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的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国的德育目标体现了层次性、现实性的趋势。(三)德育方法的科学性思想品德教育要能够取得实效,教育方法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时代特点、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风格等因素。因此,德育方法选择的有效性是影响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

(一)德育意义的理解

学校中和社会上,许多人都认为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只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是他们工作职责内的事情,做好了是他们的工作绩效,而与其他人关系不大。在学校工作中,德育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所以,各学科教师主要关心他们任教的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对学生的品德发展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从而导致德育环境的分离化和零散性。因此,校内德育力量的分离和校外力量的分散共同导致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不理想。此外,对于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满足个体道德发展需要、促进个体道德境界的提升、获得道德审美感和精神上的享受,进而在整个社会的层面上满足道德审美和精神享受,则较少思考。我们通常是从社会的角度进行思考,许多人认为德育是为社会与德育教育者服务的,与他者关系不大。事实上,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一生学习、事业发展的基础,学生品德水平的提高能够对其他学科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德育目标的适切性

德育目标的确立是德育的首要问题。德育目标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着德育内容的选择、德育方法和形式的选取、德育效果的检测与评定,对整个德育实践活动具有导向、选择、协调、激励的作用,对德育的全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育目标是对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质量标准,也即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的要求。我国的德育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现代公民。我国过去的德育目标制定得过于高大、深远,缺乏有效的示范性和可操作性,难以与现实社会情况相衔接,从而使学生觉得成为有道德的人离他们非常遥远,他们永远也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德育目标存在的问题导致德育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变成空洞的说教和被动的接受,教师无法解释现实社会中的道德问题,学生能够观察到的更多的是与道德要求相反的情况,因此,德育失去了应有的现实意义。过于强调神圣目标、高尚需要的做法是脱离现实的,自然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可能使学生产生厌烦、逆反心理。德育目标的确立需要立足现实,与社会形势和儿童的生活实践相联系,应该适应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体现相应的层次性。

我国知名学者潘懋元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曾明确指出德育工作的三层困惑:最高层次的困惑是,何谓正确的道德观?第二层次的困惑是,在实际上而不是在文字上难以确定德育的目标。第三层次的困惑是,在德育实践中不能理直气壮地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中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始终起着主导性、规范性的作用,决定了德育内容、方法、评价、途径等的选择和运用。德育目标作为对未来人思想道德面貌的期望,是一种教育设想和教育理想,反映的是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社会要求,既要有超前性、理想性,又要具有现实性、可行性,所以“德育目标设定要遵循学生的年龄、心理成长特点与道德发展的客观规律,即有层次性,要体现有序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新的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国的德育目标体现了层次性、现实性的趋势。如把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分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个层次,在每个阶段都设立总目标与分目标,分目标又分为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维度,体现了一定的操作性。这是文本上很大的进步,可是德育的实施仍然需要教师把文本进行具体化,联系儿童的生活,这是具有长期空洞、高大德育目标的教师一时不易转变的问题,因此,德育目标的适切性产生的德育实效性问题依然存在。

(三)德育方法的科学

思想品德教育要能够取得实效,教育方法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时代特点、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风格等因素。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任何十全十美的方法,也没有一定有害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或那种方法的范围,可以扩大到十分普遍的程度,也可以缩小到完全否定的状态——这要看环境、时间、个人和集体的特点,要看执行者的才能和修养,要看最近期间要达到的目的,要看全部的情势如何而定。”[4]如果想用简单的一种或几种方法包打天下,其德育效果是无法适应复杂的德育实践的。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影响下,学校德育一直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这种封闭性德育方法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利于学生的品德成长和成熟。

我国在德育实践中常用的德育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指导修养和品德评价等,这些教育方法本身都带有强制性的意味,以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为主,缺少道德发展主体的选择性,缺少灵活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将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密切结合。教育者仍然是德育的操纵者,将复杂的德育过程、学生品德发展过程简单地等同于道德教学过程,看重的是基本道德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受教育者家庭、社会的多样化的主体道德实践活动和自我教育活动。[5]可以说,这种基本采用灌输教育方式,以机械说教、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的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只强调“应该”和“必须”,要求学生盲目被动地服从,这虽然对规范思想行为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却忽视了生命个体的内在需求和人格教育的特殊性,致使教育的结果出现偏差,如:形成“听话”人格,缺乏个性,千人一面;造成学而不思或知而不行;拒绝认同,甚至产生逆反情绪等。

