龙街渡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经典区景点之一。

金沙江龙街渡:元谋古景,红色经典区景点

龙街渡口位于元谋县江边乡龙街村,金沙江中段,地处元谋北部,海拔850米,距县城32公里,是古代南丝绸之路“灵关道”上的七大渡口之一。

古老的龙街渡是川滇两省的商贸大道和南丝绸之路主要渡口,千百年来,川滇商贾于此往来不绝, 自古还是兵家必争之军事要地。蜀汉时诸葛亮南征,曾经三降于此渡口,七擒孟获,平定了南中。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于渡口侧的江边村设置金沙江巡司(从九品),盘诘过往行人,维护渡口安定。嘉靖14年(1535年)。状元郎杨升庵被谪贬戍边后,从云南回四川省亲,途经龙街渡口,在金沙江巡检司借宿,入夜听金沙江水波涛滚滚,难以入眠,遂于案头吟出了《宿金沙江》一首:往年曾向嘉陵宿,驿楼东畔栏杆曲;江声彻夜搅离愁,月色中天照幽独。岂意漂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江声月色那堪说,断肠金沙万里楼。滚滚的金沙江水使杨状元发泄出了滴戍边陲的一腔哀怨。从那以后,杨状元每次回川,或是由川返滇,大多走的是龙街古渡。清初,吴三桂叛清,率领浩浩大军于此渡江向川西进发。1915年,云南护国起义,护国军一支队驻守于此,并于此与川军交火,击溃川军。1935年5月3日至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于龙街渡口的石花滩架设浮桥,佯作渡江,吸引了敌人大军,掩护了红军主力从皎平渡顺利渡江,在军事战争史上谱写了“巧渡金沙江”的著名战例。在龙街渡口,现在还依然保留着红军当年写下的宣传标语,已被列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理想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有关史书记载,元谋古有八大奇景: 日灿金沙、月筛古树、西河泛舟、平沙雁渚、新柳莺梭、茶房烧烟、龙潭疏雨、谪仙醉酒。随着时光奔流,到了今天,八大奇景中除“日灿金沙”保留外,其余奇景均已绝迹。“日灿金沙”是金沙江龙街渡口元谋古八景中唯一幸存的奇景,旧志载:“(金沙江)流经万山绝壑之中。皆峭壁悬岩,平分对峙,各其水势,奔放若走蛟龙。惟县治北界接连渡口,漾出平滩,一望汪洋。天霁云卷, 日色与水光争射,灿成五色飞霞,腾空上下,绚丽夺目,凝睇之际,不尽奇异之观”。

金沙江从四川渡口奔来元谋并逶迤东去,在元谋境内流经的50公里江段上,其江面的水、两岸的奇石别具一番情趣。两岸或悬崖峭壁高矗入云,酷似长江三峡,又似华山险境,令人胆寒;或怪石嶙峋,形态万千,像蜥蜴爬行,更像猴子捞月,随人幻想。江面或弯拐狭窄,波涛翻滚,浪花呼啸;或平坦宽阔,清水悠悠,渔歌唱晚。(www.xing528.com)

从龙街渡口顺江而下10里,有“落水洞”景点,洞口在刀削斧劈似的悬崖壁与江面交界处,一股巨流旋转着涌入洞口,使附近江面朝着洞口倾斜,过往船只,一律不敢靠近,恐被“血盆大口”吸入其中。然涌进洞里的水不知流向何方,就这样千年万代地涌了进去。即便江水暴涨淹没了洞口,亦能看到洞口附近江水翻腾。落水洞上方的悬崖峭壁上一条古驿道高悬半空,陡峭险恶,即便是勇敢者行于其上也不免丧魂落魄,心惊胆寒。由于驿道的古、险、峭,被电影电视摄制组搬上了银屏。

在中水期和枯水期,用快艇、气垫船、橡皮船、木船和筏子沿江漂流而下,既惊险刺激,又能领略金沙江自然风光的雄奇险峻。既能看“日灿金沙”,又能看落水洞和古驿道。既能饱览“金沙水拍云崖暖”的壮丽奇景,又能体验“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惬意,还能领略傍水而居的当地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2010年12月龙街渡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经典区景点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