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及实效性研究的现实意义在哪里?

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及实效性研究的现实意义在哪里?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爱国主义教育之所以能够在任何国家、任何制度下都受到重视,就是因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能够促进国家民族及个体发展的强大功能。同时,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经常性的德育任务,应通过不同的途径、丰富多彩的方式和方法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同时又应反对形式主义的爱国运动。明确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是提高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前提。

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及实效性研究的现实意义在哪里?

(一)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爱国主义教育之所以能够在任何国家、任何制度下都受到重视,就是因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能够促进国家民族及个体发展的强大功能。而且,它的社会功能需要由个体功能来支撑和体现。爱国主义教育能够赋予个体以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能够激发个体巨大的爱国热情和建设动力,同时能够决定个体的状态与发展。这决定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对学生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爱国主义

爱国一词在我国古代早有记载。《战国策·西周策》中就有“周君岂能无爱国”说法。这表明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的周秦之际就已经形成了爱国的观念。

与爱国这一概念相比,爱国主义的内涵更加丰富而深刻,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和崇高精神,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到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是人们对祖国在历史和现实中所起的进步作用的正确理解,使祖国更富强、更强大,为世界和平人类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的一种坚定的志向与行动,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几组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1)爱祖国与爱国家

爱国之爱首先是祖国之爱。这是一种朴素的、无条件(或绝对)的道德义务。祖国概念的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国土,即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山河、海洋等自然风貌和矿场、森林、物产等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二是国民,即有共同的经济生活语言文化、社会心理、历史传统等纵横交织对社会关系紧密连成一体的国民;三是国家,即为了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安全、主权和稳定而建立起来实施阶级统治强力政治统一体。由此可见,祖国是一个文化和历史的概念,而国家则是一个政治概念。前者主要表现自然属性和民族性,后者则主要体现阶级性和政治性,具体来讲,它可以指某一政权形式。所以,爱国家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无条件的原则。爱国家与爱祖国相统一,只能建立在对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反思、参与改革、建设的基础之上。

(2)爱国与爱人类

爱国主义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概念。哲学家罗素曾经指出,“把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宗教是不令人满意的。因为它缺乏普遍性,所以注重的利益不过是本民族的利益”。鲁宾斯坦认为,通过完善自己、改变自身的不足、认识别人的优点,并学习别人的优点来提升自己。由此,他提出一个不同寻常的道德教育思想,即尊重别人的长处是尊重自己的必要条件。所以,爱国主义一定要与爱人类情感结合起来,将全人类教育和民族教育和谐统一起来。爱国主义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它应当同爱护世界和平、维护全人类相结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中国的发展进步是世界发展进步的一部分。同时,当今世界的许多问题也只有从全球的大局出发才有可能解决。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与合作是世界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与爱人类情感培育紧密结合起来。

(3)爱国情感与爱国行为

爱国主义包括爱国的情感、爱国的思想和爱国的行为。爱国的情感包括下列三种实体的热爱:其一,从爱自己的出生地、居住地,到爱祖国的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等祖国的自然实体;其二,从爱父母、爱教师、爱同学开始,到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最后达到对祖国现代文明的理性思考;其三,从爱国家的标志(国旗国歌国徽等),到对祖国政治制度的热爱,以及对国家制度的理性思考和积极建设。爱国的思想是对爱国主义的理性认识,其正确与否决定着爱国情感的方向正确与否;爱国行动是爱国情感、爱国思想的外在表现,是爱国主义的具体实践,是人们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来实践爱国情感、爱国思想。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爱国情感,就有什么样的爱国行动,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该是做到爱国情感、爱国思想与爱国行为三者的统一,但在现实中,也有知行分离的现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使人们做到三者的统一,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

3.爱国主义教育

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角度来界定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教育者在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用爱国主义的思想、精神以及要求,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使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爱国意识和为国家做贡献的爱国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

同时,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以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为根本目标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国家和每个国家的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因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在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与热爱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应当同爱社会主义、积极准备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结合起来,与爱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一致。既要强调民族的自豪感、荣誉感,也要强调责任感、危机感。

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以参与的精神、以合适的形式加入国家建设的行动,在做中学。所谓“在做中学”,主要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建立适当的服务国家的制度,如一些国家实行的兵役制;第二,通过社区服务等日常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对国家主动关心和参与建设的态度。相比较而言,后者较适合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经常性的德育任务,应通过不同的途径、丰富多彩的方式和方法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同时又应反对形式主义的爱国运动。(www.xing528.com)

4.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纲要》提出了八个方面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教育;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国防与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教育。

明确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是提高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前提。詹万生在《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中认为,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应是“教育小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具有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教育部颁发的《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除了上述目标中应掌握的相应的内容外,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辱和进行的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此外,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还应包括能说出国名全称和国庆节;认识我国首都北京以及天安门长城等能代表国家形象的建筑物;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变化;讲爱国小英雄的故事;认识党的生日和党旗;知道老一辈革命家;认识现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知道我国少数民族等。

(二)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研究的现实意义

随着人们对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并成为落实学校德育目标的核心工作之一。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先后出台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把爱国主义教育也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一些较为抽象的教育要求与内容如何在教育过程中找到适合小学生具体与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实际的教育方式,从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尚需进一步研究。因此,就目前情况而言,本专题在加强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方面进行研究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现在,我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中国正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全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同时,又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挑战。而经济全球化势必会降低人们对国家、对地域、政治文化等观念的认同感,对爱国主义形成的基础——价值观也会带来冲击,导致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受到青少年的推崇。加之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再加上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对学校教育的冲击,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这种形势下,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寻找更有效的途径,不断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这也正是本书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而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提高国家的软实力,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健康地向前发展。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 中强调,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中,使教育适应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跨世纪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进行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实现由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中小学生的精神面貌对21 世纪党和国家的命运将产生重大影响。为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使广大少年儿童对自己祖国有浓厚的情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旋律,是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更是小学生成长的需要。小学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关键的一个阶段。在社会学中,社会化是指人的社会化,指人通过不断的社会学习,增强社会性,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一种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正处在人生的起点,正是形成思想道德、健康心理、认识周围事物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教育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对周围事物的正确认识,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而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成为小学生认识自我与他人、社会、国家、自然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和纽带。因此,具有实效性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在小学生的心底埋下爱国主义的种子,使他们从小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他人,以及激发起他们努力学习、热爱生活的决心,帮助他们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为将来长大成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全面参与、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代小学生是未来中国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的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可见,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自身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