在现在的德育实践中,仍然有不少教师主要以表面看起来最有效率的说服教育法为中心,在德育中主要满足于单纯的、特定的价值准则的传递,停留在对道德知识、规范的解释与讲授上,所以,在实际中会出现一些学生思想政治考分很高、道德问题论述清晰而实际行为却相反的独特现象。这是强调道德知识教学的结果,使学生形成了知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的“双重人格”。这些都是由于德育方法的选择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德育实效性低下。因此,德育方法选择的有效性是影响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四)德育内容的时代性(www.xing528.com)

德育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市场经济和知识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才能激起学生的共鸣,才能把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品德素养。

首先,德育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过去的德育内容存在着泛政治化的现象。由于政治体制的制约,当时德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必然掺杂着诸多思想政治的内容,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其结果是,德育变成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而不是为学生的美好生活服务,从而削弱了德育的实际效果,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使道德与政治的关系畸形化。当然,由于把德育与政治教育混为一谈,德育内容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德育实效低下就是必然的了。

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处于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思想文化并存与激荡的转型时期,学校德育内容的选择应当适应经济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学校德育培养的学生要能适应社会生活并能促进社会发展,就必须让学生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也就不能回避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和丑恶现象。如果我们的德育不能依据社会变迁选择适当的德育内容,而是指望用原有的道德规范来改造社会,企图使社会适应道德规范的需要,而不是让道德规范适应社会的变迁,那么这样的学校德育就注定要失败。这就需要我们对许多传统的德育内容进行新的阐释,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增加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新精神和新观念。

其次,德育内容的选择需适应当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德育内容的时代性除考虑时代发展的需要外,还必须考虑当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市场经济与互联网时代中成长的小学生关注现实、喜欢具体,因此必须从儿童年龄特点出发,从小事做起,以小见大。德育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假、大、空”,抽象的口号式的教育过多。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中,需要合理区分公德、私德和职业道德,而不能把私德领域过分扩大甚至上升到公德的要求。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小学德育必须突出“小”字,从教学生坐立、行走开始,让学生做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德育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虚而不实,一刀切,不分层次,不讲“序”,呆板、枯燥。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太简单,或是硬性灌输,或是简单训斥,甚至讽刺挖苦,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6]

(五)德育环境的一致性

德育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者的要求、规范、评价的一致性会对德育的实效产生重要的影响。德育环境的一致性程度高,那么德育的实效会相对较好,因为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所遇到的道德情境、问题都是一致的,他们能够用一样的道德规则去解决问题。如果道德发展环境中各方要求的一致性程度低,那么学生在面对一样的道德问题时,需要分别用不同的道德规范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这会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或者出现双重人格的现象。德育环境的一致性程度对德育的实效产生影响,是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要求的体现。

德育环境中,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积极的道德因素。但是,在培养学生道德知、情、意、行中,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会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对德育的冲击不可低估:金钱观念不断升温,削弱了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力度;不正之风直接干扰了教育的培养目标;脑体收入倒挂现象,挫伤了部分师生上进、求知的热情。教育内部某些工作弊端的严重性、危害性: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侵入了教育这块圣洁的土地,是德育负效应的典型表现;教育中搞形式主义,其结果只能是低效应、零效应;部分教师师德不佳,影响德育效果;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应试教育“分数第一”的育人导向依然钳制学校的全面工作,德育尚未真正到位。[7]再如文化环境中充斥的色情、暴力和不健康网络游戏等毒害着未成年人的心灵和言行。再者,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引起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那些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道德要求受到挑战,有些已经瓦解。但是,一些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尚未及时形成和确立,于是在转型过程中,社会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真空”地带。在不少情况下,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缺乏明确的标准。[8]这些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消极因素都会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可以抵消任何精心设计的学校德育环境的影响。因此,家庭、学校、社会等德育环境的要求、规范、评价的一致性对德育的实效性有重要的影响。

(六)教师的示范性

小学生的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相对较弱,他们更多的可能是在模仿,而与他们接触时间长、范围广的教师对他们的道德影响非常深刻。教师对小学生的道德影响比对中、大学生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教师的道德行为与意识对小学生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可是,在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的今天,部分教师的道德示范性却出现了问题。教师的工作热情是影响德育实效的重要因素。德育的实现靠的是教育者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良好的工作态度,全面推进道德素质教育需要敬业、勤业的好教师。而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导致部分德育工作者及教师缺乏工作热情、不思进取、不踏实工作、师德低下、人格贬值。这些教师的形象都会对德育实效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当然,影响德育实效的还有其他因素,如教师的教学、课程与教材的编排等。分析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因素是为了给探讨增强德育实效性的策略提供方向,因此,我们应当以此为基础,做出更多增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的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